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閱讀/改變是克服憂慮的第一步

樂閱讀/改變是克服憂慮的第一步

2014/6/25(2022/3/15 18:39更新)

壓力源:漠視自己的憂慮,為自己找藉口而不願正視它。
化解法:嘗試改變,走出框框,不要設限。

很多時候,快樂和煩惱只是一種心理狀態,跟現實的情況無關。但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擺脫憂慮的習慣呢?憂慮之所以到處存在,是因為人們自覺地、主動地害怕它。如果不注意的話,憂慮很容易變成一種習慣,就好像染上抽菸或吸毒的惡習,一輩子都很難擺脫它的戕害。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家境富裕,卻經常看他為金錢煩惱。造成他憂慮的原因是父母給予的壓力,因為他是獨子,從小雙親灌輸他長大後要找份待遇很好的工作,然後賺很多錢,絕不能讓他們丟臉。

為了不丟父母親的臉,他用功讀書考取名校,畢業後果然不負眾望,在一家大型企業擔任小主管,擁有一份不錯的收入。但他覺得自己過得並不快樂,在汲汲追求金錢的過程中,他放棄了許多想做的事,甚至快到三十歲還沒談過戀愛。生活對他來說,只是穩定的工作和豐厚的收入,至於有沒有消遣或娛樂都無所謂。到最後壓力將原本快樂的生活完全取而代之,讓他變成被金錢奴役的追求者。看到他心中的憂慮以及承受的壓力,雖然同情卻無能為力,因為想改變唯有靠他自己。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精神醫學會設計一個「憂鬱症九大自我檢測法」,是最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提供大家參考:

1)常感到憂鬱,心情不好。
2)失去對美好事情的喜樂感受。
3)睡眠習慣改變(如失眠、多夢、易醒、嗜睡)。
4)飲食習慣改變(如吃不下或暴飲暴食)。
5)行為上的改變(如行為急躁或緩慢)。
6)情緒起伏變化大(如容易沮喪或脾氣暴躁)。
7)感到疲倦,常提不起勁做事。
8)無法集中精神,記憶力衰退。
9)常有輕生的念頭出現。

憂慮會消耗精力、損害健康、扭曲思考,更能挫傷壯志,要怎麼克服它呢?如果你的症狀符合以上六至八項,很有可能已經患有輕微憂鬱症了。這時,你應該趕快找家人或朋友傾訴心中的苦惱,甚至找社會心理機構和心理醫生,經過幾次心理治療,這些症狀基本都會好轉。

曾經入圍金曲新人獎的Alisa(高以愛),有一次在發片之前,為了減肥而導致二十個月沒有月經。發片結束,她開始放縱狂吃,求助中西醫檢查後發現她罹患「卵巢多囊性症候群」,大腦無法接受吃飽指令而暴飲暴食,體重直線上升。後來,她因變胖失去自信,加上家人都在美國,不習慣傾吐心事的她,經常莫名掉淚,有輕微憂鬱的傾向,卻又以狂吃讓自己開心,結果造成惡性循環,體重暴增。

直到接觸宗教後,她才慢慢走出陰霾。採用健康減重法的她,到健身房運動,以滑步機、有氧、瑜伽等方法健身,而且早晚吃代餐,不碰澱粉,慢慢又瘦了下來。她樂觀地說:「不夠瘦沒有關係,但我很努力,總不可能胖一輩子。」

憂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漠視,給自己找藉口而不願正視它,其實只要針對產生壓力的原因加以改善,一定可以擺脫它的束縛。我們有能力除去依附在身上的煩惱、憂慮或壓力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有信心做到的人並不多。雖然不多,更應該用解決問題來代替擔心問題,不要認為自己做不到就低頭認輸。

改變是克服憂慮的第一步,也是重新生活的好幫手。

有個退休老人,每天閒著無事可做,悶得發慌。有天他買了一台電腦做為自己六十歲的生日禮物,然後請人來教他操作,慢慢他從電腦中找到生活樂趣,從此人生由黑白變為彩色。快樂的人來到春天的花園裡,享受鳥鳴和花香;憂鬱的人來到春天的花園裡,聽見鳥鳴,擔心哪天鳥會飛走,嗅到花香,擔心哪天花就凋零。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做一個快樂的人呢?學會樂觀和豁達,生活的路就會寬廣和明亮許多。

【減壓小語】

沒有人能給你壓力,包括你的父母、你的愛人、你的朋友。只要你願意走出自我設定的框框,就能活得更自在、更快樂。很多人為自己找出重要的理由而努力工作,到頭來卻一無所獲。聰明的你,會為自己做什麼改變呢?

(本文作者/林慶昭)
(摘自/你有什麼好煩的?/哈林文化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