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逆流好難受 針灸調節消化能力
2018/5/25(2022/3/15 3:35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許小姐從過年後整天「胃嘈嘈」、溢酸、火燒心,最近每天晚上更是躺下來就胸悶,睡都睡不好。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常熬夜,三餐不定時定量,飲食西化不均衡,又常暴飲暴食,長久下來就會容易出現這類胃腸消化機能異常的問題。覺得胸口跟胃悶,三不五時就反胃作噁,有時甚至感受到胃酸逆流,不自覺咳嗽,或是口臭越來越嚴重,就是受到胃食道逆流的糾纏。
胃食道逆流 30至40歲佔大多數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邱伯恩表示,導致胃食道逆流的原因與胃酸過多或下食道的括約肌鬆弛有關。目前西醫治療是以制酸劑為主,也有病人需要進行外科手術加強下食道擴約肌張力。但仍有部分病人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或停藥後,甚至手術後症狀再次復發。
台灣30到40歲成年人佔胃食道逆流的大多數,目前盛行率約10至20%,現行診斷胃食道逆流多透過胃鏡檢查與24小時酸鹼測定儀檢測。然而臨床上有些病人有胃食道逆流症狀,但胃鏡檢查卻是正常。
針灸足三里、內庭、中脘 改善消化能力
邱伯恩醫師說,從中醫觀點來看胃食道逆流,要針藥併施做綜合體質的調整。研究證明特定穴位對於促進胃部蠕動排空與抑制胃酸分泌有良好的成效,尤其是對於制酸劑反應不佳的病人,更能夠產生加倍的效果。中醫臨床治療胃食道逆流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內庭、中脘等。
現代科技使用「雷射針灸」以低能量雷射對準穴位照射,固定頻率和能量來強化賁門肌肉層內的小神經,改善胃內壓及胃排空功能,調節消化能力,引導食物順利往下移動入腸,並抑制胃酸過度分泌,達成療效。
另外搭配使用經絡能量檢測儀,透過不同穴位點微電流通過後產生的參數,配合醫療方大數據的分析,以檢測治療前後的療效評估,更能使傳統診斷上主觀的缺失降至最低。隨著近年健康意識提升,中醫「治未病」的觀念逐步成為主流。胃食道逆流這類文明慢性病若能早期對症施治,並配合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的調整,才是預防疾病的根本之道。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