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氧治療

高壓氧治療 讓他逃過一「截」

高壓氧治療 讓他逃過一「截」#高壓氧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85歲男性患者車禍後右腳踝嚴重受創,經多次手術及皮瓣手術,仍殘留整個腳部腫脹和右腳踝內側5x6平方公分深度傷口,經歷7個多月傷口仍無法癒合。另外尚有腦外傷、右顎骨折,兩側肺部壓傷及右肺氣胸,頸部第三與第四脊髓輾傷及水腫。醫師安排患者每天接受2個大氣壓的高壓氧治療1.5小時,接受了465次高壓治療後,病情明顯改善也避免截肢的命運。高壓氧發揮重要的輔助治療功能另一位65歲女性患者有糖尿病,長期暈眩、睡眠不良、全身多發性關節痛,醫師診斷為代謝性疾病引起的暈眩及自律神經的失調。每天接受2個大氣壓的高壓氧治療1.5小時,總共接受了60次高壓治療,治療後病人的暈眩現象逐漸消失。睡眠狀況明顯改善,全身筋骨酸痛亦獲得舒緩。奇美醫學中心高壓氧科主治醫師牛柯琪教授表示,三高及長期糖尿病引發周邊血管病變,不僅會讓下肢的問題傷口更為惡化。微循環不好缺氧、能量供應不足、藥物無法到達發揮功能、免疫能力下降導致感染擴散,持續惡化終致敗血症而無法收拾。這時高壓氧發揮了很重要的輔助治療功能。高壓氧治療可調節血液微循環高壓氧治療具有改善血液微循環,對自主神經自然調節的功能,可讓內分泌功能處於較佳狀況,直接或間接的解除因長期緊張造成的精神失調。牛柯琪教授表示,以上的病例,除了暈眩本身和相關系統的疾病外,同時反應了大部份現代國民潛在的共同健康問題。牛柯琪教授指出,高壓氧輔助治療不僅讓這幾位病人得以痊癒,解除了困擾多年的病痛,同時也舒緩了其他的併發症,譬如暈眩、全身酸痛和大腦功能衰退的症候群。包含長期操勞或緊張造成的自律神經失調、失眠、疲倦、肌肉僵硬、關節酸痛內分泌功能異常、皮膚失去光澤等為現代人共同的文明病,而多項研究和臨床報告指出未來高壓氧在疾病的預防上亦發揮保健的功能。

高壓氧治斷指 男子意外戒掉20年菸癮

高壓氧治斷指 男子意外戒掉20年菸癮#高壓氧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鄭先生在去年工作時發生意外,左手食指頭幾乎快被削斷下來,為了治療傷口接受高壓氧治療,意外戒掉了20年菸癮。醫師表示,他也是第一次遇到高壓氧戒菸成功的實例,有菸癮的人體內累積尼古丁和二氧化碳等,濃度低時就會犯菸癮,高壓氧治療把體內的二氧化碳清掉,的確有可能幫助戒菸。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高壓氧中心陳明澤醫師說,鄭先生菸癮將近20年,一天兩包菸是家常便飯,曾想過戒菸但後來無疾而終直到去年他削木頭的時候,左手食指頭連指甲一起削掉一公分,來到醫院掛急診治療傷口,當時醫師就提醒他要戒菸,因為菸癮會影響血液循環,容易造成末梢供氧不足。幫助戒菸?高壓氧治療清二氧化碳在這段期間,為了治療傷口食指的傷口,他總共做了20次高壓氧,傷口慢慢復原,菸癮也戒掉了。陳明澤說,高壓氧常用來治療排出體內毒素像是一氧化碳中毒,或者透過供氧修復傷口,但目前在臨床上並沒有專門用高壓氧戒菸。不過抽菸的人,體內有尼古丁跟二氧化碳殘留,一段時間沒有抽濃度改變就會犯菸癮,鄭先生治療的時候,藉著高壓氧作用,把呼吸道的「菸毒」殘留一起淨化,嗅覺跟著改變,意外在治療傷口的時候,同時戒了菸癮。鄭先生笑著說一小節指頭換得終身身體健康,這反而是意外的收穫,因禍得福。 

男一氧化碳中毒昏倒 誤以為血糖過低

男一氧化碳中毒昏倒 誤以為血糖過低#高壓氧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一名44歲的陳姓男子在家昏倒二次,趕緊由老婆送至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原以為是血糖過低造成昏倒,沒想到竟是一氧化碳中毒,所幸就醫才查出他與老婆都是一氧化碳中毒,緊急安排高壓氧治療。急診室余宣宏醫師說,這名患者患有糖尿病須打胰島素,5日早上在家昏倒二次,以為是血糖過低致使,所以來醫院就醫,幫患者檢查發現他並無心臟及腦部問題,於是抽血檢查一氧化碳,發現一氧化碳濃度達23.6%,為一氧化碳中毒,趕緊詢問家中還有沒有其他的人,所幸只有他與老婆。他的老婆陪同他就醫,問她有何不舒服,她陳述有頭暈及頭痛的情形,檢查發現她的一氧化碳濃度達13.3%,給予兩名患者100%純氧治療,並安排高壓氧治療。余宣宏醫師強調,近二天就有多起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光週日本院的急診室就有三名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就醫,加上5日這二名就有五例患者,民眾要特別注意。經余醫師詢問才知道這對夫婦最近回舊家居住,熱水器裝在陽台卻屬密閉室,可能是4日晚洗澡時就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但患者不知道。他們舊家的熱水器雖然裝在戶外,卻是密閉式的陽台有裝窗戶,卻不見得真正通風。余宣宏醫師強調,由於一氧化碳中毒常讓人無法查覺,由於它的無色、無味讓人措手不及,等到發現時往往悲劇已發生。這名患者昏倒以為是血糖過低造成,還好就醫查出原因救了他與老婆的性命,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臨床上也常發現集體中毒或一家人全部發生中毒的情事,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狀大多為頭暈、噁心、想吐,有些患者會出現腸胃炎的症狀,嚴重者會意識不清,可能成為植物人,甚至危及生命。在急性中毒的病患中,有3%會產生永久的後遺症,如智力減退、大小便失禁等,大多在2至3週後出現這些症狀。提醒民眾,為了居家安全,一定要記得開窗保持通風,熱水器務必安裝在戶外,避免意外的發生。

腦傷後頭痛頭暈 高壓氧治療減輕症狀

腦傷後頭痛頭暈 高壓氧治療減輕症狀#高壓氧治療

腦外傷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外傷,平常腦部是受到硬腦殼形成的顱腔保護。然而一旦車禍或外傷嚴重損傷時,因為大量出血或腦組織瀰漫性的損傷引起嚴重的腦水腫。腦外傷的病患約有20%的患者需要緊急開刀,一方面將血塊移除和止血,一方面將腦頂殼開一個窗戶來解除腦壓,等數周後腦消腫後才將腦殼蓋回去。(圖:病患在高壓氧艙中進行高壓氧治療的情景)另外其他80%的患者雖然有瀰漫性的損傷或微量出血並不一定需要開刀,經加護監控、維持基礎生理指標、用藥物實施腦部減壓等,待病情逐漸穩定。然而這一群不需開刀的病患約30~90%有頭痛的問題,超過50%有頭暈的毛病,其他還有耳鳴及聽力障礙、行為人格異常、注意力無法集中、判斷力薄弱及記憶衰退等後遺症。這些頭痛頭暈的病患約有10%症狀會持續數年,甚至會纏繞一輩子。奇美醫學中心高壓氧科主任牛柯琪說,最近腦神經外科有十餘位病患腦損傷後因為頭暈或頭痛等的後遺症轉至高壓氧治療中心,這些病患受此病痛有一個月之久,有的長達一年,我們開始每天予以他們兩大氣壓的純氧90分鐘一次。大部分的病人於治療第5~6天症狀開始獲得改善,平均經由20餘次的治療以後幾乎完全消失。有的病人甚至於接受高壓氧治療的第1次,頭暈頭痛的毛病就大幅減輕,10次的治療就完全康復。一般認為腦外傷發作後只要生理狀況穩定時,便可開始予以每天1.5到2大氣壓的純氧,至少60分鐘,愈早治療恢復愈早,剛開始一兩週進步最明顯,隨後的進步便緩慢下來,通常平均治療次數為六週到八週左右,視進步狀況予以延長。牛柯琪主任表示,由「腦外傷高壓氧治療的動物實驗」證明:腦缺氧後提早實施高壓氧治療能有效縮小腦受傷的範圍,加速神經功能的復原是經由腦部血管的重建及腦神經細胞的再生。

技師手指遭機器壓碎 高壓氧救回

技師手指遭機器壓碎 高壓氧救回#高壓氧治療

文/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外科陳明澤 醫師42歲的陳先生於兩個月前工作不小心被機器壓到右手拇指,送到醫院時發現右手拇指整個支離破碎幾乎沒有一塊完好的地方,醫師看了都搖頭表示截肢的機會相當高,但在陳先生的太太「可不可以暫時先不要截肢」的強烈要求下,醫師勉強幫陳先生把破碎的拇指像一塊塊拼圖一樣拼湊起來,起初拇指的顏色越來越黑,感覺已經快要壞死,後來經由醫師建議陳先生做高壓氧治療,沒想到情況逐漸好轉,在做完20次高壓氧治療後,陳先生感覺到他的拇指已經幾乎的回到他的身體了,這樣的情形連醫師看了都嘖嘖稱奇,而陳先生與太太也都相當高興, 直呼還好當初沒選擇截肢。擔任車床工作技術的陳先生,曾經因工作不慎而失去右手食指前端一截手指,此次他又因工作而導致右手拇指幾乎整個壓碎,當時,送他就醫的同事帶著「支離破碎」的組織陪同他一起至彰化的醫院就醫,但醫師表明-可能需要截肢。陳先生與太太都不希望再失去大拇指,因此很快的轉至台中醫院急診求診。外科陳明澤醫師一見傷口,便告訴他及太太:「截肢機會相當高,而且術後最好接受高壓氧配合治療」。家屬聽了表示願意試試。於是陳明澤醫師經過3個小時幫陳先生將他已經「解體」的組織一塊塊如人骨拼圖般一一拼湊回去。之後陳先生配合接受高壓氧治療,原先發黑的組織竟漸漸好轉,現在陳先生有時會覺得姆指麻麻的,他說:「這種感覺真好,因為就像拇指已經活回來了」。陳明澤醫師建議,若有發生肢體受傷時,組織千萬不要丟棄,應將受傷或已經解體的組織用濕紗布或乾淨的濕布將組織包起來放進塑膠袋中,再用另一個塑膠袋裝冰冷水,然後在將包有組織的塑膠袋放到冰冷水袋中,再迅速的連同患者一起送至醫院就醫。而所謂的高壓氧治療是在一個高壓的環境下吸入100%的氧氣,因此可提高組織的含氧濃度,所以可讓許多急性外傷性缺血的傷口或組織得到更多的氧氣,幫助組織度過缺血的這一段時間,而高壓氧也可刺激細胞生長與血管新生作用,可更加速組織血管重建時間,另外高壓氧治療也可使組織的消腫,使組織的循環得到改善。陳醫師呼籲民眾,有一些外傷所導致急性缺血性傷口的病患在剛開始時千萬不要輕言放棄,把握可能的治療黃金時間接受高壓氧治療,否則如果提早放棄, 可能結果會無法挽救的結果,這對病患的心理、生理影響與家屬的負擔都是不小的。

女廚雙腳潰爛發黑 竟像穿著黑色長筒靴

女廚雙腳潰爛發黑 竟像穿著黑色長筒靴#高壓氧治療

冬天到了,愛美的女性朋友穿搭一定少不了長筒靴,既流行又保暖,不過一位從事外燴廚師多年的彭姓女士卻因為長期在高溫環境穿著雨鞋烹煮餐飲,6年前起雙腿皮膚潰爛發黑,遠遠一看就像穿著一雙「黑色的長筒靴」,真是怵目驚心,患者多年來遍尋名醫,群醫束手。經光田醫院整形外科吳文宏主任為患者進行植皮及高壓氧治療後,發黑潰爛的雙腳總算漸漸癒合,讓彭女士多年的痼疾終得痊癒。彭女士今年62歲,在餐廳工作已經有30多年之久,因為這份工作需清理場地、沖洗食材和器皿,所以必須長時間穿著長筒雨靴以免腳部浸水。穿雨鞋工作已經夠悶熱了,偏偏她還得掌廚料理,高溫的環境讓雙腳難受極了,常常會讓膝蓋以下的肌膚脫皮潰爛。年輕時復原力佳,過幾天就好了,但6年前開始,她發現潰爛傷口很難癒合,到後來患處越來越擴大,甚至開始發腫發黑。為了工作維持家計,她咬著牙繼續穿雨靴工作,痛得受不了時就自行買藥膏塗抹,症狀卻仍越來越嚴重。到後來彭女士每走一步都有如刀割,發黑潰爛的雙腳遠看就像是年輕人流行穿的「黑色長筒靴」一般,知道事態嚴重的她多方打聽才輾轉到光田醫院整形外科就診。整形外科吳文宏醫師表示,彭女士因工作需求長時間穿著不透氣的雨鞋,原本就是細菌孳生的溫床。加上她常常站在爐灶邊煮菜,高溫對雙腳肌膚的傷害更大,一旦因高溫悶濕破皮發炎又等閒視之,恐怕會讓糜爛的傷口越演越烈,彭女士來就醫時,雙腳的皮膚潰爛發黑,只能用「體無完膚」來形容,要不趕緊治療,恐怕引發更嚴重的感染病症而危及生命。吳文宏主任指出,彭女士的小腿長期糜爛已傷及周邊微血管循環,所以須先經多次清創手術及10次高壓氧治療,待血液循環及新的肉芽生成後,再施以植皮手術,接著持續高壓氧治療20次,6年的傷口才完全癒合。高壓氧治療是讓患者在加壓的密閉空間內間歇性的吸入100%純氧,使純氧溶解於血液中,提升組織的含氧量,增進細胞代謝和傷口的乾燥、癒合。高壓氧治療有四大作用:1.直接殺死厭氧菌。2.間接殺死嗜氧菌。3.消除水腫。4.促進微血管循環及肉芽新生。經過高達30次的高壓氧持續治療後,彭女士雙腳傷口癒合,發黑的皮膚顏色也淡了許多,終於能脫掉這雙「穿了6年的黑色長筒靴」。吳文宏主任表示,早期高壓氧是針對潛水後罹患空氣栓塞症及潛水伕病的患者,但近年來被廣泛應用在腦缺氧、中風復健、糖尿病肢端潰瘍及老人腦功能退化等各方面,尤其對於糖尿病導致末梢神經炎和微血管病變、老年人傷口細菌感染和癒合不良的各式傷口也能有良好的效果,能避免不少因上述疾病而需截肢的情形發生。醫師也提醒在高溫濕熱環境工作的民眾小心保護肌膚,一旦出現久不癒合的潰爛傷口,應儘快到醫院請專業的醫師檢查治療,不要自行買藥塗抹,以免患處感染惡化。當然,最好的預防方法還是改善工作環境,才能杜絕問題再度復發。

糖尿病足潰瘍、組織壞死 高壓氧治療免除截肢夢魘

糖尿病足潰瘍、組織壞死 高壓氧治療免除截肢夢魘#高壓氧治療

59歲郭女士(化名),有多年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病史,近年來更併發慢性腎衰竭而接受常規的腹膜透析治療。月前,左側末端的兩個腳趾,因為感覺遲鈍而產生不自覺的外傷,起初不以為意,沒想到範圍不但變大且出現黑色壞死的現象,經醫生診斷後告知:由於下肢動脈循環不良,需要做膝下截肢的手術,病人為求保存肢體的完整,無法接受截肢手術的建議,進而輾轉到新店耕莘做進一步的處理。該院新陳代謝科裴馰主任安排住院之後,除積極控制血糖外,並由高壓氧科做傷口附近的經皮氧分壓(TcpO2)檢查,為使病人在高壓氧治療下療效更加完整,同時會診心臟血管科王禎煜醫師處理病人下肢動脈的問題,經過磁振血管攝影的檢查,証實病人有下肢動脈硬化及狹窄的問題,隨後更以血管氣球擴張術(PTA)來打通動脈狹窄的部份,在做完一連串的檢查及處理之後,再搭配密集的高壓氧治療,傷口附近的氧分壓從原來接近的臨界值上升至兩倍,之後,在整形外科劉鳳明主任的細心治療下,病人只做了左腳兩趾的傷口處理而保留了完整的小腿,不但改善原有的問題更保存病人的肢體功能。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高壓氧醫學科 - 陳紹原醫師表示,糖尿病佔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四位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25%的糖尿病患者會因足部問題而就醫,15%的患者在一生中會發生足潰瘍,足部問題也是糖尿病患者住院最常見的原因。此外,45-70%的截肢是因本疾病所造成的,可見糖尿病所造成的合併症,對病患的影響相當大。糖尿病足潰瘍的處理原則包括三部分:首先是以藥物控制血糖及感染,再來是外科手術清創與局部血管血流重建,最後再輔以高壓氧治療,活化缺氧的組織。高壓氧治療對於糖尿病足潰瘍的治療是一個很好輔助療法,它可使截肢的機會減少,傷口復原機會增加,且縮短治療的療程。陳紹原醫師指出,高壓氧治療可快速提高體內氧氣濃度,並促進新血管生成,使缺氧的不健全組織活化,所以能幫助的潰瘍癒合,對於糖尿病足的潰瘍患者,施以二十次以上治療後,往往會有很大的改善。郭女士接受高壓氧經皮氧分壓的檢測發現組織周圍的含氧量非常低,而因本身又有下肢動脈循環不良的問題,為使病人在高壓氧治療下療效更加完整,經過磁振血管攝影的檢查,證實病人有下肢動脈硬化及狹窄的問題,隨後更以血管氣球擴張術(PTA)來打通動脈狹窄的部份,使血循更加順暢。動脈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它不僅是造成冠狀動脈心臟病及腦血管阻塞導致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原因,它也是造成周邊血管阻塞,導致病患肢體缺血而產生各種不同程度的症狀,包括酸麻,間歇性跛行,疼痛,到最後不可逆的壞死及潰瘍,最後截肢。一旦有症狀時,就必須積極的進行檢查和治療,以避免後續症狀的持續惡化。陳紹原醫師說,檢查項目包括:(1)上下肢血壓的比值(2)周邊血管超音波及運動量測試(3)更進一步的檢查則包括了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血管核磁共振攝影或導管血管攝影(4)高壓艙經皮氧分壓(TcpO2)的監測可了解病人在正常環境及高壓氧環境下傷口附近氧氣的含量。當症狀無法以藥物改善時,就應該即早治療,例如運用動脈血管內介入治療(動脈氣球擴張術及支架置放術等等)的技術應用於足部,否則等到病情惡化到形成潰瘍,壞疽時才接受這些治療,通常是無法逃避截肢的命運。陳紹原醫師提醒,希望使大家能明瞭嚴重的糖尿病足合併下肢動脈阻塞,截肢並不是唯一的結果,在積極的血管重整(動脈血管氣球擴張術)之後,配合完整的高壓氧治療,只需做部份傷口處理,還是可以保持完整的功能,當然注意足部安全、控制血糖的穩定,更是避免問題產生的不二法門。

一氧化碳中毒 高壓氧治療獲生機

一氧化碳中毒 高壓氧治療獲生機#高壓氧治療

33歲的張先生(化名),於去年9月初因一氧化碳中毒,被家人發現意識不清,送往鄰近醫院急救,經一般的氧氣治療後,隔天意識就恢復清楚,並於一週後出院,但兩週後,家人發現他陸續開始出現少話、反應遲鈍、步態不穩、大小便失禁和靜止不能的神經症狀,症狀日趨嚴重,於是再送至新店耕莘醫院接受住院治療,經醫師診斷,張先生的症狀為典型的一氧化碳中毒後所導致遲發性神經精神後遺症。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高壓氧醫學科 - 陳紹原醫師表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後所產生的遲發性神經精神症候群(DNS)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後遺症,特徵是病人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症狀完全恢復後的第二天至一個月或四十天內,所產生的神經和精神症候群。常見的神經症狀包括步態不穩、肢體僵硬、顫抖、等類巴金森氏症的運動功能障礙,大便或小便功能失禁,和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喪失等認知功能障礙;常見的精神症狀則包括沮喪、焦慮、情緒易感、失智,甚至於會出現類似精神分裂症狀。由於罹病的病人最早出現的徵候是類似老人失智症的症狀,常被周遭的親友誤認為是情緒反應,延誤就醫,往往等到病人出現了行為舉止異常,再加上運動功能障礙或大便、小便功能失禁,家屬才意識到狀況不對而求診。陳紹原醫師指出,此遲發性神經精神症候群最嚴重的症狀甚至會有意識喪失、四肢僵硬、吞嚥困難,但生命現象穩定等類似植物人的狀態。造成遲發性神經精神症候群的真正病理機轉,目前尚未十分清楚,但應該與急性中毒的嚴重度有關,雖然已有文獻報導高壓氧治療可以減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後所產生的認知障礙後遺症,但是還是無法避免遲發性神經精神症候群的產生。陳紹原醫師說,醫療團隊成功的嘗試了利用高壓氧來治療產生遲發性神經精神症候群的病人,療程約十次至三十次不等,依病人的嚴重度而定,目前的病人在接受治療後兩個月內皆能回復到正常的生活功能,對照目前已有的文獻報告,應該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高壓氧可治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也可減少中毒後所產生的後遺症,對於己中毒的病人,後續給予的常壓性氧氣面罩或高壓氧治療,目的是加速一氧化碳的排除以減少缺氧的時間;對於中毒濃度深或症狀嚴重者,如曾經造成昏迷、意識喪失或已造成腦部缺氧的患者,陳紹原醫師建議,儘速尋求高壓氧治療,可以得到明顯的療效,此時高壓氧則為治療一氧化碳中毒的最佳治療方式。然而,部份的病人可能第一時間曾有昏迷症狀,但在到達醫院時已清醒,經檢查後,除一氧化碳血紅素偏高外,其餘皆正常,這時高壓氧治療所扮演的角色反而是減少急性中毒後產生後遺症的機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