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甩54公斤變型男 肥胖影響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31歲的林先生,身高173公分,體重77.5公斤,身材標準,但一年多前,他的噸位可高達132公斤,走路會喘、陣日汗流浹背,年紀輕輕,膽固醇、尿酸、血糖等數值卻完全超標!經醫師評估後,林先生接受袖狀胃切除手術,不但搖身一變成為型男,更重要的是,生化指標已回到正常值。
接受手術後,林先生的體重馬上減少10公斤之多,99年9年受術一年多來,目前體重穩定停留在77公斤左右,沒有復胖的困擾。林先生表示,成功瘦身後,的確感受到體力變好,走路不會那麼喘,也較不會滿頭大汗。署立雙和醫院外科醫師蘇彥豪表示,對於肥胖造成健康問題的人,減重卻是不得不的迫切課題!外科部主任黃銘德分析,接受減重手術者中,只有三成是基於外型的考量,高達七成都是因已出現肥胖相關疾病,例如代謝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等,而必須藉助手術,恢復健康。
林先生在手術前,包括膽固醇等多項生化指標都不合格,醫師建議先經由飲食與運動改善,但卻未見效果,由於當事人的食量很大,醫師評估後,決定施予袖狀胃切除手術,以降低患者的食量與食慾。黃銘德提醒,肥胖者不論猝死或是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都比一般人高出數倍,這些危險因子需要長時間的累積,一旦年紀輕輕就有肥胖的問題,不但危險率上升,出現危機的時間也會提前,正視肥胖的問題,並採取相關措施,是越早越好。
根據統計,肥胖者發生心臟猝死的機率是體重正常者的40倍;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炎、痛風等疾病的發生率也是體重正常者的2~3倍。臨床上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腹腔鏡可調節性胃束帶手術」、「腹腔鏡胃腸繞道手術」、「腹腔鏡胃袖狀切除手術」、「內視鏡胃內水球置放」四大術式。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蘇彥豪表示,不同術式各有其優點與適應對象,醫師會視患者的個別需求,採取最適切的治療方式。
外科手術是減重的方式之一,若BMI超過35,且飲食與運動控制三至六個月沒有效果,或是已經出現代謝症候群等肥胖相關問題時,則需評估接受手術的必要性。蘇彥豪指出,外科手術是一個階段性的減重方式,協助無法藉由飲食與運動等方式的患者減重,手術後一至二年,體重才會趨於穩定,在這段期間內,若是配合飲食與運動,即可達到最佳的瘦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