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傾向孩子 復健治療可改善
2017/8/11(2022/3/15 8:44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精力充沛的孩子在學校有時會因為無法專心聽課及遵守規範,讓老師一個頭兩個大,也讓家長擔心不已。一名5歲男童被母親帶至衛福部南投醫院就診,復健科醫師評估陳童有過動傾向,治療師評估陳童無法久坐,專注力持續度也不夠並有衝動行為,因此藉由團體的動態感統活動並搭配有趣的認知教具,來滿足孩子的動態需求並提升專注力。
全國有近1/3孩子有心理健康問題
衛生福利部委外調查顯示,全國有近1/3孩子有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專業評估、協助。孩子的精神疾患會以發展、情緒、行為、數種精神疾患方面呈現,其中盛行率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最高。從調查資料可見孩子罹患精神疾患並不少見,孩子有可能是因為本身個性特質或是環境影響導致其出現類似過動症的症狀,在未經過正式的心理與發展評估時,切勿幫孩子標上標籤。
可以利用座位調整、改變規則給予真正需求
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何政峰表示,有過動行為的孩子外觀和一般孩子一樣,卻普遍擁有好動、衝動、注意力極高或極低、人際技巧差、情緒反應大及挫折忍受力低等特質,因此容易被懷疑或鑑定為ADHD、亞斯伯格症或其他情緒障礙。何政峰職能治療師提及在學校方面,可能成立輔特團隊給孩子真正的需求,如座位調整、結構式教學方式、改變教室規則、調整獎勵分組上下課作息、運用增強正向行為管教模式、安排小天使小老師等方式。
完整復健治療包含認知、行為、感覺統合
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表示,ADHD的孩子需要接受完整的復健科治療,例如認知治療、行為治療、感覺統合及親職教育。治療師會依據孩子的狀況設計、安排團體,減少孩子的行為、情緒等問題。周建文主任也提醒亞斯伯格症與ADHD可以成為另類的優勢,社會雖需提高對孩子狀況的敏感度,但也別為孩子貼上標籤。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