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

研究:胖子的腦部 比瘦子老16年

研究:胖子的腦部 比瘦子老16年#胖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會伴隨不可抗拒的老化現象,大家都希望可以延緩老化,青春永駐,因為老化不僅僅是外觀上的年華老去,許多人更害怕的是體力的衰退和身體機能的退化,甚至是慢性疾病的產生等等… 就因為大家都怕老,所以近年來醫美診所、各種抗老機構、各式各樣的保健食品琳瑯滿目,在你花大錢努力追求抗老的同時,你有真正的達到抗老、留住健康嗎? 30歲以後 人體的新陳代謝每年降低1-2%何信緯醫師表示,老化和新陳代謝息息相關,30歲以後人體的新陳代謝每年就會降低1-2%,加上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忙碌、缺乏運動,有些人甚至有提前老化的現象,代謝變慢,身體就容易儲存過多的脂肪,造成肥胖,近年來肥胖更已成為國人最嚴重的健康議題,因為肥胖不僅在外觀上讓人感覺比較老,更會加速身體老化,產生疾病。 肥胖人群的腦部 比精瘦者老16年何信緯醫師表示,美國心臟學會研究統計出與肥胖相關的10種疾病: 1.高血壓 2. 糖尿病 3. 心臟病 4. 高膽固醇血症 5. 癌症 6. 不孕症 7. 背痛 8. 皮膚感染 9. 潰瘍 10. 膽結石 ,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研究也指出,肥胖會加劇大腦老化的速度,肥胖人群的腦部看起來比精瘦者老16年,而過重者則老8年。4大減重原則以上種種研究証明,維持適當的體脂率與良好的體重控制,只要減少10%的體重,就可以有效的降低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高胰島素所引起的代謝症侯群和心臟病的風險。掌握以下4大減重原則就能達到良好的體重控制 :1) 維持健康的體脂率/當身體的質量指數BMI在18.5~23.9屬於正常,24~27過重,若BMI>27以上就屬於肥胖,或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80公分時,就必須認真諮詢專家,開始減重計畫了! 2) 促進健康的飲食型態/多吃顏色豐富,符合節令的蔬菜和水果,因為符合節氣的蔬果不需要過多的肥料和農藥,不但可以減少吃進毒素的風險,新鮮的蔬果也是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生化素的最佳來源,尤其蘋果、十字花科蔬菜、蕃茄、胡蘿蔔、蒜頭和洋蔥等都有豐富的抗氧化物,另外適量的補充堅果類、白肉、海鮮等優質蛋白質。 3) 有氧運動/健走、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每週3次、每次30分鐘使心跳加速,不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耗過多的熱量、脂肪、更能增加骨質密度,強化肌力,讓您體態輕盈又健康。 4) 避免垃圾食物上癮/電視加零食是許多人生活中無法抗拒的,但是大部分的零食都是過度加工的高糖、高鹽、高油脂的垃圾食物,不但攝取不到營養,還容易囤積過多的卡路里,導致肥胖,疾病也因而產生。 抗老從減重開始,我們無法停止歲月的流逝,也無法阻止身體變老,但是我們可以控制體重,減去脂肪,減掉身體的負擔,讓身體從內而外散發青春光采。 

胖子皮膚長黑垢洗不掉?是黑色棘皮症啦

胖子皮膚長黑垢洗不掉?是黑色棘皮症啦#胖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肥胖者除了要擔心自己的體重是否又不斷的往上飆之外,其實,肥胖還可能帶來許多令人困擾的事情例如,黑色棘皮症,因為外觀像是一層卡在皮膚上看起來黑黑髒髒的黑垢,恐怕會讓人誤以為,怎麼好幾天都沒洗澡!少年頸後長黑垢 黑色棘皮症搞鬼不是沒洗澡,這只是在肥胖者身上常見到的黑色棘皮症。一名住在台中的十二歲王同學,近年來因常吃高熱量食物,又加上少動,讓他才一百五十公分的身高,體重卻有七十公斤,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小胖子,但在這之後,王小弟的脖子後方,卻慢慢出現一大塊看似汙垢的黑塊,家人以為是洗澡沒洗乾淨,加以搓洗之後,驚覺洗不掉,才帶到醫院就診。大里仁愛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謝旻晃表示,王同學身高150公分,體重卻超過7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已達肥胖標準,加上後頸部一片黑色的區塊被轉診到本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評估;在高熱量飲食及缺乏運動的生活習慣影響下,這樣的情形並不少見,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醫學上,這種皮膚問題就是所謂的黑色棘皮症。黑色棘皮症是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警訊?他解釋,黑色棘皮症好發部位在頸部、腋下、鼠蹊部、肘部或關節彎曲部的皮膚皺摺上,外觀像絨毛狀、粗粗的、暗沉的色素沉積。惱人的是,常常被誤以為洗不乾淨的髒污。而肥胖者常伴有高胰島素抗性和高胰島素血症,血中過多的胰島素反而會活化一些生長因子接受器,造成皮膚角質細胞和纖維母細胞過度增生,進而讓表層上皮細胞變厚,看起來就像黑色素沉澱。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類患者即使目前血糖、血脂肪或血壓都在標準範圍內,未來患有糖尿病或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仍比一般體重正常的人來得高。對此,謝旻晃提醒,要改善這種皮膚問題並非不可能,根本之道還是要從生活飲食型態著手。因為黑色棘皮症和高胰島素抗性、糖尿病等代謝問題息息相關,所以應該訂定一套完整的計畫,逐漸減少食物中糖分、油脂和熱量的攝取,配合規則運動,積極減輕體重和腰圍,並定期追蹤血糖、血壓和血脂肪。皮膚用藥方面,如維他命A酸等也可以幫助改善外觀,讓這「肥胖者的印記」不再令人困擾。

肥胖造成偏頭痛?機率是瘦子的2倍

肥胖造成偏頭痛?機率是瘦子的2倍#胖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肥胖會導致頭痛?根據最新研究顯示,肥胖者偏頭痛的機率是瘦子的2倍,英國成人每7位就有1位有偏頭痛的「症頭」,且英國每年花費在治療偏頭痛的成本高達20億英鎊,現在科學家找出肥胖和偏頭痛的關聯,或許可減少支出和找出預防方法。胖子發作性偏頭痛機率 高正常體重者8成該研究調查平均年齡47歲的3862位受訪者,詢問他們的身高、體重和偏頭痛的情形所得到的結果,發現肥胖者發作性偏頭痛的機率比正常體重者增加81%;研究最後建議,減肥和運動是有效幫助偏頭痛患者減輕症狀的有效方法。肥胖 是偏頭痛潛在危險因子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教授芭芭拉‧李彼德林(Barbara Lee Peterlin)表示,這個結果或許將會讓許多醫師建議患者採取健康的生活型態、如規律運動、健康飲食、保持理想體重來遠離發作性偏頭痛的困擾。當肥胖可能變成偏頭痛的潛在危險因子,或許減重和運動會是最好的預防方法,讓你不再每個月至少15天(或以上)被頭痛所纏繞。

胖子!受言語攻擊的肥胖者將更易發胖

胖子!受言語攻擊的肥胖者將更易發胖#胖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嘿!胖子!嗨!胖子,你今天過的怎麼樣?」,你曾經為了想刺激別人減肥,而使盡各種言語譏諷的方式,來稱別人胖,試著想要使他人變瘦嗎?但是這樣的激將法恐怕會招來反效果,如果被譏諷的對象,又是自己的另一半的話,可要快點停止這種行為!因為根據美國的研究,被嘲諷的對象恐怕會比一般人更容易發胖。被言語攻擊的肥胖者 更容易發胖根據洛杉磯時報報導,這項研究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醫藥學院,由2006年到2011年參與全美健康與退休研究的受訪者中,找出逾6000人,了解一般肥胖者,與受盡肥胖言語攻擊的肥胖者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被肥胖言語攻擊得體無完膚的受訪者,比一般肥胖者高出2.5倍的機率,更容易發胖!至於為什麼被言語嘲諷的這些人為什麼會較容易發胖,研究指出,可能是肥胖者對於言語攻擊及歧視產生的沮喪而導致的身體反應。

一年甩54公斤變型男 肥胖影響健康

一年甩54公斤變型男 肥胖影響健康#胖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31歲的林先生,身高173公分,體重77.5公斤,身材標準,但一年多前,他的噸位可高達132公斤,走路會喘、陣日汗流浹背,年紀輕輕,膽固醇、尿酸、血糖等數值卻完全超標!經醫師評估後,林先生接受袖狀胃切除手術,不但搖身一變成為型男,更重要的是,生化指標已回到正常值。接受手術後,林先生的體重馬上減少10公斤之多,99年9年受術一年多來,目前體重穩定停留在77公斤左右,沒有復胖的困擾。林先生表示,成功瘦身後,的確感受到體力變好,走路不會那麼喘,也較不會滿頭大汗。署立雙和醫院外科醫師蘇彥豪表示,對於肥胖造成健康問題的人,減重卻是不得不的迫切課題!外科部主任黃銘德分析,接受減重手術者中,只有三成是基於外型的考量,高達七成都是因已出現肥胖相關疾病,例如代謝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等,而必須藉助手術,恢復健康。林先生在手術前,包括膽固醇等多項生化指標都不合格,醫師建議先經由飲食與運動改善,但卻未見效果,由於當事人的食量很大,醫師評估後,決定施予袖狀胃切除手術,以降低患者的食量與食慾。黃銘德提醒,肥胖者不論猝死或是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都比一般人高出數倍,這些危險因子需要長時間的累積,一旦年紀輕輕就有肥胖的問題,不但危險率上升,出現危機的時間也會提前,正視肥胖的問題,並採取相關措施,是越早越好。根據統計,肥胖者發生心臟猝死的機率是體重正常者的40倍;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炎、痛風等疾病的發生率也是體重正常者的2~3倍。臨床上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腹腔鏡可調節性胃束帶手術」、「腹腔鏡胃腸繞道手術」、「腹腔鏡胃袖狀切除手術」、「內視鏡胃內水球置放」四大術式。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蘇彥豪表示,不同術式各有其優點與適應對象,醫師會視患者的個別需求,採取最適切的治療方式。    外科手術是減重的方式之一,若BMI超過35,且飲食與運動控制三至六個月沒有效果,或是已經出現代謝症候群等肥胖相關問題時,則需評估接受手術的必要性。蘇彥豪指出,外科手術是一個階段性的減重方式,協助無法藉由飲食與運動等方式的患者減重,手術後一至二年,體重才會趨於穩定,在這段期間內,若是配合飲食與運動,即可達到最佳的瘦身效果。

20%國人帶有FTO肥胖基因 變成「胖子」的機率多三倍

20%國人帶有FTO肥胖基因 變成「胖子」的機率多三倍#胖子

真的有天生的胖子嗎?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內分泌科醫師張以承,前天(12日)在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發表研究報告,國內一項研究發現,有2成國人帶有肥胖基因,而且這些肥胖基因還具有遺傳的可能,張以承醫師表示,擁有肥胖基因的人,通常食慾比較好,代謝比較慢,所以肥胖的機率,會比一般人增加3倍。張以承醫師表示,他分析三千多位民眾血液中的肥胖基因,才推論兩成國人有肥胖基因,帶有這些基因的人,以FTO基因影響最大,日後肥胖機率,比一般人多出六成,且還可能會遺傳,醫師表示,如果只有父親有肥胖基因,孩子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會增加0.4%,父母如果都有肥胖基因,BMI將會增加0.8%。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的衛教文章指出,男人體脂肪超過25%,女人超過30%皆認為是肥胖,因為體脂肪的測量較不易,所以一般都用理想體重公式及身體質量指數(BMI)來判定是否肥胖,BMI=體重(公斤)/身高的平方(公尺),BMI=22是理想體重,在18.5~24之間為正常,24~27為過重,超過27就為肥胖。根據英國《PLoS Medicine》期刊最新研究發現,其實只要保持好動、愛運動的動態生活型態,擁有FTO肥胖基因的人,還是可以瘦得下來,英國研究證實,運動對於控制肥胖確實有效,特別是遺傳性的基因肥胖者。別把「天生就胖」當藉口! 保持運動可擺脫肥胖基因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44減肥飲食的5大錯誤觀念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3&id=6坐越久恐越早死? 研究:規律運動避免癌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6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