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100%密封保鮮工具 避免「冰箱性」腹瀉
根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與樂扣樂扣保鮮盒進行的「國人食物保鮮認知與行為」調查發現,八成民眾自認已做好食物保鮮,但實際保鮮觀念與行為卻普遍存在迷思,導致嚴重後果。當無法判斷食物是否可食用時,吃與不吃都有問題。有些民眾選擇省錢吃下肚,結果造成腸胃疾病,可謂「冰箱性腹瀉」;但有些民眾擔心吃掉有害健康因而丟棄,造成台灣家庭每年丟棄之食物成本高達258億元,足足可讓22多萬需補助營養午餐之學童吃20年!食物保鮮不當不僅帶來個人健康危害,更因為無形的浪費添加民眾生活負擔!
「食物保鮮不當」,竟是危害健康與浪費金錢的主要元兇!根據調查顯示,超過六成民眾認為塑膠袋或保鮮膜就可以達到食物保鮮的效果;且近九成民眾沒有先密封處理就將買回來的食物放進冰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 蘇秀悅表示:「僅用塑膠袋綑綁或是保鮮膜覆蓋無法有效封存海鮮、肉類產生的湯汁及血水,一旦湯汁血水外溢,其中的細菌很容易沾染其他食物或是污染冰箱,產生交叉污染;而且塑膠袋及保鮮膜也無法有效阻絕空氣中細菌,對於維持或延長食物新鮮度的功能有限」。此外,調查中也發現民眾對於食物保鮮有『不清楚生鮮食物的保存期限?!』、『生鮮食物只要放進冰箱就沒問題?!』、『食物外觀看起來無異狀就能吃?!』之三大迷思。
所以破除迷思的首當要件就是善用保鮮工具,正視食物保鮮問題。食物保鮮不當,吃了有健康的疑慮,丟掉也會產生浪費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食物保鮮」與「冰箱管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蘇秀悅主任表示,家裡冰箱應每週定時清潔、檢查溫度,且應將生食與熟食分別以100%密封的保鮮容器存放,避免湯汁血水外溢、細菌交叉污染及大量繁殖等問題,才能保持食品衛生安全,避免「冰箱」成為細菌溫床以及腸胃疾病禍源。此外。民眾也要注意食物保存期限,買回來的食物盡早食用完畢,或是使用100%密封的保鮮容器密封處理,避免『浪費』問題。
100%密封容器作好食物保鮮 吃的健康又省錢
保鮮專家雷季行表示:冰箱僅能延緩細菌滋生,無法有效阻絕細菌繁殖。唯有使用100%密封的保鮮容器才能有效避免食物味道產生、湯汁血水外溢,阻絕細菌滋生以及交叉污染的機會。建議民眾選擇保鮮盒時,應選擇經過美國FDA、SGS、與消基會等衛生單位驗證,品質較有保證;此外,針對不同食物使用合適的尺寸,還可層層堆疊有效節省空間2倍以上。在炎炎夏日中,民眾應善用100%密封工具,做好食物保鮮,讓家人吃的健康又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