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脾臟腫如青蛙 竟是罕病骨髓纖維化作祟
2014/10/2(2022/3/15 18:33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有位70多歲的陳女士,因脾臟長期腫大,最嚴重時還大至20公分,且壓迫到器官,造成她食慾不振,半年內的體重從56公斤降至44公斤,另外,她的也無法正常走路,且疲倦、失眠、提不請勁等症狀接種而來,經過檢查後才發現是骨髓纖維化,後來在醫師的治療下,她不僅改善脾臟腫大問題,現在也能自行下田工作。
骨髓纖維化早期無顯症狀 不易察覺
對此,台北馬偕醫院血液暨腫瘤科張明志醫師表示,骨髓纖維化是一種罕見的後天造血疾病,由於造血細胞無法在骨髓裡生長,所以,轉換到脾臟、肝臟等進行造血,導致這類病患常出現脾臟腫大,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血癌,造成生命危險。
根據統計每10萬人當中,就有0.5~1人患有骨髓纖維化,而好發年齡主要為50~80歲,但該疾病在早期時沒有明顯症狀、不易確診,例如:疲憊、失眠、發燒、盜汗、皮膚搔癢、骨痛、腹部不適與體重下滑等,所以,大多病患皆因貧血及血小板持續減少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骨髓纖維化。
骨髓移植、口服藥物為治療方式
在治療方面,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陳志丞醫師表示,主要有骨髓移植及長期口服藥物兩種方式,只是在骨髓移植上僅限於50~55的患者才可進行,但成功率不高;而在藥物治療上則有血癌藥及剛被衛福部核准的標靶藥物,目前民眾得自行花費,健保尚未給付,醫師該藥物會依個人症狀做調整,每個月約花費14~28萬。
身體出現2種警訊 應盡速就醫檢查
最後,陳志丞醫師提醒民眾,若身體上出現2種異狀時,建議可盡速就醫檢查,第一就是常常覺得疲憊時,應定期接受血液檢查及腹部超音波,若有異狀將會進一步做治療;第二則是血液中出現白血球過高、血紅素偏低,有貧血傾向時,可至血液科做檢查,即早發現即早治療,以避免問題越來越嚴重。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