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

肉類易活化自由基 恐傷害腦部成失智

肉類易活化自由基 恐傷害腦部成失智#肉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這裡有一些有用的飲食資訊,可供兩項跟智力衰退有關的主要症狀參考。先從較輕微的「認知障礙」或「認知失調」講起,通常是指人的記憶或思考能力衰退,其代表的是疾病的一連串變化,從暗示能力衰退的徵兆,到比較明顯且可以輕易診斷出來的病例。隨著「認知障礙」變得愈來愈嚴重,甚至危及生命時,這些情況便稱為失智。常見2種失智症 血管型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目前,我們熟悉的失智症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血管型失智症」,一種是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主要是因腦部血管破裂,導致多次中風所造成。對於老年人來說,在晚年常有「寂靜型」(silent)腦中風的現象,所謂「寂靜型」表示這種中風往往不被察覺,而且尚未被診斷出來,然而,每一次的輕微中風,都會造成腦部部分失能。另一種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則因為「澱粉樣蛋白」像斑塊一樣沉澱在腦中主要區域所導致,跟心血管疾病是由血管充滿膽固醇,堵塞血管而成的情形相似。阿茲海默症非常普遍,據說在六十五歲的年齡層中,百分之一的人出現阿茲海默症的症狀,而且往後每隔五年,數字還會加倍。超過五百萬人與此疾病為伍,而且每年有五十萬人因此疾病而死亡;它被列為美國第六大死因。預計到了二○五○年時,罹患此疾病的人數將達到一千四百萬人。心血管疾病、中風及第二型糖尿病 跟失智有關根據估計,10%至12%有輕微認知障礙的人,會發展成為較嚴重的失智情況,只有1%至2%的人會從沒有認知障礙,直接發展成為失智症,這也就是說,有認知障礙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沒有認知障礙者的十倍。不只認知障礙常演變成更嚴重的失智情況,其他像是心血管疾病、中風及成人發生型的第二型糖尿病,也跟失智情況有關。這些疾病都在特定人口中群聚出現,甚至時常發生在同一人身上,這代表他們可能共有一些危險因素,如高血壓和高血膽固醇,而這兩種因素都能藉由飲食來控制。植物性食品富含抗氧化劑 降低自由基傷害第三項風險因子是相當棘手的自由基含量,它常會破壞我們晚年的腦部功能。由於自由基對於形成認知障礙和失智症影響重大,因此研究人員相信若從飲食中獲取抗氧化劑,就能保護腦部免於受到損害。動物性食品缺乏抗氧化劑,無法提供腦部屏障,而且容易活化自由基發展,造成細胞損害,相較之下,植物性食品則富含抗氧化劑,可保護腦部免於受到損害。當然,基因也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已確認出特定基因可能增加認知障礙的風險,不過環境因素也是關鍵,而且可能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最近有一項研究就指出,住在夏威夷的日裔美國人比土生土長的日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比例高,而另一項研究則指出,土生土長的非洲人比住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非裔美國人,罹患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的比例都較低―都明顯支持「環境在認知障礙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理論。(本文摘自/救命飲食:越營養,越危險!?/柿子文化)

減肥不吃脂肪?恐荷爾蒙失衡、壞脾氣

減肥不吃脂肪?恐荷爾蒙失衡、壞脾氣#肉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你可能會覺得「這樣吃好多肉」,因為要求你每餐都要包括一份動物性蛋白質。但請注意,這樣的份量其實是很適中的(每份約手掌大小,一日三份,和美國建議每日攝取量相同),而且我們還有用大量蔬菜來均衡。脂肪造成飽足感、增加食物美味程度此外,不是每餐都必須吃紅肉、培根或香腸—可以加入魚肉、貝類、家禽肉、豬肉和雞蛋,來攝取多樣的胺基酸和微量營養素。我們知道你看起來好像每餐都吃下很多脂肪,但這完全是因為我們的想法受到制約,認為脂肪就是不好的東西。如果你想訓練身體有效地將脂肪當作動能,就必須給它一些脂肪對吧?而且脂肪是造成飽足感的重要因素,還能讓你的食物美味程度增加73%(這有科學證據)。所以請不要擔心每餐吃下半顆酪梨或幾大匙食用油。事實上,如果你的體型或運動量較大,可能還得攝取比範本所建議還多的脂肪。長期吃不飽 荷爾蒙失衡、精神不佳、脾氣暴躁我們在規劃時已經有考量如何安全、健康、持久的減重,因為我們知道這是多數人的主要目標—所以你不用將脂肪攝取量降到低於我們建議的範圍。試圖用小聰明來加快減重速度,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如果你長期吃不飽,你的荷爾蒙可能會失去平衡而大亂—而且你會一直覺得餓,精神萎靡不振,還會脾氣暴躁,因為老是處於疲倦和飢餓之中。所以你可以維持在我們的最低門檻,但請不要再降低脂肪攝取量。雖然聽起來很扯,但減少食量反而可能讓你的減重計劃功虧一簣。(本文摘自/The Whole 30,30天全食療法/常常生活文創)

氣溫20度以下 吃牛肉最佳!

氣溫20度以下 吃牛肉最佳!#肉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提到自然律例飲食方法,不少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是長年茹素嗎?」其實上天造人,原本就給予人類雜食的特性,因此回歸到自然律例的飲食方法當然也是雜食,並非長年茹素,也非長年茹葷,只是,肉類該怎麼吃呢?該什麼時候吃呢?從不同動物中補充適合當地氣溫的油脂依據自然律例,動物適合生長的氣候和環境不同,所含的肉類屬性和油脂成分也不同,因此人類適合吃肉時也應順應「什麼氣溫吃什麼肉」的原則,依照動物適合生長的氣溫為依據,才能從不同屬性的動物當中補充適合當地氣溫的油脂,一般來說,氣溫攝氏25度以下可以吃豬肉,氣溫攝氏20度以下可以吃牛肉,氣溫攝氏10度以下可以吃羊肉。可能有人又要提出疑問,「這些肉類不是一年四季都在臺灣出產?尤其是豬肉,除了宰豬市場公休,否則哪一天買不到豬肉?豬隻在大熱天不也繼續大量繁衍嗎?」沒錯,豬隻在臺灣確實不分四季都在大量生產,但是為了促熟或是對抗越來越多的疾病,豬隻被注射抗生素或藥物等駭人聽聞的消息並非前所未聞,人為技術也許可以違反時序,創造出自然法則以外的繁衍,但智者如何選擇,應該不需多言。肉牛多生長在緯度較高且乾燥的寒帶區再以牛隻為例,依照生長分布的地區來看,肉牛多生長在緯度較高且較乾燥的寒帶區域,因為當地氣候和環境適合牛隻生長,所以當地人們也適合吃點牛肉來攝取養分和幫助禦寒,雖然臺灣本地也產牛,但是最適合生長的是水牛而不是肉牛。用來食用的黃牛因為怕雨怕濕,所以在照顧和飼養上都比較困難,在初始的自然律例當中,就更不適合在臺灣生長,因此自然也不適合這塊土地的人吃,至於羊隻,適合生長的區域更乾冷,所以就更不適合位處濕熱的臺灣人食用了。一餐中最好只吃一種肉 避免化學變化但是臺灣人也不是全然沒有吃肉的機會,只要氣溫在攝氏25度以下就可以吃豬肉,攝氏20度以下就可以嚐一嚐牛肉,而攝氏10度以下的寒流來襲時,就可以把羊肉爐端上桌了。要切記的是,吃肉和吃海鮮都有所謂的「劈腿禁忌」,一餐當中最好只吃一種肉,應避免不同種類的肉混著吃,如果那餐吃的是豬排,就不要再吃牛肉,如果吃的是牛排,就不要再吃炸排骨,因為每一種動物和海鮮的屬性不同,肉質的屬性和纖維長短也都不一,混和消化後很容易在人體中產生危險的生化變化。(本文摘自/自然律例──地瓜餐創始人的養生之道/時報出版) 

生產肉類增碳排放 專家倡吃素救地球

生產肉類增碳排放 專家倡吃素救地球#肉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生產1公斤牛肉等肉類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是生產1公斤胡蘿蔔等蔬果類的六、七十倍以上!全球氣候變遷會議甫於去年底落幕,大林慈濟醫院呼籲民眾,讓自己回歸簡單的生活型態,就能減少碳排放,減緩地球暖化現象!生產1公斤牛肉 竟需萬噸水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表示,統計2011年六家慈濟醫院的餐數,總共有254萬3669份素食餐,平均可減少243萬9379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假如一人一天三餐都吃素,可減少2公斤以上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66棵樹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依據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研究數據,1棵樹每日可吸收約0.03公斤二氧化碳)。相關文獻研究顯示,生產1公斤牛肉等肉類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是生產1公斤胡蘿蔔等蔬果類的六、七十倍以上,生產過程還會消耗大量的水、農藥、肥料、能源等,例如生產1公斤玉米需要900公升水,生產1公斤稻米需要3000公升水,但是生產1公斤牛肉,卻需要15500公升的水。聯合國專家因此提出,吃素是控制溫室效應的有效方法。為滿足口腹之慾 每秒吃掉千隻牲畜大林慈濟醫院表示,素食能提升健康、環境及道德,藉由素食,可以減少有害物對健康的威脅,更能減少水資源等珍貴資源的浪費。大多數的人聽到素食就面有菜色、難以接受,但他們並不知道,一秒鐘有1776隻牲畜被擺上餐桌,為了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恐加速溫室效應產生。

樂閱讀/營養師教你! 3種肉類的聰明挑選法

樂閱讀/營養師教你! 3種肉類的聰明挑選法#肉類

為了要有健康的飲食生活,以正確的知識購買食材是很重要的。牛肉、豬肉、雞肉都是肉類食品,但味道和營養大不同,也各有適當的挑選方式,學會挑選好肉,才能吸收到營養素,並烹調出美味又健康的菜餚。牛肉/• 瘦肉呈鮮紅色、有光澤,脂肪從白色到乳白色都可以。避免挑選血水流出的牛肉。• 若要挑選霜降牛肉,其瘦肉與脂肪的界線要清楚明顯。• 肉質變壞脂肪會呈黃色,肉色也會發黑。但是剛切下來或相互交疊的肉品有時會呈現暗紅色,這是因為與空氣接觸所導致,並非品質不佳。豬肉/• 瘦肉紋里細緻,顏色要粉紅帶些灰色。• 脂肪呈白且濕潤,有光澤的表示品質佳。• 脂肪黃色的豬肉稱為「黃豬」,其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會在體內囤積氧化,並且變成黃色,要儘量避免挑選。雞肉/• 肉質厚、顏色鮮紅,緊實有光澤較佳。• 外皮毛孔呈顆粒凸起狀而且有細紋的為品質優良。• 黃色外皮較白色外皮更為新鮮。• 比其他肉類容易腐壞,所以儘量挑選新鮮的肉質。(本文作者/松村真由子)(摘自/天然ㄟ尚好!精挑食輕養身/台灣廣廈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