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

常感疲倦、三高纏身 恐是鎂不足!

常感疲倦、三高纏身 恐是鎂不足!#不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慢性疾病的治療指引每幾年就會翻新,奇怪的是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肪等三高疾病的盛行率卻是逐年增加。其實是因為導致慢性疾病的根本原因沒被發現並予以矯正的關係,如導致高血壓的因素是內皮功能障礙,而造成的原因有毒素、不當飲食...等。國軍桃園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沈明忠醫師表示,很多藥物,如降血壓藥會導致體內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失衡,所以有些患者會反映肌肉痠痛(肉鹼不足),疲倦(缺鋅、鎂和Q10)等。其中,鎂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之一,它參與了我們體內300多種的化學反應,具有維持神經和肌肉健康,保護骨骼和平衡血糖的作用。研究估計,約80%的人體內缺鎂,主要是因為大多數人吃的是加工的精緻食物,這些食物幾乎不含有鎂;另外,大量飲酒、過量攝入鹽份、咖啡因、長期壓力或某些西藥,如抗生素,利尿劑和降血脂藥等,也會影響鎂在體內的儲存。缺鎂的症狀體內缺鎂,會產生的症狀如肌肉痙攣、失眠、焦慮、疲勞和血壓血糖不穩等。低血鎂者其糖尿病罹患率、代謝症候群發生率與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都有增加現象,鎂可改善包括心肌代謝、鈣累積、心細胞 死亡、末梢血管抗性、心臟輸出、心律不整、血管內皮細胞功能、血脂濃度、自由基傷害、氧化壓力、子癲症、子癲前症、經痛、懷孕婦女腿抽筋、改善便秘、消化不良、氣喘症、偏頭痛、代謝症候群、葡萄糖與胰島素代謝等。鎂的功效包括預防便祕、降血壓、對抗身體發炎、改善失眠等,也是對抗壓力的重要營養素。通常可通過食物來補充鎂,如深綠色蔬菜(菠菜、莧菜、甘藍菜)、堅果、豆子、扁豆、全穀類、魚類、香蕉和黑巧克力等。因此找出導致疾病的根本原因並補充足夠營養,才有機會脫離藥物,達到逆轉慢性疾病的可能。(文章授權提供/國軍桃園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沈明忠醫師)

常疲累恐隱性貧血!鐵質不足症狀表

常疲累恐隱性貧血!鐵質不足症狀表#不足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你是否常頭暈目眩,或眼前忽然一片黑?疲累可不只是單純的睡眠不足,或是太過勞累而已!翻開眼瞼檢查,如果看起來沒什麼血色,那就代表你患有貧血了!營養師表示,貧血的原因是由於血液中的紅血球和血紅素數量太少,導致血氧輸送量下降。根據統計,國人貧血患者當中,高達6成為「缺鐵性貧血」。當男性血色素數值低於14 g/dL、女性低於12 g/dL,即可定義為貧血。鐵質是人體內合成血色素的重要因子,當體內鐵質不足或是需求增加時,血色素的製造受到阻礙,就會導致臨床上看到的小球性貧血。貧血的症狀包括:頭暈、容易疲累及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臉色蒼白、心悸、運動耐受力變差等;若長期處於貧血狀態,對於心臟也是一種負擔,容易會有心衰竭等病症的出現。缺鐵性貧血 恐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症治療缺鐵性貧血,最重要的是找出造成缺鐵的原因。年輕女性經血量多是造成鐵質大量流失的主因,除了補鐵之外,建議應該諮詢婦產科醫師處理婦科問題;許多老人家腸胃道或泌尿道的出血或是腫瘤,通常也會出現缺鐵性貧血,是醫師們需要提高警覺的一個族群。若是放任身體持續缺鐵,那麼貧血會越來越嚴重,最後甚至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症等。缺鐵性貧血雖然是很常見的疾病,但從健保署調查成年女性,每6人就有1人有缺鐵而不自知。因此她呼籲,如有不明原因的疲累、無法改善的頭暈或心悸,應及早就醫檢查及處理。鐵質不足自我檢查表久坐站起時常常頭暈目眩,容易耳鳴。情緒不穩。早上容易賴床。食慾不佳。皮膚容易出現濕疹。常常想吐。動一動身體就覺得喘、心悸。一年四季都會打噴嚏、流鼻水。休息以後仍覺得「疲倦、發懶」。臉色暗沉、上妝感覺不服貼。容易感冒。身體總在不知不覺間多出幾道瘀青。牙齦會出血。覺得腦袋很沉重、常頭痛。洗髮很容易掉髮。有水腫問題。經常腰痠背痛。容易便秘或腹瀉。有時會感到胸口悶痛。眼皮粘膜泛白。容易嘴破。不容易集中精神。個性變得神經質,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心浮氣躁。覺得沒有精神。記憶力變差。生理期經血變多。生理期曾在一個月內報到兩三次。生理痛很嚴重。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肌瘤。吃鈣片補鐵 應在飯後2小時後再吃除了把富有鐵質的食物吃下肚之外,還要注意有些食物會抑制或促進鐵質的吸收,在飯前飯後2小時內吃都會造成影響,另外,有吃鈣片習慣的民眾也要注意,一顆600mg的鈣片會減少60%鐵質的吸收,如果要補充鈣片,最好在飯後2小時之後再吃。

遲緩卻沒發現?家長對兒童發展認知不足

遲緩卻沒發現?家長對兒童發展認知不足#不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安安的父母工作忙碌,從小由奶奶帶大,小時候會跑會跳也會自己玩玩具,直到上了幼稚園發現課程跟不上、遊戲課及體能課總是慢半拍也做不好,後來越來越沒自信,甚至開始討厭上學,聽了幼稚園老師建議才至復健科做發展評估檢查,職能治療師利用標準化的評估工具為安安施測,發現安安可能是發展遲緩兒童。每百人就有8個發展遲緩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陳仕芸職能治療師表示,像安安這樣有發展遲緩障礙的孩子很多,根據國內外的統計每100個學齡前兒童就有6到8名可能是發展遲緩障礙的兒童。她解釋,兒童隨著年齡增長,所具備的能力會越來越多,相對的生理年齡通常也會有符合的「發展年齡」,例如常聽見的「七坐八爬」,指的意思就是七個月大的嬰兒會發展出坐的能力、而八個月大的嬰兒就會爬了。當實際年齡到了而能力卻未有相對應的發展,可能就是有發展遲緩障礙的問題,以前面例子來說也許就是到了一歲還不能夠肚子貼地爬行。遺傳、感染導致 3歲前療育佳陳仕芸說,發展遲緩的原因可能是天生遺傳、感染、早產等,也有可能因為後天環境刺激、教育等因素造成。像安安一樣直到上幼稚園才被老師發現轉介的孩子很多,對孩童的發展能力沒有概念,常是臨床上看到延誤就醫的原因:或許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很會跑來跑去,卻不曉得或許這個年紀已經要會單腳跳好幾下了;也是認為自己的孩子能夠自己將形狀放進正確的凹槽,卻不知道這個年紀可能已經可以拼六片拼圖了。國內規定的早期療育年齡為6歲以下,最佳的療效期則為3歲以下,家長需要提供孩子適當的環境、足夠的刺激,更要掌握孩子的發展才能及早發現及早介入。簡單的發展量表在寶寶手冊中或網路上都有資訊,當有異常時建議家長儘快帶兒童至醫療院所做進一步評估檢查,及早介入以減少孩童往後生活上發生障礙的機會。

失智症是記憶缺失?民眾普遍常識不足

失智症是記憶缺失?民眾普遍常識不足#不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我寧願自己得到的是癌症,而非阿茲海默氏症。」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劇中,一句令人感傷的對白。而根據《健康遠見》針對台灣民眾的「失智症認知大調查」發現,高達6成9的民眾擔心自己有一天會得到失智症,6成3認為,高齡台灣的失智症狀況嚴重,亟需面對。但失智症認知測驗僅58.57分,顯示國人對失智症的相關認知不及格。世人對失智恐懼僅次於癌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世界現有4750萬人飽受失智之苦,每年更以770萬人的驚人速度增加。2014年6月美國失智症協會公布一項跨國研究,抽樣調查全球12個國家、約6000名民眾對失智症的看法,其中問及,你最害怕罹患的疾病是什麼?結果失智症高居第二位,僅次於癌症。英國、加拿大和日本,約有三成民眾害怕自己的伴侶會罹患失智症。高達6成9的民眾擔心自己有一天會得到失智症,根據《健康遠見》設計的5題失智症認知題,測驗民眾的認識程度。結果總分不及格,只拿到58.57分。若以一題20分來計算,滿分者有14%,及格者占6成3,不及格者3成7。民眾對失智症認識不足 加強宣導顯重要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說,國人對失智症的認識,還稍嫌不足,需要加強宣導。例如就有一半民眾認為,失智是記憶力喪失,但其實失智不單純是記憶缺失,而是腦部功能嚴重退化,才導致注意力下降、沒有方向感,甚至會伴隨憂鬱、幻想等問題。面對失智症患者,常讓家屬慌了手腳,尤其精神壓力最教人吃不消,其次則是經濟壓力。民眾認為,政府應加強宣導失智症預防相關知識、鼓勵醫療院所設立失智症門診中心、推廣延緩失智症病情的復健醫療,以因應愈來愈多的失智患者。「照顧者要知道哪裡有社會資源,也要接受衛教,不能跟著患者一起驚慌,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面對失智海嘯,這是台灣失智症協會和醫師群的共同叮嚀。

碘不足影響胎兒發育 多位孕婦不知如何補充

碘不足影響胎兒發育 多位孕婦不知如何補充#不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彭小姐和先生一直期盼著第一胎的到來,知道自己懷孕的當下開心極了,但回想懷孕初期,因為脹氣的關係吃不下,人也經常不舒服,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於是上網查了很多資訊,然而查詢相關結果太多,讓她不知道何者才是正確的。後來她發現,孕婦健康手冊後面有很多衛教資訊,可以輔助新手媽媽,讓現在懷孕已邁入孕期29週的彭小姐,對於後來懷孕的大小問題,不再感到無措或緊張。孕婦健康手冊 提供孕產資訊許多懷孕媽媽拿到孕婦健康手冊時的喜悅心情是無法言語的,代表著孕育新生命的美好開始,國民健康署編印的孕婦健康手冊,提供準爸媽們豐富的孕產資訊,並能對自己每次孕期的變化有完整的掌握與了解,亦可透過孕婦健康手冊一點一滴紀錄孕育新生命的喜悅。國民健康署表示,於104年11月上旬開始,陸續在社群網站創設之「孕產婦關懷粉絲團」推出了多波孕婦健康手冊運用活動,包括孕產知識大哉問、創意孕媽咪照片大蒐集、孕婦健康手冊形象插畫票選等活動。其中,在「孕產知識大哉問」的活動中,參與答題的一千名民眾多數都能回答出正解,可見孕媽咪們對於孕婦健康手冊裡的內容都有一定的了解。碘攝取來源不清楚 國健署籲多用含碘鹽雖然參加者對於孕產知識大哉問活動之10個問題,答對率幾乎達100%,但碘不足恐影響胎兒腦部發育、新生兒發育遲緩,少部分民眾對於「碘」的攝取來源卻不清楚,僅回答可從海苔、紫菜、貝類、海魚等食物中攝取,國健署署長邱淑媞提醒,碘是人體必須的重要營養素,烹飪時可多選用含碘鹽的鹽品,增加碘的攝取量。

碘不足致代謝變慢 4法寶讓你不怕胖

碘不足致代謝變慢 4法寶讓你不怕胖#不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國健署健康調查發現,51.2%國人尿液碘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尿碘濃度,碘缺乏不僅容易使人覺得疲倦、怕冷、甲狀腺腫大及造成心智功能障礙,更會因為代謝變慢導致容易變胖。衛福部也預告,將國內食鹽中碘營養添加劑濃度,以碘計由現行12~20毫克/公斤,調升至20~33毫克/公斤。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提醒民眾,為了維持身體良好的代謝與體能,千萬要注意碘的攝取,然而怎麼做才能夠確實達到增加體內碘的濃度呢?邱署長也提供「補碘四法寶+小叮嚀」,讓民眾聰明健康多一「碘」:1) 認明及選用加碘鹽/天然的海鹽中只含有極微量的碘,不足以供應人體所需,建議民眾選購食鹽時,選用有標示碘鹽、含碘鹽或是加碘鹽的產品,注意看成分標示有碘酸鉀或碘化鉀的加碘鹽。若外出用餐或吃自助餐,不妨也詢問店家是否使用加碘鹽,有助於加速促使店家採用加碘鹽。2) 避免長時間高溫烹煮/加碘鹽和天然食物中含的碘會在烹飪過程流失,建議避免長時間高溫煎、炒、煮、炸,採用清蒸、涼拌的烹飪方式,並在起鍋前再放碘鹽調味,減少碘的流失量。3) 食用含碘豐富的天然食物/除了選用碘鹽,日常飲食也可以搭配攝取含碘豐富的天然食物,素食者可以選擇海帶、紫菜、海苔等海藻類食物,葷食者除了含碘最豐富的海藻類外,也可由海水魚貝類攝取。4) 不過量攝取鹽/食鹽本身是鈉的攝取來源,飲食中的鈉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食用加碘鹽要與減鹽的健康生活習慣併行,成人每日食鹽總攝取量仍不宜超過6公克。邱淑媞也提醒,長期缺碘的人突然攝取大量的碘,可能會有誘發甲狀腺腫的副作用,若有疾病,需要補充,應與醫師討論。另外,罹患高碘性甲狀腺腫及因甲狀腺疾病必須接受碘131放射檢查或治療的患者,應遵循醫師指示選用未加碘鹽及避免含碘量較多的食物。

雙缺!9成國人維生素D、鈣不足 骨鬆恐找上門

雙缺!9成國人維生素D、鈣不足 骨鬆恐找上門#不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更年期後婦女,容易因為鈣質快速流失而導致骨質疏鬆,然而想降低骨鬆、骨折等風險,光是增加鈣質攝取還不夠,必須與維生素D同時進行補充,因維生素D是幫助鈣質吸收的重要元素,卻有高達9成以上民眾維生素D及鈣質攝取不足,讓自己身陷骨鬆危機中!31歲以上 每日應攝取1千毫克鈣國際骨鬆學會在今年加強呼籲各年齡層均須重視鈣質、維生素D以及蛋白質的攝取以存骨本。根據最新調查顯示,曾發生骨鬆性骨折的停經後女性中,有高達86.6%維生素D攝取不足;但光補充維生素D還不夠,國外研究也發現,維生素D須與鈣質同時進行補充,才能更進一步降低骨折發生的風險。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陳芳萍理事長指出,鈣質與維生素D在骨骼保健上缺一不可,但國人在鈣、D兩大骨骼健康營養素的攝取上卻仍明顯不足。根據國健署建議,31歲以上成人,一天需攝取1000毫克的鈣,但台灣成年女性卻普遍未達標,其中31歲至50歲的女性鈣攝取不足比例高達9成4;調查亦發現,19歲以上國人更有將近9成8維生素D攝取不足,與鈣質缺乏情況不相上下。維生素D助鈣吸收 不足恐致代謝症候群陳芳萍提醒,維生素D是幫助鈣質吸收的重要元素,但維生素D較難透過日常膳食足量攝取,因此建議民眾應養成看產品成分標示的習慣。以國內成年女性平均一天僅攝取563毫克的鈣質來說,牛奶更能幫助國內女性補充所需鈣質,每日建議攝取2杯250毫升高鈣牛奶,幫助維持骨骼與關節的健康。此外,過去《優活》報導,國人維生素D嚴重不足,其中又以女性、越年輕者問題越嚴重,對此,心臟科蔡忠文醫師表示,維生素D攝取不足,恐增加代謝症候群、骨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所以,除了牛奶外,建議民眾也可多吃黑木耳、鮭魚、秋刀魚等,此外每天至少曬10~15分鐘的太陽,且不能防曬,才能有效補充維生素D。

五個飲食建議!讓孩子考試得高分

五個飲食建議!讓孩子考試得高分#不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進入六月學生考季,除了孩子加緊腳步,把馬力催足之外,護子心切的家長們,更會使出各種大補湯,生擒猛獸所精心熬製的食材,好讓孩子補補元氣,然而,這些食補真的對於孩子有加分的效果嗎?其實並不然!為了讓眾考生能夠博得好彩頭,高中狀元,大千醫院江仕峰營養師,特別針對考生所會遇到的五大麻煩,「增強記憶力」、「增加體力」、「照顧眼力」、「腸胃保健」、以及「紓壓放鬆」來提供適當的營養補充:1)增強記憶力/建議可以多攝取全麥麵包、深海魚、豆腐、雞蛋、菠菜、藍莓、堅果及南瓜籽。全麥麵包中的維生素B1為能量代謝的重要物質,與神經細胞膜的功能相關,是維持大腦正常機能的必要營養素。而深海魚脂肪中的DHA能使大腦神經細胞傳導功能正常運作,並且有助腦細胞運送營養及清除廢物。另外豆腐及雞蛋中的卵磷脂是腦部、神經及細胞間的情報傳導物質,負責各機能的調節。而菠菜、藍莓、堅果、南瓜籽中的抗氧化物質則能保護腦細胞不受自由基的侵害,並減緩老化、活化腦力、增強記憶。2)增加體力/多補充全穀類及蛋白質食物。由於全穀類食物富含維生素B群,可以幫助人體能量代謝,將人體所吃進的營養素轉為能量,並消除疲勞、幫助補充體力,因此被視為人體發電機。而蛋白質食物像是牛奶、豆腐、豆漿、雞肉,除了有助於補充體力,更富含鈣、鐵及多種維生素,能為孩子的體力加分。3)照顧眼睛/家長可讓孩子補充枸杞、地瓜、南瓜、紅蘿蔔、木瓜、芒果、蝦等含有豐富胡蘿蔔素的食材,或是玉米、芹菜等富含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食物,能過濾藍光,減少自由基產生,避免眼睛退化。除此之外,像是葡萄籽、含維生素C與E的新鮮水果及魚油,也都能幫助考生保護視力,改善眼部疲勞。4)減輕壓力/考試壓力大,常出現腸胃不適的症狀,建議可在飲食中添加藍莓、烏梅、山楂等具酸甜口感的食材,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尤其是考季天氣炎熱,也能幫助考生解決食慾不振的困擾。另外,若想要排便順暢或改善腹瀉,則可以食用優格來改變腸道菌叢生態,增加好菌、減少壞菌。5)放鬆心情/可以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考生處於緊繃及壓力下,可以加強攝取香蕉,因其本身含有豐富的色胺酸,在體內能形成血清素,具有穩定情緒、降低焦慮感等作用;另外,像是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也可清除壓力造成的過多自由基,幫助考生紓壓放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