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

說話大舌頭為警訊?老翁右腦中風不自覺

說話大舌頭為警訊?老翁右腦中風不自覺#說話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民眾若突然出現半側麻痺無力、語言障礙要當心,恐是腦中風在作祟!日前,一名77歲的男子,過去並無任何徵兆,直到有天早晨與友人一同到公園玩飛盤,才發現一向靈活且慣用左手的他,怎麼丟的都不順,且在聊天的過程中,還有點大舌頭,後來在朋友堅持下,到醫院求診才發現,他右腦中風,所幸在黃金3小時內施打血栓溶劑,才沒有釀成大禍。對此,亞東醫院神經內科陳志昊醫師表示,隨著中風部位不同,所呈現出來的病徵也會有所不一,就如同個案中的患者,因為中風位置為罕見的右腦,會讓人缺乏病識感,以致於連自己外觀受到改變,也渾然不知覺。8成的中風患者 發病時未立即就醫陳志昊醫師表示,所謂的腦中風,指的是突發性的腦內出血或缺血,導致腦內局部受到壓迫、血液不循環,造成腦部受傷,進而引發身體某些部分,或思考功能暫時或永久失去功能,且根據亞東醫院統計指出,有將近8成的中風患者病發時,未立即就醫,可能是不自知,或是沒有警覺到嚴重性。因此,醫師呼籲民眾一旦出現突發性口齒不清、語言障礙、眼歪、嘴斜、昏厥等改變時,應盡速就醫檢查,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3小時,尤其是高齡者、家族史、三高、抽菸、頸動脈狹窄等高危險群者,發生中風的機率更是一般人的2~4倍。佛明罕風險評估量表 可算出10年內腦中風率最後,陳志昊醫師建議民眾,可透過佛明罕10年中風風險評估量表,來計算出10年內腦中風的機率,因為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老人死因首位為腦中風,高達21.7%,遠比第二位的惡性腫瘤來得多。且在台灣平均每6.6分鐘就有一人中風,每6人就有一個會中風,發作年齡一直不斷下降中,因此,中風已經不是一個中老年人的專有疾病,而是如影隨形的文明病,所以,提醒民眾要提高警覺,千萬不要輕忽身體所發出的警訊。

孩子說話不清楚 及早矯正免痛苦

孩子說話不清楚 及早矯正免痛苦#說話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孩子多有說話不清楚的狀況,醫學上稱為『構音異常』。什麼是構音異常?顧名思意,就是構成發音的過程,不管是位置、方法、強度、速度或動作協調有問題者,皆統稱為構音異常。佳里奇美醫院復健科主任林彣芷表示,臨床上會評估可能造成的原因,如唇顎裂,口腔大小形狀、舌頭與舌繫帶長度、牙齒排列情形及上下顎咬合問題也會影響構音。有些孩子聽力檢查沒問題,但其聽辨能力較差,無法分辨相似的語音,也就無法準確的發音。但大部分的構音異常是因為唇、舌、顎等器官的動作協調不佳,影響口腔靈敏度;而人格特質及情緒問題,如個性衝動較急性的人說話速度較快,造成省略或歪曲的發音。後天如家中父母及兄姊的發音或太複雜的語言環境,也都會有影響。林醫師指出,有些家長會將構音異常視為一種疾病,其實多數構音異常都是功能性的,只要在入小學前完成矯正,對其學業成就與其他發展不會有任何負面影響,而單純構音異常也不屬於發展遲緩。但也不能過度忽略構音異常問題,當超過 4 足歲仍有語音不清晰或語音錯誤的表現就應該尋求專業協助,目前認為 4 至 5 歲是接受治療最好的時機,因為此時孩子的語言表達、理解力及構音系統皆已發展至一個階段,同時注意力也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成效。林醫師也呼籲,在語言治療的過程,父母與家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且對治療的成效有關鍵性的影響。建議每天讓孩子有固定短時間練習(15-20 分鐘)包括口腔動作練習、輪替動作、聽覺回饋辨識練習、目標音練習、覆述及朗讀等,並要給予適當的鼓勵與嘉許,避免責罵,以免孩子對重複練習產生不耐與挫折感。(圖片、資料來源:奇美醫院電子報第五十四期)

嬰幼兒八大智能啟蒙 語文智能篇

嬰幼兒八大智能啟蒙 語文智能篇#說話

文/媽咪窩雜誌 採訪/陳姵樺 攝影/Kiwi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輔幼中心主任 涂妙如            台中市娃得福托兒所負責人 開詩婷            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江國樑啟發語文智能從寶寶還不會說話前就開始!寶寶早期聽的經驗,將影響未來的語言發展,所以爸媽如果可以讓孩子聽的愈多愈豐富,未來學習語言將會更順遂。 啟發語文智能從一出生就開始語文是和這個世界溝通的重要工具,而目前我們所處的社會也是非常重視語文優勢的人,所以家長對於家中寶貝的語文發展關注力都很高。就語文來說,是「聆聽」與「發言」輪流交互產生的互動,所以從寶寶還不會說話開始,就經常與寶寶說話,是啟發語文的重要方式,多聽多吸收才能在使用語文時有好的表現。 語文智能發展好的優勢所謂語文智能,指的是可以運用語言或文字來表達想法、和人溝通,和進行閱讀寫作的能力。這類孩子因為善於運用語言與人溝通,且對文字的敏銳度高,很容易成為團體中的領導者。 而在成長過程中,多數成人對於表達能力強、語文流暢的孩子,會有較多的正向關注,讓這類型的孩子不論在與人溝通或是社會化的過程中都較為順利;反之,語文發展較弱的孩子,被關注度就較低,在人際關係的發展方面會遇到較多的挫折感。但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涂妙如表示,雖說我們社會重視語文優勢的孩子,但除了語文外,每個個體都會有自己的優勢,只要了解自己的優勢進而專注發展這項優勢,依然還是會有優異表現;所以目前在幼稚園都會採多元評量的方式,來找出每個孩子的優勢,語文並不是唯一的評量點。 寶寶語言發展概況寶寶的語文發展概況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階段,涂妙如副教授分述如下:2個月 咕咕學語期:寶寶生下來沒幾天,當爸媽對著他說話時他就會有反應;到2個月大左右,寶寶還會從喉嚨發出咕咕的聲音,這就是他開始想要回應爸媽的表現。4~6個月 牙牙學語期:此時寶寶已經能發出一些簡單的聲音,也可以捉住大人說話的最後一個字的音調以及聲音,雖然發出來的聲音還不是很準確,但已經有想要模仿大人的舉動,這就是牙牙學語期。6~18個月 單字、疊字期:寶寶說話所需的理解能力在此時期快速增進,他們已漸漸可以說出有意義的幾個單字,或是使用疊字的方式表達;1歲多之後,也常會用自己的聲調和創造的語言喃喃自語。18~24個月 語言爆發期:這個時期為語言爆發期,又稱為電報式語言期,因為孩子還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就像是打電報必須將字句精簡一般,像是:「媽媽,水」,這種不完整的簡單句,就是想表示「媽媽我要喝水」。此時期使用的辭彙會變得很多,但前提是在此之前有聽夠多的辭彙,才能在此時運用出來,若之前語言刺激不夠,就無法在此時期展現。《MamiHome媽咪窩》‧2011/5月號 資料來源:MamiHome媽咪窩 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