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失調、不明原因發胖竟是庫欣氏病作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年三十五歲吳小姐,長年因月經失調,不明原因發胖,原先以為是工作壓力造成,經由飲食控制及運動仍無法有效減重,即使前往婦產科就診,仍無法改善症狀。一直到最近,因持續性頭痛前往醫學中心就醫,經內分泌專科醫師進一步檢查後,才確診罹患庫欣氏病。
庫欣氏病 罕見的腦下垂體小腫瘤
庫欣氏病是一種罕見的腦下垂體小腫瘤,過度分泌促腎上腺皮質素(ACTH),再刺激腎上腺分泌過量的腎上腺皮質素所產生的疾病。好發於30-45歲的女性,目前,台灣約有兩百位患者被診斷罹患庫欣氏病,平均每家醫學中心,每年只有個位數病案。由於腦下垂體腫瘤所造成之庫欣氏病案例並不多見,沒經驗時不易診斷,因此,平均一個病人會流浪六年才找到正確的醫師「對症下藥」治療。
台大內分泌科張天鈞教授表示,前來就診的患者多半是較晚發現,特徵是腹部肥胖、月亮臉、後頸部及肩膀變厚(水牛肩)、腹部出現紫色條紋,或經期失調等症狀。因外型上有明顯的變化,加上賀爾蒙分泌失調,造成庫欣氏病的患者常感到焦躁不安,甚至有憂鬱症的傾向。若沒有及早診斷治療,也會造成高血壓及代謝異常,如糖尿病、骨質疏鬆等,甚至會因容易感染而死亡。
治療方式:手術或針劑注射
張天鈞教授表示,庫欣氏病的鑑別診斷除了經由臨床表徵,再加上抽血檢查促腎上腺皮質素(ACTH)分泌高,腎上腺皮質素也高,且無晝夜節律變化,而且使用dexamethaosone無法抑制,這時再做核磁共振檢查,確定腦下垂體病變部位,然後手術治療。通常,在腦下垂體手術後有些病例會再發,可再度手術,若仍無法解決,現已有針劑注射可以治療。
不管採用何種治療方式,張天鈞教授提醒,每一位病患皆需定期追蹤檢查,至少每年應該接受內分泌專家的評估,包括ACTH和其他腦下垂體荷爾蒙,以確保知道腫瘤是否有復發,或發生腦下垂體功能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