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

辛苦對抗登革熱群聚疫情 北市解除警報

辛苦對抗登革熱群聚疫情 北市解除警報#北市

今年臺北市自9月9日於士林區永福里山區發生首例本土性登革熱案例,累計本土案例至11月20日止共計23例,23人經適當醫療照護皆已恢復健康。市政府表示最後一位個案於10月19日發病,依流行病學,持續監測1個月至今已無新增個案,郝龍斌市長於22日宣布北市本波本土登革熱群聚警訊解除。臺北市政府表示,為因應本土性登革熱疫情於9月16日即成立「臺北市災害應變中心傳染病疫情2級開設」,由副秘書長倪世標擔任指揮官,士林區、中正區、文山區、大安區區級應變中心同時成立。由區公所、衛生、環保、民政、教育、警察、里鄰長及志工等單位組成,共計動員1萬1,442人次。為因應北市1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本土登革熱群聚流行,工作人員不分假日、從早到晚竭力進行疫情處置、家戶內外噴藥與孳生源清除工作,仍有4位在疫區被感染。其中一名被感染的基層防疫人員表示,因一心顧及能盡快清除山區孳生病媒蚊的瓶罐等積水容器,無暇自顧,也有4~5位伙伴被狗追咬。不管是陡峭的山區坡地、偏僻山區、無人居住的空屋、校園、公園、菜園、溪床及墓地等處,及千奇百怪的積水容器(如:廢棄馬桶、浴缸、樹洞、輪胎、竹子洞、帆布、陰井等),為徹底清除孳生源,全體工作伙伴想盡辦法將其清除或填補。工作人員另於執行流行區家戶噴藥防治工作時,亦常遭受不諒解的民眾咆哮與阻礙,大家強忍著淚水,盡力執行防治工作。有幾位女性工作同仁表示,沒日沒夜的忙了2個多月,有時還必須夜宿辦公室,家裡的寶貝、老公都已快認不得自己的媽媽和老婆了;但看到自己所努力的,能讓此波登革熱流行順利解除,所有的辛苦與代價都是值得的。郝龍斌表示,此波本土性登革熱群聚流行能順利解除,都仰賴市民朋友、志工及市府工作團隊的共同努力成果。噴藥工作過程中,雖導致市民的生活不便利,市府亦積極溝通並即時檢討防治策略。郝龍斌強調,登革熱防治最有效方法就是清除孳生源,臺北市面臨全球暖化與鄰近東南亞國家疫情威脅,也不敢掉以輕心,隨時抱著下一波可能來臨的應戰態度與準備,未來將持續加強社區高危點列管及積水容器等孳生源清除工作,期望未來落實每月一日社區清潔日的防治工作,以降低日後發生本土登革熱個案風險。

北市士林區登革熱再增1例 疫情發生地區家戶內外大噴藥

北市士林區登革熱再增1例 疫情發生地區家戶內外大噴藥#北市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5日經行政院衛生署疾管局研判1名居住於士林區岩山里之1位住民確診感染登革熱,已針對其5位家人抽血,檢驗結果皆呈陰性。為積極撲殺病媒蚊,臺北市政府已於6日下午2時對該里約400家戶內外進行噴消工作,至下午5時已完成一半家戶;另也於7日上午進行福佳里及福德里家戶內外噴消工作。為積極防堵登革熱疫情擴散,市府團隊發動全市孳生源清除工作,呼籲市民大家一起動起來,應主動清除孳生源;如不幸為疫情發生地區範圍,務必配合家戶噴藥工作,不可妨礙防疫工作執行,如有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者將被裁罰3,000元至1萬5,000元不等。衛生局提醒,若曾前往流行地區,有遭受蚊子叮咬者,返家後若於一週內出現發燒、頭痛、眼窩痛、肌肉痛、出疹等症狀,應即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俾利早期診治。民眾有相關疑問,可撥打疾病管制局疫情通報諮詢專線1922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23753782詢問。依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截至10月5日止,今年全國登革熱確診病例累計有422例,境外移入個案計111例,本土性個案累計311例;臺北市至10月6日止,境外移入個案計19例,本土性個案計14例(士林區10例、中正區4例)。

北市揪團減重 率先突破十萬人

北市揪團減重 率先突破十萬人#北市

臺北市減重報名衝破十萬人!自3月1日由臺北市市長郝龍斌啟動「臺北市健康減重101噸」活動,健康減重報名人數已超過10萬1,000人,市府各機關首長也帶領團隊減重,市府減重成果共計1萬379公斤。臺北市今年健康減重目標為101公噸,截至9月20日止,健康減重報名人數為10萬1,369人,減重公斤數達7萬8,940公斤,目標達成率78.2%。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報名減重人數中,已回報體重者占30.4%,個人組已有民眾減重超過30公斤;團體組減重成果,則以醫院組減重超過2萬公斤最多。衛生局健康管理處長游麗惠表示,多運動、健康吃、天天量體重是健康減重的不二法門,但仍有許多民眾運動量不足。其實北市的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相當便利,民眾每日搭乘大眾交通運輸時,可提前一站下車,再步行前往目的地。將運動融入生活中的好處,除節能減碳做環保之外,還可維持每日身體所需的運動量,讓身心舒暢又健康。游麗惠提醒民眾,每日減少攝食300大卡熱量,增加體能活動多消耗200大卡的熱量,就可以每週減重約0.5公斤。民眾凡報名健康減重活動後30天,每減重1公斤即向原報名單位回報體重,持續累積成果相當可觀。

北市加強稽核托育機構腸病毒通報 1托兒所挨罰

北市加強稽核托育機構腸病毒通報 1托兒所挨罰#北市

依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監測本市學校腸病毒感染人數及停課家數資料顯示,今(100)年度累計至第30 週共通報2,461人次,停課學校累計162家次;依據疾病管制局第30週(7/24~7/30)監測資料顯示,全國急診腸病毒就醫比率已達千分之6.78、臺北市為千分之7.48,疫情尚持續上升中,臺北區已出現第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案例,其中1例死亡,預估開學後學童彼此接觸互動更頻繁,將出現另一波腸病毒疫情。衛生局近日接獲民眾陳情松山區某托兒所幼童罹患腸病毒未通報,經該局查證屬實後,已進行處罰。衛生局再次提醒臺北市教托育機構,應依臺北市政府公告腸病毒通報規定落實通報作業,如發現有疑似手足口症、疱疹性咽峽炎或腸病毒感染之學童時,應於發現時起48小時內完成通報。鑑於部分補習班收置學齡前兒童,亦屬腸病毒易感染族群,故臺北市政府於7月19日新增公告將該類機構列為腸病毒通報對象。腸病毒具有高度傳染力,但藉由確實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可有效預防腸病毒感染。衛生局另呼籲家長若家中寶貝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一週,除了保護自己也保護其他學童。如有傳染病相關問題,可撥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23753782或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疫情通報及諮詢服務專線1922;或至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疾病防治資訊/腸病毒疫情通報)查詢。

好康報報! 癌篩一夏好禮送

好康報報! 癌篩一夏好禮送#北市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加強照護市民健康,於100年7月30~31日(六、日)上午9時至11時,與北市10家合作醫院特別精心策劃舉辦「假日防癌去!免費癌症篩檢」活動,並贈送參加市民每人1份驚喜小禮物!癌症號稱21世紀人類的頭號殺手!衛生署今年6月最新公布99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續第29年蟬聯榜首,死亡人數4萬1,046人,再創新高,平均每12分48秒就有1人死於癌症。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分別位居臺北市民十大癌症死因之第3位、第4位、第9位及第10位。這4項癌症均具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良好等特性。因此,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成為政府推動癌症防治重點。臺北市99年死亡人數高達每10萬人口21.8人,死亡率是第3名(次於肺癌及肝癌)。大腸癌初期無症狀,大部分由大腸內的息肉演變而成,依據國民健康局統計發現:約每2個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息肉個案,每23名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大腸癌個案,若能在息肉還沒變成癌症前,將其切除,即可避免進展成大腸癌。就是早期發現可能有大腸癌或息肉的個案,經由大腸鏡檢查做進一步診斷,早期治療,存活率可高達8成,提醒50~69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乳癌的發生率是臺灣女性10大癌症之首,99年臺北市乳癌死亡率高達每10萬女性人口19.7人,死亡率是北市癌症死亡女性第4名(次於肺癌、肝癌及大腸癌),由於近年來隨著生活習慣西化、攝取高脂肪飲食、工作壓力等,使乳癌的罹患率不斷的上升,且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很高,因此提醒45~69歲或40~44歲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女性朋友,定期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臺灣高嚼檳榔率是導致口腔癌高發生率及高死亡率的原因,每年有超過5千人罹患口腔癌,超過2,200人因口腔癌而死亡,而口腔癌患者平均死亡年齡只有55歲,較其他癌症年輕10歲以上,且有嚼檳榔、吸菸與飲酒行為者之罹患口腔癌危險性是一般民眾的123倍,提醒30歲以上有吸菸或嚼檳榔(含已戒檳榔者),接受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國民健康局統計,6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如果「人類乳突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得到子宮頸癌前病變為一般定期做抹片婦女的32倍,子宮頸抹片檢查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的有效篩檢工具,子宮頸癌前病變並無症狀,只能靠子宮頸抹片檢查方能發現,且經過簡單病灶切除後,治癒率幾乎可達100%。提醒婦女朋友,每年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另如設籍臺北市婦女,36歲以上且6年未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或30歲以上持有身心障礙(證明)手冊,衛生局亦提供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查。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游麗惠處長呼籲平時忙碌工作及家庭婦女們及市民朋友,可以利用暑假期間或是假日,前往醫療院所,接受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大腸癌及口腔癌各項防癌篩檢,把握臺北市市民才有的健康好禮!歡迎符合資格的市民踴躍參加「假日防癌去! 免費癌症篩檢」、「乳癌篩檢抽獎活動」,相關訊息請參閱衛生局網頁:http://www.health.gov.tw/ 或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分機1842、1845洽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