#規律運動

高血壓患者運動挑著做 血壓不亂升

高血壓患者運動挑著做 血壓不亂升#規律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定期且規律的運動可以改善高血壓!但你知道嗎,其實剛運動完後血壓是會上升的,尤其是負重過重或劇烈運動後,血壓上升更加明顯!因此高血壓患者要特別留意運動的強度和形式,以免發生危險。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運動對血壓的影響,主要是運動時要供應肌肉足夠的血流,所以全身的血管會收縮、增加血壓,讓血流能運送到肌肉中、提供氧氣和養分,此時心臟收縮頻率與力量增加,讓血壓升高,因此運動後測量血壓,往往會看到血壓偏高的情形。運動挑著做!高血壓患者留意運動強度和形式因此,高血壓患者要特別留意運動的強度和形式,避免血壓變化程度過大,應採取適當的運動,過度強烈(走路或跑步的速度超8km/hr)或負重過重(10公斤以上)的運動都會造成血壓飆高(180-210mmHg)而容易產生危險。高血壓患者可以選擇的運動項目,如中等強度(心跳在110-130下,走路、跑步速度維持在2-4km/hr為佳)或低等程度的有氧運動、步行、體操、慢跑、游泳或登山等,切勿速度過快且避免衝刺情形;運動次數可維持每天運動30-50分鐘,可以分次來作,每次10分鐘1天3次,盡量不要超過50分鐘,有效改善高血壓症狀。何醫師說明,高血壓患者運動前可先暖身、且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可以先請醫師評估心臟、血管的情形適不適合運動,以免運動時發生腦中風、心肌梗塞的問題,若有不適的情形,如胸悶、頭暈、頭痛,也要立即停止並就醫。適當運動改善高血壓 並放鬆心情高血壓患者養成規律運動,可以使自律神經變得比較放鬆,血管正常舒張、通暢,長期下來對血壓會有益處。除此之外,遺傳、飲食習慣、生活壓力都是造成高血壓的因素,且早期高血壓並無特別症狀,建議可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盡早預防或治療。

規律運動健康體態 拒子宮內膜癌威脅

規律運動健康體態 拒子宮內膜癌威脅#規律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最新研究指出,每天持續運動半小時,可以減少將近5成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其中更指出喝咖啡也能幫助女性保護子宮,但還需再進一步證實。英國研究指出,每日維持38分鐘的規律運動和保持健康體重可減少約44%的子宮內膜癌病例發生;子宮內膜癌好發於60歲以上婦女,為英國女性第4大癌症。美國羅格斯大學癌症研究所流行病學副教授艾莉莎‧班德拉(Elisa Bandera)表示,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疾病,有許多研究已顯示保持健康體重和規律運動能有效預防此疾病的發生。脂肪和癌症有關聯 健康體重、規律運動保健康科學家相信脂肪和癌症間有正向關係,因為脂肪細胞會釋放荷爾蒙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因此規律的運動能讓荷爾蒙濃度維持在健康的狀態,並提升防疫力和消化作用,讓身體更健康,自然遠離癌症威脅。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卡倫‧薩德勒(Karen Sadler)表示,為了減少罹患子宮內膜癌和其他癌症的風險,本基金會提倡每天應進行至少30分鐘的運動和維持健康體重,並切勿過瘦或過胖。咖啡保護子宮? 專家說尚待釐清該研究也透露出,咖啡或許能減少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但咖啡的保護力仍就需進一步研究才能得知確切結果,薩德勒表示關於咖啡保護子宮的論述相當有趣,但還有許多環節需釐清。

英國小胖子 5成不愛動、久坐

英國小胖子 5成不愛動、久坐#規律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小胖子不愛動!英國最新的研究指出,約有5成以上的7歲兒童一天超過7個小時,讓他們小屁屁黏在椅子上,相當於清醒活動中有一半的時間,都消磨在椅子上,運動量明顯不足。兒童久坐不愛運動 增肥胖風險英國倫敦、布里斯托和劍橋的研究人員在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期間,針對英國7000名學齡兒童從早上七點起床後,將近15個小時清醒時間,確實紀錄他們身體活動所得到的結果;研究員利用孩童們腰上綁著紀錄儀器(需隨身攜帶、只能在睡覺和洗澡期間脫掉),如實監測孩子們的日常身體活動。結果指出,超過一半的兒童每天久坐超過7小時以上,且5成的孩童沒有達到每日預設的運動目標;研究人員希望小朋友能保有適當且活力十足的身體活動,因此訂了一套標準、希望小孩能每天至少運動、快走或跑步一個小時,如此一來就能減少坐著的時間,但效果顯然不彰。女孩懶得動 比男孩嚴重進一步揭露,女孩們久坐的比例比男孩高,且進行較少的身體活動,僅有三分之一的女孩達到運動目標,但有三分之二的男孩成功完成每日運動,因此專家們認為提倡女孩多運動更顯得重要和刻不容緩;久坐的原因可能是造成英國小孩肥胖速度比其他國家快、且小胖子比例驚人的結果,久坐的風險也大大危害孩子們的健康。

拒當「亞洲胖夫」 規律運動是關鍵

拒當「亞洲胖夫」 規律運動是關鍵#規律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台灣男女過重比率居亞洲之冠,堪稱「亞洲胖夫」。台灣男女肥胖與過重比,低於歐洲與美國;與亞洲國家相比,台灣比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南韓、泰國與中國大陸還胖,因此有「亞洲胖夫」之稱。與南韓相比,台灣男性肥胖比是南韓近20倍、女性則是近 5 倍;與日本相比,台灣男性是日本的 9 倍、女性相差約 5 倍。據衛生署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內男性的體重,一路往「橫」的發展,不管是「過重」、「輕度肥胖」或「中重度肥胖」的比例,全都升高。阮綜合醫院減重中心沈萱醫師指出,過重與肥胖和沒有規律運動有直接關係,近7 成台灣男性、近 8 成女性沒有規律運動,規律運動指每周至少 5 次,每次達30分鐘以上。單獨經減重食譜與營養諮詢方式減重,成功率約為三成,若配合運動,成功率提升為七成,若配合門診診療(代餐、針灸等),成功率約為九成以上。然而其中的關鍵在於有無定期回診並切實做飲食運動記錄,若有配合醫師指示與療程,平均約三至六各月可達到顯著效果。今年世界衛生大會通過建立全球非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監督架構,訂定在2025年前將全球因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 4 大非傳染病所造成的過早死亡減少25%。國人十大死因至少有六項疾病與肥胖有關,過度肥胖會產生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問題,引起糖尿病、痛風等疾病;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大腸癌乳癌之風險,國人應多留意體重問題,注意飲食及運動,才能達到身心健康及預防癌症及心血管疾病之目的。

不運動而致死人數 全球每年約200萬!

不運動而致死人數 全球每年約200萬!#規律運動

根據統計,60%的國人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推估約有數百萬國人是所謂潛在的「弱肌族」。可怕的是,不運動在美國每年造成了二十五萬人死亡,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缺乏運動而引致的死亡人數每年超過二百萬,由於現代人的生活型態,這樣的比例可能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圖:放空運動法)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李林鍵醫師表示,長時間不運動,肌肉力量及爆發力均變得較差,骨質也容易流失,對突然跌倒的應變能力變差,就容易出現骨骼肌肉系統的損傷,如肌肉拉傷、韌帶扭傷,甚至骨折等,這是「弱肌族」不運動常會帶來的後遺症。不只是骨骼肌肉系統損傷問題而已,不運動本身便是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會使血糖、血壓及血脂控制變差,並使得體重增加,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症及肥胖同時亦為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相較於規律運動的人,不運動者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機會大大的增加,臨床上發現,心肌梗塞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四十歲或甚至更年輕時就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也愈來愈常見。規律運動可降低冠狀動脈疾病、腦中風、糖尿病、乳癌及大腸癌的發生機率,亦可降低血壓、改善血脂肪濃度及促進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對於體重控制也有幫助。李林鍵醫師說,對於年紀較大者,運動可以協助維持骨質密度及降低跌倒的危險性,也可以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及失智的發生。在心理健康層面,運動可以預防或改善輕度至中度的憂鬱及焦慮情緒,規律運動好處多多。李林鍵醫師說,要想從運動中得到對身體的好處,重點在於「規律」,運動項目最好簡單容易執行,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並融入日常生活中,也不要花費太多的金錢,建議可以找朋友、同事或家人一起運動,比較容易建立規律運動的習慣而持之以恆。對於沒有習慣規律運動或甚至是害怕運動的人,建議可先嘗試用走路的方式,最簡單也可以減少排斥感,利用休息時間走十分鐘的路是很好的開始,再逐漸增加走路的時間。藉由走路來運動的人,建議每天至少要走7000步以上。例如短距離可用走路代替搭乘交通工具,搭捷運或公車時可以提前一、二站下車,再步行至目的地,走路時亦可快走並加大雙手擺動的幅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