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

壯男雙腿嚴重水腫 竟因罹患這個癌!

壯男雙腿嚴重水腫 竟因罹患這個癌!#嚴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北部一名40多歲的科技業男士,因為雙腿嚴重水腫找不到病因,輾轉至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檢查,沒想到原來是胰臟長了「壞東西」!發現時癌細胞已經嚴重轉移,且造成全身血管栓塞,確診為胰臟癌晚期,患者擔憂自己活不過半年。胰臟癌又名「癌王」,其「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2016年台灣有2022人被診斷為胰臟癌,1996人死於胰臟癌。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賴泓誌主任表示,因為胰臟的位置在比較深層的緣故,鄰近又有許多血管佈及,容易在癌症早期就發生癌細胞轉移或壓迫血管,一般超音波檢查不一定照得到胰臟有異狀,往往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因此,在治療上更加不容易。第二線化療藥物 可再延長病患存活率針對胰臟癌的晚期治療多半以化療藥物為主,過去患者僅能仰賴第一線的藥物治療來爭取存活期,在2018年8月第二線化療新藥已通過健保給付,為亞洲的胰臟癌患者延長整體存活期達9個月。賴泓誌主任指出,這名40多歲的科技業男士,在治療上積極配合醫囑,加上使用第二線化療新藥,使得原本僅有數個月的存活期提高到一年以上,這樣的治療結果很鼓舞患者跟家屬。對抗胰臟癌:積極檢查 積極治療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很好的方式來篩檢胰臟癌,但民眾仍可透過以下幾種影像學檢查來幫忙診斷: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內視鏡超音波;賴泓誌主任提醒,一般民眾都可更在乎自己健康,定期做適當的健康檢查,而有特定基因突變者、或遺傳慢性胰臟炎的人、或家族內有罹患胰臟癌的人,就建議做胰臟癌的進一步篩檢,若不幸罹患胰臟癌,應積極尋求專業專科治療,在小心控制藥品的副作用之下,來延長病患存活期與降低治療的不適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急性中耳炎應重視 嚴重恐導致腦膜炎

急性中耳炎應重視 嚴重恐導致腦膜炎#嚴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天氣忽冷忽熱,除了要小心流感之外,耳鼻喉科醫師也提醒,感冒常會併發中耳炎。中耳是個約碗豆大小、充滿空氣的空腔,由一層薄薄的鼓膜與外耳道隔開。當中耳部位受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發炎即為中耳炎。中耳炎會有耳腔發炎感染現象,急性中耳炎若沒有急時處理就會進展為慢性中耳炎,嚴重可能會導致顏面神經麻痺、產生腦膜炎。3歲以下幼童 耳咽管發育尚未成熟 易發生中耳炎常吃奶嘴的幼童、常待在托兒所、常吸二手菸、患有鼻竇炎或耳朵感染的孩童,都是罹患中耳炎的高危險族群。兒童的耳咽管發育尚未成熟,感冒時鼻子、喉嚨黏膜中的病菌,容易進入中耳腔導致發炎。中耳炎最顯著的症狀是耳朵疼痛、耳脹、聽力損失、發燒不退以及耳朵有壓力和閉塞的感覺、耳膜紅腫和中耳積膿,膿液無法由腫脹關閉的歐氏管排出而存留在中耳腔,有時積膿過多會造成耳膜破裂流出膿液。若中耳的急性感染消退,積液仍無法由腫脹的歐氏管排出,便形成「積液性中耳炎」,雖然沒有耳痛的症狀,但會慢性化持續幾週甚至幾年,在這期間很容易再復發急性感染。在持續性膿瘍而有併發症產生時,就需外科使用內視鏡治療,施行乳突鑿開術,以有效改善膿瘍蓄積的情形,膿瘍及感染緩解後,部分耳膜若無法自行修復,則應考慮進行手術修補耳膜,當耳膜長好後可隔絕外耳道表皮的細菌,避免感染源經由穿孔進入中耳腔導致發炎。中耳炎置之不理 恐危及性命慢性中耳炎多有耳膜破裂伴隨聽力減退、耳朵流膿、耳鳴、頭痛等症狀,若不治療恐誘發腦膜炎、腦膿瘍、敗血症及顏面神經麻痺。較小的兒童不會說耳朵痛,可能只會用手拉扯或摩擦有問題的耳朵。雖然中耳炎大多發生在幼童身上,但成人也可能因感冒擤鼻涕太大力、搭飛機、不當清潔耳垢、吸二手菸、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等,造成急性中耳炎。許多成人聽損是因小時候忽略中耳炎,使中耳的聽小骨受損所致。曾患中耳炎的兒童,復發機率很高,應更重視感冒預防。中耳炎如給予迅速且有效的治療,大部分的病童是可以完全痊癒,並且回復正常的聽力。因此儘早注意到中耳炎的症狀並給予醫療上的照顧是非常重要的。

國人年嗑3萬粒安眠藥 60歲以上女性最嚴重!

國人年嗑3萬粒安眠藥 60歲以上女性最嚴重!#嚴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睡不著該怎麼辦?許多人選擇以安眠藥解決睡眠問題,食藥署昨公布,103年國人服用約3億3仟9佰萬粒安眠藥,其中以佐沛眠(Zolpidem)使用量為1億3仟7佰零9萬粒居首位;尤其以長輩們的睡眠問題更是迫切需要被關心。長期依賴 恐形成惡性循環根據統計,國人使用非苯二氮平類鎮靜安眠藥盛行率最高之族群為80歲以上女性、其次為60~79歲女性,因此,長輩們的睡眠問題是極需關心的!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藍祚鴻醫師表示,老年人是最常出現的失眠族群,老人家因生理變化,睡眠時間短,半夜容易醒,常需靠短效安眠藥,但長期依賴及自行增加劑量,恐成癮或吃了藥卻沒效,形成惡性循環。食藥署統計我國每年安眠藥的使用量發現,103年國人服用約3億3仟9佰萬粒安眠藥,其中以佐沛眠(Zolpidem)使用量為1億3仟7佰零9萬粒居首位;食藥署為保障國人使用安眠藥之安全性及合理性,避免醫源性成癮,自100年起,每年辦理安眠藥稽核專案計畫,Zolpidem使用量大幅度下降,若將其相差數量逐一排列,長度將近2座雪山隧道,自費比率亦由100年7.3%降為103年2.2%。然食藥署發現,此期間伯替唑他(Brotizolam)及唑匹可隆(Zopiclone)等藥品之使用量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已將該等藥品列為稽查重點。為避免成癮 應遵循醫師指示服藥食藥署呼籲國人,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安眠藥屬第3ヽ4級管制藥品,均為醫師處方用藥,民眾若有睡眠障礙,應找睡眠或精神專科醫師診治,積極找出病因,並依照醫師指示正確服用藥品,才能澈底擺脫失眠的困擾。

小便滴滴答答!他尿失禁嚴重 沒用護墊不能睡

小便滴滴答答!他尿失禁嚴重 沒用護墊不能睡#嚴重

(優活健康網陳思綺/綜合報導)忍不住就尿出來!62歲的陳先生,幾年前曾短暫做過攝護腺肥大治療,因忙碌而中止,近一年來陸續出現排尿困難、急尿,有時來不及到廁所就尿下去。近期情況更加嚴重,排尿時用滴的,每次只能尿出少許,且不時有尿液滲出,甚至需要用護墊檔著才不會弄濕外褲,最後連夜間也會尿床,不得不就醫。3~4成老年人 有漏尿困擾收治個案的書田診所泌尿科醫師周固指出,尿失禁就是不自主的漏尿,並非只是女性的問題,男性也會發生。據美國2014統計,65歲以上約30~40%的人有漏尿困擾,男性約占5~15%。上述個案經初步理學檢查,下腹部微凸,無明顯壓痛;肛門指診發現攝護腺肥大,超音波檢查確認餘尿量高達800cc以上(正常約為400cc)。診斷為攝護腺肥大合併尿滯留及滿溢性尿失禁,經攝護腺雷射切除手術後,排尿情況得到改善,且餘尿量恢復正常,不再漏尿。尿失禁分4種 年紀大是主因周固醫師說明,滿溢性尿失禁發生原因,為膀胱無法正常排空,當小便累積過滿,又持續增加時,膀胱壓力上升,使得小便溢出;同時因膀胱壓力過高,使尿液無法自腎臟排出,而積聚在腎盂內,甚至膀胱輸尿管發生逆流,造成腎水腫。此個案由於攝護腺肥大,長時間小便困難,造成膀胱失去代償功能,尿液常不自主的滲出,發生在夜間時就與尿床相似,倘未儘早治療,腎功能也會受到影響。造成男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包括: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治療後、神經病變(如糖尿病、脊椎受傷、多發性硬化症、中風等)、服用藥物、年紀大於65歲。周固提到,尿失禁可分為四類:1) 應力性尿失禁/是膀胱出口閉鎖不佳造成,當腹部用力,像是咳嗽、大笑等情況時,腹壓增加,壓迫到膀胱就會漏尿。2) 急尿性尿失禁/膀胱過動所致,可能當感到尿意,來不及到廁所便尿出來。3) 滿溢性尿失禁/因膀胱無力或尿道阻塞導致。4) 功能性尿失禁/由於藥物或其他健康問題造成。周固醫師提醒,小便頻繁,每次只能尿出少量尿液、排尿時要等很久才能尿出、小便無力、要用盡力氣才能尿出、尿完後仍感覺沒尿乾淨、排尿不舒服、腹部持續有腫脹感,倘有以上情況時,應儘早就醫治療,以免對腎臟造成傷害。

狗狗突嚴重咳嗽、食慾不振 竟染心絲蟲症晚期

狗狗突嚴重咳嗽、食慾不振 竟染心絲蟲症晚期#嚴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寵物心絲蟲症透過家蚊媒介傳染,一旦感染會對狗狗的心肺系統造成傷害,曾有一隻長期住在陽台的5歲黃金獵犬,平時活力十足,因為嚴重咳嗽,且食慾不振而就醫,由於飼主認為家中沒有蚊子,沒有意識到可能是心絲蟲症,經篩檢發現已是心絲蟲症後期,飼主才因未即早發現而感到相當愧疚。3成感染心絲蟲無症狀 未及時治療恐致死研究調查發現,高雄地區較常將寵物養在室外,狗狗感染心絲蟲症的盛行率也較全台平均高出1.5倍,獸醫師馮建中表示,即使寵物住在室內也有可能無意間被叮而感染。他提醒,唯有進行心絲蟲篩檢,才能確認寵物是否感染,讓醫師與飼主都能更了解寵物的健康狀況,對症治療。心絲蟲初期並無明顯症狀,高雄地區有超過3成已感染的犬隻沒有症狀,感染中期可能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典型症狀,平時若有以上症狀,即有高達8成機率可能已感染心絲蟲,若飼主沒有意識到寵物染病,可能會讓病情惡化,最嚴重還會導致休克、死亡。四合一篩檢 8分鐘檢查6種傳染病獸醫師馮建中提醒飼主們,無論是否發現症狀出現,都應該定期篩檢,而出現症狀時,更應立即篩檢,避免造成遺憾。建議能夠遵循美國心絲蟲協會的指引,幫助寵物們對抗心絲蟲症,每年定期篩檢,每月定期服預防藥,若感染則即時就醫治療。雖然臨床上有許多治療心絲蟲症的方法,但每隻寵物狀況皆不相同,治療療程也都相當複雜,更可能需要付出昂貴且高風險的心臟手術才能換回寵物健康,而且即使成功治療也會有許多後遺症產生。現在臨床上有四合一的篩檢工具,只要8分鐘就能篩出是否感染心絲蟲與其他5種傳染病,每年定期篩檢才能即時發現,對症治療。

空氣品質差影響心肺 中南部紫爆最嚴重

空氣品質差影響心肺 中南部紫爆最嚴重#嚴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懸浮微粒對健康的危害近來備受關注,不管短期及長期暴露PM2.5皆會對健康造成衝擊,如過敏、氣喘、肺氣腫、肺癌及心血管疾病等;台灣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氣流經常夾帶中國大陸東北地區的沙塵或霧霾往南進入台灣,也容易造成空氣品質不良,尤其在中南部地區特別嚴重,PM2.5濃度可高達最高等級(≧71 µg/m3),俗稱「紫爆」。事件日時 PM2.5質量濃度增1.5倍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當雲林地區發生空氣品質不良事件日時,PM2.5質量濃度增加1.5倍,且PM2.5中重金屬砷的平均濃度亦超過歐盟標準。國衛院呼籲政府應積極針對主要排放源,如燃煤電廠、鋼鐵冶煉業及交通與重油燃燒進行優先管制,以減少國人對PM2.5的環境暴露並降低其可能的危害。國衛院陳裕政助研究員於民國102~104年期間,在台灣雲林地區針對PM10及PM2.5的質量濃度及化學組成進行調查,發現相較於空氣品質不良事件日前,事件日時的PM10及PM2.5質量濃度分別提高約2及1.5倍,其中PM2.5中的砷及鉛重金屬則分別增加約1.2 至1.3倍,砷的平均濃度甚至超過歐盟建議標準的6ng/m3。而PM2.5-10(懸浮微粒)的鐵、鋁、錳、鈦及鈷也分別增加約1.1至2.2倍。較容易進入肺泡區的細微粒顆粒數增加了1.8倍。PSI未達100門診就爆滿 標準太寬鬆台灣空氣品質不良的發生原因通常是大氣擴散差,污染物持續累積。夏季因西南氣流旺盛,大氣混合層較高,空氣容易擴散,PM2.5濃度低;但在秋、冬季節常因逆溫層現象,大氣擴散條件不良,導致PM2.5濃度增加。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約有3%及5%的心肺疾病及肺癌,可歸因於PM2.5暴露,並導致每年全球310萬人死亡,PM2.5對於老人、兒童及心肺疾病患者等易感族群影響更大。研究團隊也發現,空氣品質不良警訊PSI>100發布前,易感族群之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及氣喘就診累積人次已達飽和,顯示目前PSI等級標準設定過於寬鬆,健康危害預警效力有待商榷。空氣是每個人每天維繫生命不可或缺物質,民眾能夠選擇飲食種類,甚至過濾水源來保障飲用水質,但對於呼吸的空氣我們無法選擇,清新好空氣有賴全民及政府共同維繫。

空汙嚴重易染肺炎?醫:在家也無法倖免

空汙嚴重易染肺炎?醫:在家也無法倖免#嚴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一名60歲男性,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慢性病,菸齡40年,每天要抽1.5包菸,今年8月開始斷斷續續有咳嗽情形,看了2次醫生,因為沒有發燒,起初以為是菸咳並沒有太在意,一個月後體重竟掉3公斤,且出現走路喘、呼吸急促等症狀,經X光檢查才發現右胸因肺炎鏈球菌感染呈現幾乎全白,診斷為膿胸,住院治療2周才出院。40歲後 免疫力開始下降每年11月12日為世界肺炎日,肺炎為全台第4大死因,約每50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肺炎,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醫師表示,人體在40歲後,免疫力就會開始下降,年紀漸長,感染疾病的機率更是逐漸上升,應及早做好預防措施來維持體內免疫力。尤其近日空汙嚴重,紫爆頻傳,中山醫學附設醫院家醫部醫師顏啟華表示,研究證實PM2.5及其他空氣汙染物質會降低肺部防疫力,增加肺炎鏈球菌感染及重症風險;而長期待在室內的「密封族」也無可倖免,密閉空間內空氣不流通,細菌滯留,更容易感染疾病。另外,5歲以下幼童,65歲以上長者,及罹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吸菸史之族群,都有較高的感染肺炎鏈球菌風險,建議應積極預防感染。密封族易交叉感染 快施打疫苗防肺炎黃立民醫師表示,施打疫苗就好比為體內的免疫銀行加值,若選擇可產生免疫記憶的疫苗,除可有效降低鼻咽腔帶菌率,產生群體保護效果外,更可在提出本錢使用後,還會再多存些利息給免疫銀行,維持體內有一定的免疫力水準。顏起華醫師提到,如果有3人同時在室內抽菸,則PM2.5可飆到500微克,相當驚人;他說,肺炎鏈球菌的症狀不明顯,但若長期吸菸只會使肺部損傷更嚴重,因此司機、上班族等長期處在室內的密封族,更容易因為空氣不流通導致交叉感染,建議除了注意個人衛生外,也可以自費接種疫苗,以增加自身保護力,降低感染風險。

6成肺鏈在流感季報到 嚴重恐致腦膜炎

6成肺鏈在流感季報到 嚴重恐致腦膜炎#嚴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10月過後氣溫明顯下降,秋冬是流感的好發季節,然除流行性感冒外,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更是不容忽視,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有6成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感染個案,都發生在流感季節,因此,建議民眾及早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免疫力。流感季節感染肺鏈 半數以上出現呼吸衰竭根據歐洲最新研究指出,在流感季節一旦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52%患者可能出現呼吸衰竭,24.7%住進加護病房,15.1%須依賴呼吸器維生。台大醫院小兒部黃立民醫師表示,民眾若感染肺炎鏈球菌,嚴重者恐出現腦膜炎、菌血症等多種侵襲性疾病。尤其在流感季節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導致重症比例更高。衛福部103年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肺疾病就占了四項,包括心臟病、肺炎、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等。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黃瑞仁醫師表示,心臟與肺臟的健康息息相關。當肺臟有病菌感染時,身體會處於發炎的狀態,的確會增加心臟的負擔,也會增加心肌梗塞、致命性心律不整的風險。另一方面,對於曾經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二尖瓣閉鎖不全的患者來說,會因心臟無力,產生肺積水的現象,這會使得肺臟氣管裡的纖毛擺動能力較差,較無法有效藉由纖毛的擺動,排除入侵肺臟的病菌,會比一般健康者容易得到肺炎。接種疫苗保護 勤洗手、戴口罩若想降低流感併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威脅,黃立民醫師建議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增加身體的免疫力;美國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建議,18歲以上高危險族群,以及65歲以上成年人應優先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65歲以上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者,應補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兩劑間隔一年以上。黃瑞仁醫師提醒民眾,除疫苗保護外,平時也需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手勿摸臉,出入公共場所須戴口罩,避免飛沫、口鼻飛沫物傳染,配合多運動、作息正常以提升免疫力。一旦出現流感症狀,應及早就醫,避免流感併發肺炎重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