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謙還是貶低?批評過多養出憂鬱孩子
當你拿著九十分的考卷回家,光是父母臉上堆滿的笑容、跟鄰居分享時提高的音量,你就知道拿到好分數可以讓父母開心;當你攤開聯絡簿,上面密密麻麻用紅筆記錄著你在學校捅的婁子,看著父母緊皺的眉頭、憤怒的語氣,除了擔心被處罰,你也可以知道父母因為自己的表現而生氣與不滿。
已經身為成人,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你或許很快就能辨別:父母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其實只能反映他們自己的價值觀,而非普世價值,也不適用於每一個人。但對於幼童而言,父母的想法、期待與回應,幾乎代表著他們小小世界中的真理。
父母開心,孩子就覺得自己表現得不錯,類似的行為可以多多益善;當父母生氣,孩子也會警告自己同樣的行為盡量少做為妙。所以,當父母認同他們時,孩子感受到父母喜歡自己,因此他們也會跟著喜歡這樣的自己;相對地,當父母因為孩子的表現表達出嫌惡或否定的態度時,孩子也可能因而對自己產生負面的感受。
尖銳、刻薄的語言,傷害著孩子的心
有好幾次,我演講結束還沒離開會場,有些父母會帶著孩子到台前來問我教養的問題。我通常會先評估問題的性質,如果有關孩子的問題行為或缺陷,我通常會示意父母先暫停一下,然後邀請孩子先到外面玩耍或等候,用意是避免孩子在旁邊聽了感到受傷或難堪,甚至破壞了親子之間的關係。
但即便我已經明示、暗示這麼做的目的,卻經常聽到父母不在意地回應:「沒關係啦,他早就聽習慣了。」「表現不好,就不要怕被人家嫌啊。」說完,還瞪了愣在一旁的孩子一眼。
這些大人在說出尖銳,甚至幾近刻薄的語言時,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別人面前批評或貶低孩子。他們似乎鮮少設身處地去思考,或者難以想像孩子處在這樣的狀況下,心裡會有多麼難受。
聽到這些批評,有些孩子擺出無所謂的姿態,有些則是尷尬地看向其他地方。對那些表現出一臉不在乎的孩子,父母可能會說:「你看,他就一副無關緊要的態度,我能不生氣嗎?」
而對於那些看向其他地方,明顯感到尷尬的孩子,父母則可能在傷口上灑鹽:「還知道要丟臉哦?知道丟臉,幹嘛不乖乖聽話就好?」
看到這樣的互動模式,我常在心裡困惑著:如果我是這個孩子,到底要怎麼反應,才不會讓自己太難堪呢?
幼婷從小就是一個乖順聽話的女孩,從念小學開始,她就幫終日忙於工作的父母照顧比自己小五歲的弟弟,放學後總是乖乖地回到家裡幫忙打掃、準備家人的晚餐,偶爾假日跟同學出去逛街,也得帶著愛哭鬧的弟弟同行。
她從來不與大人頂嘴、不爭辯。唯一一次讓父母生氣的是高中時期,班導打電話到家裡說,幼婷這學期跟班上某個男生似乎很要好,而且很不巧地,這個男生是老師眼中的頭痛人物。
父親掛掉電話後,抽出腰間的皮帶,將她推進房間狠狠打了一頓。
母親坐在一旁的床沿,搖頭嘆道:「才幾歲就學人家談戀愛?功課很好嗎?會賺錢了嗎?傳出去真是丟臉。那種男生有什麼值得喜歡?要喜歡,也不會喜歡功課好一點、品行好一點的?」「打一打,看能不能讓妳清醒一點。」
幼婷除了掉眼淚,什麼都沒解釋。
往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她不再傳出任何交男朋友的訊息,專心念書、努力幫忙家裡工作。
時光飛逝。大學畢業後,幼婷在一間銀行擔任業務員,每逢假日還是回家幫忙工作。不知從什麼時刻開始,父母突然對於幼婷始終沒有對象感到憂心忡忡,因此開始積極安排各種相親的機會。
他們有時候說是要去親戚家作客,有時說要到外面用餐,有時說是要拜訪客戶,總之父母會找各種理由要幼婷一起出席,而每次都會有不同的男生突然出現,這讓本來就內向的她非常焦慮,不知該怎麼反應,只能乾愣在一旁。
每次相親結束後,父母第一時間一定先數落:「都是要當媽媽的年紀了,連話都不會講是怎樣?」然後就開始問幼婷要不要試著跟對方交往看看。
說是「問」,其實父母的口氣比較像是要求她試著與對方交往,但偏偏幼婷的反應都是「再看看」。
父母急了,氣得大罵:「妳以為自己條件很好嗎?選個對象挑剔成這樣!」「人家男方願意跟妳交往就不錯了,妳到底在挑什麼?」「人家家裡經濟不錯,這才是最重要的,妳腦袋怎麼這麼差?都幾歲了,還這麼不會想。」
類似的語言,幼婷幾乎每週回家都得聽上好幾遍,即使她已經習慣不回嘴,但那些銳利的語言,卻總是一刀一刀劃傷她脆弱的心。
「雖然假日要回家幫忙工作,沒有自己休息的時間,但這樣至少父母不會太辛苦。可是我最痛苦的是,每次回去就得聽他們講這些話,或者莫名其妙要跟不同的男人見面……
「我知道他們都是為我好,可是這些安排讓我很痛苦;聽到他們嘆氣、說出那些話,都讓我好受傷……」
「妳曾經試著向父母說出自己的感受嗎?」我問。
幼婷嘆了好大一口氣:「我當然反映過,結果他們氣得大罵:『妳真是不知好歹,父母關心妳,妳竟然說我們讓妳難過、害妳受傷?!』
「關於相親這件事,我也表達過這樣的安排讓我覺得很累,沒想到母親掉著眼淚說:『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妳累,還是我累……算了,我再也不要為了你們這些年輕人的事情耗盡心力,活到這一把年紀,還不懂得讓我們放心,真的不知道書都念到哪裡去……』聽到父母為了我的事情又費心又難過,雖然他們的方式,我不喜歡,但卻又覺得這樣的自己好糟糕、很不孝……
「我真的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沒有價值的人,只能用來被別人配對,好像我沒有為自己做選擇的權利,不能有自己的喜好。我經常羨慕我那些朋友,他們好像都知道自己要什麼,都可以堅持自己想要的……」
帶著雙重傷害的貶低
對於長久以來遭受批評及貶低的孩子而言,他們無法從自己深愛與信任的父母身上得到正向的回饋、認同與肯定。
他們總感覺自己不如身邊的人,是庸俗愚笨、毫無價值的。有些長時間經歷父母以不堪語言對待的孩子,甚至會懷疑自己是被撿回來的,或者是父母在意料之外生下來的次級品。
如果邀請這些人舉出自己的優點,他們會講出許多關於自己不足的地方;當你問他們是如何達到目前的成就,他們很可能會不好意思地歸功於都是運氣好、都是別人給他們機會,或者表示這也沒有什麼值得拿來討論的(請注意,他們根本不認為自己現階段的狀態是一種成就,即使他們之中有些人的確成就非凡)。
乍看之下,你以為他們個性謙虛。實際上,那是因為他們根本無法認同自己,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價值可言。
這種充滿貶低的語言會對一個人造成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也就是當他長時間被批評笨拙、沒有想法、缺乏能力,很可能會將這樣的語言放進自己的認知、相信自己的樣貌正如這些批評與嘲諷,然後漸漸地真的變成了這些人口中的樣子。
不幸的是,當他真的變成父母口中的樣子時,卻又會得到更多毫不留情的批評。這樣的孩子將會在日積月累的挫敗經驗中,長出「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的信念,以及累積了滿滿的無助感。
他們對生命感到失望,不敢想像自己的未來會有什麼作為,他們將大部分的力氣用來羨慕別人的自由、忌妒別人的成就。但最辛苦的是,他們也會耗費許多力氣來憎恨自己。
而這種對未來感到無望、對自己感到失望與厭惡的情緒長時間累積下來,正是造成憂鬱情緒,甚至憂鬱症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