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寒」節氣來臨!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寒冷的日子,也是冬天倒數第2個節氣。古人云:「冷氣積久而為寒,小者未至於極也。」此時的天氣已經很寒冷,但還未到氣溫最低的時候,因此稱做小寒。中醫師提醒,防寒保健推薦自製「益氣薑棗茶飲」,讓民眾在寒冬裡暖身又暖心!
2024年「小寒」節氣來臨!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寒冷的日子,也是冬天倒數第2個節氣。古人云:「冷氣積久而為寒,小者未至於極也。」此時的天氣已經很寒冷,但還未到氣溫最低的時候,因此稱做小寒。中醫師提醒,防寒保健推薦自製「益氣薑棗茶飲」,讓民眾在寒冬裡暖身又暖心!
今年1月5日逢節氣小寒,時值農曆12月上半月,國曆1月上半月。中醫師指出,小寒節氣應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每天多睡1小時,可以使身體內的陰陽平衡,滋養臟腑,增加身體的強壯程度。飲食上可多吃白木耳、山藥、水梨、百合等滋陰潤肌膚食物,預防冬季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分享小寒的養生方法。
「小寒」是冬天倒數第二個節氣,意味著一年中寒冷的日子即將到來,此時日夜溫差變化大,身體較虛弱的人容易感冒,要特別注意保暖。《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養生專家但漢蓉分享小寒養生的方法,並提供「仙草食譜」,仙草燒茶能幫助身體新陳代謝,有效調節身體虛寒。
今日逢24節氣小寒,俗諺:「小寒大寒,凍成一團。」中醫師提醒,除了準備禦寒用品、注意保暖,小寒養生也要注重養腎、保胃。補養身體方式,效果最好是三伏貼與三九貼,而生薑、當歸可溫補,來碗暖呼呼的小米燕麥粥、八寶粥等也合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曆書》記載:「斗指戊,為小寒,時天氣漸寒,尚未大冷,故為小寒。」小寒過後,整個冬季之中最冷的三九天即將到來。中醫師指出,冬天是養藏的季節,同時也是四季之中最佳的進補時節。根據《黃帝內經》記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主腎,腎為五臟之精、生命之元,過了冬季第三個節氣的「小寒」,因已進入隆冬,此時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腎氣虛弱,宜溫補,可多吃些溫性或熱性的食物來滋心補肺、潤腎氣,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小寒過後,就是民間俗稱可以治療過敏的「三九天」,所謂的「三九天」,就是從冬至隔日算起,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日為一九、第二個九日為二九、第三個九日就是所謂的三九,稱作「三九天」。中醫師解釋,三九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的時期,此時如果搭配針灸或是溫補,都有助於緩解過敏的症狀。滋腎溫補|枸杞燉羊肉材料:羊腩肉200g、枸杞20g、蔥2根、薑片少許、米酒少許、鹽少許。步驟:羊腩肉洗淨後剁塊,滾水汆燙後撈起備用。枸杞洗淨,青蔥切段備用。起一油鍋,先將薑片與蔥段爆香後,加入羊腩肉,倒入米酒,翻炒均勻。鍋內加入約1,000C.C.的高湯,接著將剛剛拌炒好的料倒入鍋內,放入枸杞,煮沸後轉小火燉煮約45分鐘,直到羊肉透爛,最後再依照個人口味加入少許的鹽,即可食用。補氣溫腎|杜仲紅棗子排湯材料:子排600g、當歸1g、川芎1g、杜仲25g、黃耆10g、紅棗2g、黑棗2g、枸杞3g、米酒半瓶、鹽少許。步驟:子排洗淨後剁塊,滾水汆燙後撈起備用。所有中藥材洗淨後備用。在鍋內加入約2,000C.C.的水,以及半瓶米酒,接著放入所有中藥材跟子排,以文火燉煮1小時,再依照個人口味加入少許的鹽,即可食用。(文章授權提供/愛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