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症候群致焦躁易怒?3招調整情緒

選舉症候群致焦躁易怒?3招調整情緒

2016/1/14(2022/3/15 17:30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周六就是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競選活動如火如荼的進行,許多民眾也因過於投入選情中,造成茶飯無心、焦躁易怒,或是睡眠困擾等狀況,也就是所謂的「選舉症候群」。心理師表示,民眾透過電視新聞、政論節目等大眾傳播媒體,接收選舉造勢沸騰的情緒,在短時間內經歷劇烈的情緒震盪,或出現不同意向者間的對立與敵意攻擊,容易引發後續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適。

大千綜合醫院南勢分院心理科趙奕霽臨床心理師表示,選舉症候群的民眾可能會感受到選前焦慮、情緒過度高亢或易被激怒,選後部分人會因支持者落選導致失落、憂鬱或是憤怒的情緒;他表示,這些心理狀態亦會引發注意力難集中、心跳加速、胸悶、呼吸困難、血壓升高、暈眩、以及腸胃不適等生理症狀,並造成失眠與食慾不振等困擾,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攻擊他人或自我傷害等行為。趙奕霽提供3方法,幫助民眾調整情緒:

1) 調整作息/規劃每日行程表,可適量但避免過度暴露在選舉氛圍中,睡前預留半個到一個鐘頭的時間關掉電視與網路,躺在床上透過腹式呼吸等方式進行放鬆,逐步改善睡眠品質。

2) 培養壓力及情緒因應策略/可藉由日常養成嗜好或運動習慣、假日時多安排戶外踏青等活動、均衡飲食補充體內維生素與礦物質,這些方式都能讓體內合成腦內啡等激素,有助於提升身體的壓力因應系統。平日覺察到自己因選舉產生負面情緒,或與他人產生爭執時,可透過暫時離開現場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自己先平復情緒後再重新回到剛才的活動或討論。

3) 適時轉換視野/單一視角容易造成資訊不明導致的不安與焦慮,建議可多瀏覽不同角度的意見與平衡報導,在資訊來源的選擇上亦可挑選評價較為中立,較少主觀評論而較多客觀事件描述的大眾傳媒進行閱聽,避免情緒過度渲染。在接收不同訊息前,亦可先多方求證,並列出正反方的優缺點,最好和最壞的結果、可能性及反證,讓自己對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避免因誤解導致恐慌與憤怒。

趙奕霽臨床心理師提醒,親友適時的陪伴、提醒與開解也是讓人走出選舉症候群的良方;通常選舉症候群在選後多會逐漸緩解,若仍持續有憂鬱或憤怒情緒、飲食與睡眠的困擾、注意力維持困難,甚至覺得生活失去希望等狀況,或是出現焦慮、不安感受,伴隨胸悶、盜汗、心跳加快及腸胃不適等相關症狀,造成日常生活或社交上的困難時,可尋求精神科醫師與臨床心理師協助,以維護生活品質。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