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閱讀/父母以身作則 創造家庭正確飲食觀念
現代父母除了為跟孩子溝通不良而頭疼外,孩子的健康也是他們極為關心及重視的焦點。有一個爸爸愛兒心切,不惜和孩子翻臉,還規定他上網不得超過晚上十一點。
「可是不到一個星期,他還是偷偷摸摸在夜裡兩點起來上網。」這個爸爸面對已經上高中,還不懂得遵守遊戲規則的兒子,有非常深的挫折感。「他隔天還要早起上課,怎麼寧可白天打瞌睡也要晚上偷上網?」爸爸實在無法了解兒子為何不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除了熬夜上網,孩子不懂得照顧自己的事還有很多,如:正餐不吃,只愛吃零食;光吃炸雞、漢堡,卻不吃蔬果;不喝白開水,只肯喝可樂、汽水……
時代的趨勢?
飲食習慣的改變,和工商業社會的興起、消費型態的變化,以及父母工作忙碌都有關係,相信父母每回看到新聞報導提及癌症、高血壓、糖尿病、洗腎等患者逐年增加,都不免對自己以及兒女的健康心生警惕。
如果因為個人成長而開始調養,這表示我們懂得回歸生命的中心點,知道該善待自己的身體,學會和身體做好朋友。問題是早已脫離娘胎的子女,有自己的生活圈和個人的價值觀,也正一點一滴尋求獨立成長的道路,如果不能從小建立良好的營養習慣和規律的生活起居,等到孩子大了,父母才想要改變孩子,實在是需要毅力和方法。
尤其近年來,精神疾病案例越來越多,那些憂鬱症、恐慌症、強迫症、躁鬱症患者,除了有些是遺傳或遭遇重大挫折因素之外,不少和個人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有關。例如,肉食過多者體內酸性成分高,容易造成衝動或情緒沮喪,唯有蔬菜水果充分攝取時,體內達到酸鹼平衡,身心才能和諧而愉悅。
創造飲食樂趣鼓勵子女改善飲食習慣,父母得先「以身作則」,其次做到「創造家庭正確飲食的樂趣」。根據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公共衛生系一項針對八到十三歲孩子的研究指出:「父母經常喝可樂,孩子每個星期喝五次可樂以上的比例,比父母不喝可樂的孩子高出三倍。」也就是說,孩子的飲食習慣有時是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中養成的,父母在勸誡孩子的時候也需要自我管理。至於「創造家庭正確飲食的樂趣」,我見識到有些父母的努力,例如:父母邀子女在假日一起上市場買菜,回到家全家人還一起洗菜、揀菜,並表演簡單的拿手菜。
每天早晨孩子起床後,請他們到廚房餐桌上任選紅蘿葡、番茄、鳳梨、芹菜、蘋果、小黃瓜等之中的五種,並立即打成一杯營養可口的蜂蜜果菜汁喝。把五穀雜糧煮到柔軟好吃,再包上肉鬆、芝麻做成飯糰,讓孩子吃得齒頰留香。學到自製豆漿的妙方,讓子女隨時從冰箱自行飲用,便宜又營養。總之,子女的健康需要從小得到良好的引導,父母只要動動腦筋,一定可以讓孩子學到養生健身的好方法。
(本文作者/吳娟瑜)
(摘自/爸媽一句話,影響孩子一輩子/華文精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