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

年紀漸長 散光併白內障視力品質更差

年紀漸長 散光併白內障視力品質更差#散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散光視力下降、看東西有疊影,看久了有人甚至會頭痛、噁心、想嘔吐!不只造成夜間視力不良,看東西有眩光,若是長輩們更需小心上下樓梯,避免看不清導致跌倒。這是因為眼球表面像橄欖球直徑不一,曲率較高,折射不規則所致。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像是100度散光的人,大概等同於50度近視的影響,年輕時眼睛還保有良好的調節力,尚可彌補這樣的光學誤差。不過當年紀慢慢增長,加上老花,又有白內障,視力品質下降的情況就會更加明顯。水晶體變模糊 微創手術處理不怕痛當年紀漸長,加上白內障來報到,水晶體蛋白質逐漸退化渾濁,視覺模糊情況可能會雪上加霜。有些人擔心白內障治療要在眼睛動刀好可怕,醫師說現在都採取微創方式進行,不僅傷口很小,疼痛感低,恢復期也較短。陳逸川醫師表示,現在的白內障手術會先以超音波的乳化術,在2mm的小傷口裡用超音波探頭,快速將白內障震碎成細小碎塊,再用水循環的方式把白內障吸出來,這時再將人工水晶體以注射的方式植入水晶體原本的囊袋中,相對安全性較高。散光白內障併除 術後視力更清晰跟眼鏡相處了大半輩子,白內障手術之後如果不想再繼續受散光困擾,現在的手術其實就能一併矯正,擺脫靈魂之窗的枷鎖。陳醫師說,現在因為光學非常進步,已經可以透過白內障手術一併矯正原本的散光。而散光消除,可以讓患者術後的視力更加清晰,這在以前是辦不到的事情。除此之外,它還可以解決近視、遠視,更甚者連老花也都能一同去除。看不清影響生活 儘速手術救視力白內障對每個人影響不一,只要發覺視力品質已經影響生活,就是手術的最佳時機,再依據個人需求選擇手術方式,還是能恢復良好視力。(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眼前霧霧?一次搞懂老花等3眼疾

眼前霧霧?一次搞懂老花等3眼疾#散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紀越大,發現近的東西越看越不清,老花找上門,這是因為眼球睫狀肌原本收縮自如,改變水晶體曲度所以能看清,但隨著年紀增加睫狀肌不再靈敏。眼科診所院長鐘珮禎指出, 40歲之後睫狀肌力道沒那麼強,沒辦法很好地改變水晶體曲度,導致看近調節力變差,這就是老花一開始的症狀。視力出現「影分身」 散光既「亂視」除了老花,有些人看東西會出現「影分身」,散光問題也來找碴!鐘珮禎院長說,散光的台語叫「亂視」,主要是很多人眼角膜其實不是球狀,而是像橄欖球狀,一邊半徑徑較長,一邊半徑短,所以曲度就會較高,當物體影像進入眼睛後,折射率就會顯得不規則,導致有些影像落在視網膜前方、後方,而不是在視網膜上,這時候就會覺得看東西好像出現兩個影像。老花散光白內障3合1 合併矯正做得到老花加散光讓人看得霧煞煞,加上每個人都可能會白內障,水晶體變得像蛋白一樣從透明變渾濁不透明,就如同相機鏡頭出了問題,拍出來的照片也很難清晰,如果再合併老花與散光變成眼疾三合一,那視力狀況不佳狀況可想而知。鐘院長表示,以目前的醫學來說,沒有任何吃的或點的藥可以讓白內障逆轉,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渾濁的水晶體換成新的。鐘院長還說,隨著現在的人工水晶體技術的成熟進步,手術時間縮短、傷口變小,恢復期也短,很多人希望可以順便把老花、散光等屈光問題一併矯正,以現在的技術確實能夠做到合併矯正,甚至是高度近視,都能在手術中來做屈光度數的調整。選擇適當療法 白內障不再惡視力白內障對每個人的影響程度不一,目前合併老花與散光,有些人可適應採取眼鏡矯正,但懶得戴眼鏡的民眾,則可以透過白內障手術合併矯正,為自己找回清晰視力。(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白內障併散光 視力「日全蝕」險意外

白內障併散光 視力「日全蝕」險意外#散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6歲的李先生,白內障嚴重到無法測量度數,極度畏光,甚至在明暗交界處會瞬間出現視力「日全蝕」現象,嚴重影響視力及行車安全,一次差點因此發生嚴重意外,就決心進行白內障合併矯正散光及老花手術,術後視力恢復1.0,開車不再膽顫心驚。七成長者散光 合併白內障視力雪上加霜台灣65歲以上散光人口比例高達74%,可能會造成頭暈、頭痛、噁心、遠近都看不清等,若長期忽視散光問題,最後合併白內障,視力就會雪上加霜。眼科診所賴威廷醫師解釋,白內障的型態有很多種,有些人可能原來近視五、六百度,突然跑到八百度、九百度、一千度,這叫核性白內障;另有一些人碰到強光就看不清楚,例如開車時太陽一來就看不清,戴上墨鏡才看得到,叫後囊性白內障;另外有些人是看東西總覺得有一層煙霧感,則是皮質性白內障造成的。簡單來說,視力越來越不清楚,配眼鏡也很難解決就要小心,可能就是白內障已經形成,一定要找眼科醫師做檢查。白內障手術後還戴眼鏡?精準醫療一併處理若有散光,白內障術後視力就可能仍然不清晰,初估只有6%患者會在白內障手術是合併矯正散光度數,所以許多患者術後仍因散光配戴眼鏡,所以如何將白內障手術做得更精準是醫界一直關心的課題。近年興起白內障手術「精準醫療 」趨勢,能一併矯正散光老花等屈光問題,讓術後視力更進階。眼科中心張正忠院長表示,現在3C產品盛行,很多患者的用眼需要一直調節遠、中、近的焦點距離,如果視力不清就會造成生活上諸多的不便,尤其更會有行車上安全上的隱憂。現在出現的新科技——SMART人工水晶體晶體,植入後可以針對患者需求量身訂做的動作。張院長進一步說明,像是在看智慧型手機、還有平板或電腦時距離會一直換,傳統的科技的人工水晶體雖然也有多功能,但強調在遠、近兩中距離角度,而現在新型科技透過光導技術,把光線分配得更均勻,加強中近距離,也保留了遠、近距離的清晰視力,所以在患者能在生活上有更便利。新技術讓中近距看得更清晰 白內障治療新選項進階多焦點結合散光矯正的人工水晶體新技術的面世,讓白內障患者在治療上也有了新的選擇。但老來想擁有清晰視野,平常的眼睛保養還是一樣不可少。(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5大眼睛屈光問題怎麼解?貴在早發現

5大眼睛屈光問題怎麼解?貴在早發現#散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視、遠視、散光、老花與斜視等,都是國人常見的屈光問題,多數原因都與錯誤用眼習慣有關,尤其3C產品發明以來,各種屈光問題逐漸年輕化;而想要矯正視力,一定得要有良好的驗光,才能有適合的眼鏡好使用,能夠看得清楚、戴得舒適。3C產品發展 屈光問題年輕化眼科醫師王孟祺表示,眼睛好比照相機,角膜、水晶體如同鏡頭,而視網膜就是底片。隨著年齡發育,多數人的眼睛狀態會從低度數遠視,隨著眼軸增長慢慢趨向正視。但是年紀越小、越早接觸3C產品,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習慣,容易讓人罹患近視,甚至是高度近視;若未即時控制,正確矯正,恐遺害終身。及早發現屈光問題 預防變成弱視王孟祺醫師說明,多數近視、老花為後天造成,而遠視、斜視較常為先天,散光是因天生角膜弧度形狀不對稱,通常都可以藉由配戴眼鏡矯正屈光問題。當3歲前的孩子,若近視超過600度、遠視超過300度、散光超過200以上,或有明顯斜視,都應及早接受檢查與治療 ,避免因為這些原因造成弱視。定期視力檢查 及早矯正屈光問題如何早期發現屈光問題呢?王孟祺醫師建議,3歲前的孩子,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若有經常跌倒、撞到東西、看東西吃力、學習力不佳、專注力差等異常現象,應立刻到眼科接受檢查;3歲後,每年應定期接受視力檢查,包括裸視檢查、矯正視力檢查、眼位檢查;40歲後加做眼球睫狀肌調節力檢查。他提醒,兒童屈光度數檢查前應點散瞳藥水,量測的屈光度數才正確,一旦發現有屈光問題,應及早接受矯正。驗光是矯正屈光的關鍵「屈光矯正的目的,是利用最少度數達到最佳視力、舒適度。」連鎖眼鏡行驗光師陳錦賢強調,驗光是矯正屈光問題的關鍵,若是驗光不正確,可能導致容易暈眩、距離感不明確,發生踩空、撞到、跌倒等意外,多數民眾可能不會聯想是眼鏡的問題。配戴適合的眼鏡 先問診再驗光陳錦賢驗光師說明,正確的驗光流程首先會詳細詢問使用目的、用眼需求,例如是否有開車習慣、工作內容,以及有無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接著進行驗光,參考舊的眼鏡度數,再量測現在的眼睛狀態,並與民眾進行溝通,決定新的處方,最後選擇適合的眼鏡。多焦點鏡片眼鏡 提供精密度數矯正陳錦賢驗光師舉例,多數年輕人通常只有近視、散光,只需要配戴一般眼鏡即可,而40歲以上的民眾,可能伴隨老花的問題,建議配戴多焦點鏡片眼鏡,鏡片上有高達2萬至5萬個漸進度數,且有多達3、40種的鏡片,提供較精密的屈光矯正,能夠符合生活中各種需求選擇,而變色片的鏡片也可減少紫外線傷害眼睛。另外,他提醒,當鏡框發生擠壓可能影響度數矯正,最好及早到眼鏡行處理。配戴隱形眼鏡先評估至於隱形眼鏡的選擇,陳錦賢驗光師表示,首先要評估是否適合配戴隱形眼鏡,若是睫毛倒插、有淚液及油脂分泌量不足就不建議;雖然,市面上的隱形眼鏡,已能滿足7成以上民眾,但仍建議測量眼睛弧度,才能提供最佳的舒適度。(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4歲視力0.3 雙眼協調訓練助矯正

4歲視力0.3 雙眼協調訓練助矯正#散光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歲的安安在幼稚園被檢查出視力不良,到眼科診所檢查才發現,雖然安安的眼睛結構正常,但雙眼最佳矯正視力竟只有0.3,並且合併高度散光!經過最新式的治療方法「複合式視覺功能訓練」,簡稱「雙眼協調訓練」治療幾個月後,安安的視力逐漸進步到1.0。高度散光造成弱勢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眼科謝宜靜醫師表示,4歲小朋友正常視力約為0.7-0.8,加上高度散光,安安的問題應為高度散光造成的弱視。造成弱視主要有3個原因,安安為屈光不正所造成,另有斜視及視覺剝奪型(如先天性白內障及眼瞼下垂)。著重在雙眼協調及融合成像的能力謝宜靜醫師表示「雙眼協調訓練」在國外行之有年,其訓練方式為運用簡單的原理-給眼睛跟大腦一些功課,以足夠的視覺刺激治療弱視。跟傳統弱視訓練相比,傳統訓練是著重在視覺發育的第一步及單眼視力,這種「複合式視覺功能訓練」除了讓單眼視力進步外,更著重在雙眼協調及融合成像的能力,給小朋友足夠的立體感跟更清楚的世界。改善自信心和學習力除弱視之外,小角度的斜視、唸書跳行或漏字、有閱讀困難的小朋友、腦部受傷後需手眼協調復健的病人,均可在醫師評估下,接受「雙眼協調訓練」。謝宜靜醫師希望能在傳統及正確的治療外,給予病童更多的幫助。小病童若能即時矯正治療,改善的不只是「視力」,還有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力,將為孩子的未來人生創造光明。 

抗敏大作戰 媽媽寶寶這樣吃

抗敏大作戰 媽媽寶寶這樣吃#散光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季節一改變,寶寶噴嚏打不停,某些新手媽媽會懷疑是不是因為孕期不忌口,導致寶寶生來就有過敏體質;也有些媽媽為了全面圍堵生出過敏兒的可能,只要是高過敏原食物如大豆、魚貝、花生一概不吃。然而研究指出,少吃不一定能預防過敏,提早介入高過敏原,反而能夠提高耐受性,降低過敏機率!將副食品提早2個月加入可降過敏機率從前的副食品都是在寶寶出生後半年慢慢加入,新竹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雷偉德表示,當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時,吃的食物型態由流質轉為半流質,可以多方嘗試食物類別,讓他們習慣接受新味道、新口感。另外,將副食品提早2個月,在寶寶出生4-6個月時就慢慢添加含高過敏原的副食如花生、蛋白,可降低未來發生過敏的機率。副食品3階段這樣吃台東馬偕醫院營養師陳麗如表示,一般來說,一般醫師及營養師都會建議親餵,不過泌乳量少的媽媽也不要擔心,寶寶4-6個月時就可以開始利用副食品的組合提供均衡營養,順便也可以觀察寶寶對於食物的耐受性。至於副食品介入的最佳時機,陳麗如營養師表示約可分為3階段: 1) 4-6個月/可由醣類下手,但不建議添加蔗糖及過多的鹽,一歲前避免給蜂蜜。可先利用稀釋的米湯慢慢餵食,逐步加入菜汁及果汁,藉此拓展新生兒味覺。2) 7個月/現在可以慢慢加入蛋白質,不論是蛋黃、魚肉都是很好的選擇。3) 1歲/一歲換奶,現在可以給寶寶更多種類的食物了!試著將全蛋、鮮奶加入菜單,讓寶寶練習咀嚼外,也可以藉此吸收到更新奇的口味、更全面的營養。部分水解配方降低過敏效果佳而當過敏兒寶寶遇上泌乳量少的媽媽怎麼辦?雷偉德醫師表示,若寶寶對牛奶過敏,母體也無法親餵,可利用部分水解配方的奶粉降低過敏機率,陳麗如營養師表示,部分水解配方對於過敏兒來說較能接受,水解程度越高,把容易致敏的大分子蛋白分解成小分子胜肽及氨基酸,可以降低蛋白質引起的過敏情況。另外,至於產後仍有在哺餵母乳的媽媽,日常飲食該怎麼吃?陳麗如營養師指出,主要還是要以均衡飲食為基礎,再來母體可多補充含omega-3魚油的深海魚類,不但有助抑制發炎、對寶寶的腦部發育也有幫助,常見的食物有鯖魚、鮭魚、秋刀魚等。想讓過敏不來亂?本身有過敏的媽媽,孕期不必節食及過度恐慌,寶寶出生後,藉由階段性諮詢營養師及醫師,控制寶寶飲食,只要3階段就能簡單抗敏!  

屈光不正3巨頭:近視、散光、老花!

屈光不正3巨頭:近視、散光、老花!#散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數據指出,全球視力損害原因首位為屈光不正,高達42%!且根據國健署數據顯示,台灣18歲以下近視盛行率高達85%,顯見國人正處於高度的視力危機中。對此,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潘志勤醫師呼籲,民眾須注意用眼習慣,讓眼睛適度休息,若發現眼睛不適也應盡快就醫,尋求最正確的治療方式,才能擁有「睛」彩生活。過度用眼、屈光不正增加 高度近視恐致視力損害根據統計發現,屈光不正是最常見的視力問題,包括近視、散光與老花。潘醫師解釋,近視發生的原因可能是眼軸過長或眼睛的對焦機制(角膜和水晶體)太過,造成光線對焦於視網膜的前方,而非在視網膜上,使得近視的人能夠清楚看到近的物體,卻看不清楚遠方的物體。而散光又稱亂視,是眼睛結構不完美的屈光狀態,當角膜曲面不均勻,使得光線無法聚集在同一個點上,以致無法呈現清晰影像;至於老花眼則好發於40歲左右,主因是隨年紀增長,眼睛的水晶體退化導致無法對近物聚焦,近距離視力也不清楚。事實上,屈光不正常見的症狀包括:視線模糊、閱讀困難、在燈光四周會發現眩光或光暈、影象呈現交疊現象,有時還會產生眼睛疲勞與伴隨頭痛,甚至無法看清近物,需用斜眼看物等。然而,當用眼習慣不佳時,除了眼睛感到不適,還可能使得近視度數加深,導致高度近視。潘志勤醫師表示,用眼習慣未改善恐引發高度近視,而高度近視易誘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及青光眼等併發症提早發生,老年更易導致視力模糊甚至失明危機。正確矯正屈光 視界不一樣潘志勤醫師進一步說明,屈光不正的治療方式可透過配戴眼鏡、隱形眼鏡矯正,或經由屈光手術矯正視力。至於白內障患者,若有合併屈光問題,則也可考慮在手術時植入具屈光矯正功能的人工水晶體,藉由白內障手術合併矯正屈光問題,不過建議手術前須與眼科醫師詳細討論並評估個人眼睛狀況。「世界視覺日」全球護眼行動 全台響應而為響應WHO並落實台灣行動,中華國民眼科醫學會帶領國內眼科學界與多單位公益團體,由愛爾康大藥廠策辦,在10月份推動響應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簡稱WSD),呼籲民眾應重視眼疾預防,並響應WHO宗旨致力於2020年杜絕可避免的眼盲。

6族群常見眼疾 延誤治療恐視力受損

6族群常見眼疾 延誤治療恐視力受損#散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現今科技發達,接觸3C用品的機率變多,導致視力問題層出不窮,白內障、青光眼、老花、近視等眼疾求診的比例較5年前增加約20%,且年齡層有逐漸下探的趨勢,眼科林丕容醫師將指出各年齡層常見的眼睛問題,民眾可多加留意,一旦視力出現問題,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6歲以下兒童/斜視與弱視最常見,其中Ÿ斜視乃是中樞神經系統支配眼外肌肉不協調,或是先天性眼睛發育不全所致;弱視則可能是因先天性白內障、眼瞼下垂、屈光異常等問題所引起。醫師小提醒/Ÿ斜視建議在學齡前矯正,才能得到較好的視覺功能,可利用手術與視力訓練等方式加以調整;弱視治療則必須先確認成因,才能有效治療。建議一旦視力出現異常,要及時治療,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視覺功能異常與弱視。● 6~9歲兒童/近視與假性近視最常見,其中父母都是高度近視者,孩子罹患的機率隨之而增;此外,Ÿ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如看電視、打電動及玩電腦等也會導致。醫師小提醒/避免長時間觀看電視、使用智慧型手機、電腦,若要使用建議距離眼睛60公分以上為宜,且每隔30~50分鐘、就要休息15分鐘,休息時可望遠凝視(6公尺以上),若沒有空間則閉目休息。● 9~18歲少年/近視、假性近視、散光與結膜炎,近視成因與上述同,至於散光則是因不當揉眼、在車上看書或姿勢不正確,如躺著看書或看電視所引起;結膜炎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常會因接觸而傳染。醫師小提醒/散光預防方法和近視同;而結膜炎則是避免在公眾場所,與他人共用毛巾或浴巾,且勿用手直接搓眼睛,並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以免感染病毒。● 18~40歲/近視、遠視、散光、與隱形眼鏡症候群,如乾眼症、眼睛疲勞、角結膜炎等;遠視多為先天性的眼睛發育不全造成;隱形眼鏡症候群乃是因軟式隱形眼鏡久戴、清洗狀況不佳等因素,使角膜缺氧,導致眼睛乾澀、疲勞與角膜、結膜發炎等症狀。醫師小提醒/可使用框架眼鏡、軟硬式隱形眼鏡來調整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至於隱眼症候群,則可選擇配戴一般框架眼鏡或選擇硬式隱形眼鏡代替,其透氧率較高、覆蓋面積較小,較不會出現乾澀等症狀,但缺點是需要較長的適應期。● 40~50歲/常見疾病為老花眼、青光眼等;老花眼是因水晶體隨年齡增長而失去彈性、調節功能減退所導致;慢性青光眼是喪失視野後逐漸形成,病患不易自覺,若沒有定期檢查、及早治療,嚴重可能導致失明;急性青光眼則因眼壓急速升高,導致眼晴異常疼痛引起。醫師小提醒/老花為自然老化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會發生,較難避免,只能後續治療維持良好視力;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及周邊血管收縮疾病、免疫功能失調、神經細胞營養失衡等患者,都是青光眼高危險群,平常需多留意。● 50歲以上/易發生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疾病;水晶體因老化、紫外線傷害或其它因素變混濁甚至硬化,導致光線和影像無法傳送到視網膜上,造成視覺模糊,即罹患白內障;黃斑部是視網膜的視覺中樞,當年紀越大、久受光線傷害、或高度近視眼球退化,導致黃斑部病變,進而影響視力。醫師小提醒/3C產品使用時間不宜過長,因3C產品會發出高能量藍光,長期近距離照射,等同水晶體被照熟,導致許多人年紀輕輕,不到40歲就出現白內障症狀;戶外建議可配戴太陽眼鏡來預防紫外線與高能量藍光,避免眼睛傷害。黃斑部病變可能是近視加深、白內障、或其他眼疾所造成,建議60歲以上民眾,定期3~6個月至眼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