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寵孩子卻不溺愛?教養專家建議父母「3個練習」愛得剛剛好
「剛剛好」才是與孩子最近的距離
有段時間我很勤快地到健身房報到,很認真地進行增肌和有氧運動的循環訓練。原因是我很欣賞那間健身房的負責人,雖然她年過七旬,仍然充滿活力,是位豪爽的女強人,本身也是健身教練的她,透過循環運動訓練找回了健康,後來則成為運動推廣大使。她的存在,讓我也想成為一位像她一樣永遠保持活力與朝氣的女性。
因為彼此投緣,所以我也常約她喝茶聊生活。
某一天,我們聊到了「人際關係」這個話題。那個時期的我覺得自己是「乙方」,被「甲方」蠻橫的行為折磨著,聽完我的狀況後,她向我說了這番話。
「曦允啊!即使妳是『乙方』,也不需要在對方面前示弱!」
就算是不得不分出「甲方」與「乙方」的時候,「乙方」也沒有必要示弱。確實如此,也許好人都有自卑情結?但如果「乙方」過於低姿態,人們就不會認為他是「好人」,而是「好欺負的人」了。就算處於劣勢,但只要我堂堂正正地面對,對方也會因為我的態度而不敢張牙舞爪。
剛剛好的姿態,不過於自大或自卑,其實是維繫所有關係的秘訣。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尤其是子女正值青春期的親子關係,很多時候反倒是子女成了「甲方」、父母成了「乙方」。父母不只供子女吃飽穿暖,而且沒有父母的「同意」,子女能做的事情並不多,但為什麼父母依然處於「乙方」的位置呢?
這是因為父母過於低姿態的緣故。如果父母持續用哀兵姿態來面對子女,等到子女度過了青春期,父母就可能會面臨進退兩難的局面。
孩子一方面不聽父母的話,一方面又對父母要求東、要求西的。身為父母,雖然心裡不想答應,但不答應,又會覺得自己沒盡到身為父母的責任,於是只好妥協了。父母如同啞巴吃黃連般,能給孩子的都給了,但孩子別說感謝了,甚至還以更自私的態度來對待父母。這些小傢伙一直拿青春期當作擋箭牌、予取予求,身為父母,實在太為難了。
相信每位擁有青春期子女的家長都會有類似的苦惱。問題的原因正是因為不懂得如何給予「剛剛好」的愛。若想要避免淪為「乙方」,家長就需要學會付出「剛剛好的愛」。
「剛剛好的愛」應用1:不要凡事都順孩子的意
如果一切都順著子女,孩子們就會認為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不知不覺就會展現出「甲方」的姿態。例如,家長為了接送從補習班下課的孩子而等到凌晨;為了讓子女專注在課業上而把電視搬走等。當父母為了孩子放棄一切生活的瞬間,就註定會成為乙方。
「照顧子女」和「凡事都順著子女」是全然不同的。
提供子女必要的支持是「照顧」,凡事以子女的意思為準則就成了「寵溺」。父母可以接受子女的請求,只是沒有必要「全部答應」。孩子必須要明白,這世界上不可能所有人都對自己說「Yes」,因此父母要適時地拒絕。從未被父母拒絕過的孩子,未來遇到他人拒絕自己時,很可能會難以自處、甚至情緒崩潰。因此,有必要透過適當的拒絕,讓孩子認知到,這世界無法滿足他所有的要求,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剛剛好的愛」應用2:要堅持立下的原則
有時候父母會跟孩子約定,如果準時回到家或者成績進步,就會多給一些零用錢,或是幫孩子換新手機等,即使孩子最後沒能遵守約定,有些父母還是會給予獎勵,就如同推銷員沒有好好推銷,顧客卻還是買單了。如此一來,父母在孩子心中變成了「濫好人」形象,處於這種情況的父母,可能經常覺得被子女吃定了。
我的建議是,當孩子們沒有做到約定事項時,父母就不要給予獎勵。「如果這是你想得到的獎勵,就要有強烈的決心,告訴自己一定要達標。沒有做到,就不會有獎勵。」父母偶爾需要擺出堅定的高姿態。
例如在跟子女「協商零用錢」等方面時,與其答應孩子全部的要求,不如以「有條件、有代價」的方式,提出子女應該履行的行為條件。另外,引導孩子們主動提出條件,並且接受孩子提出的部分條件也是方法之一。透過這些過程,父母對子女的「剛剛好的愛」就能展現其教養意義。
與子女進行「協商」是極其重要的教育方法。現代社會存在無數的利害關係。如果在家庭裡也能讓孩子理解,關係並非透過單方面的妥協和犧牲來維繫的, 以後孩子在其他的利害關係、或者與他人的關係裡,就會懂得兼顧自己的需要,成長為一個能適當地為自己爭取的大人。
「剛剛好的愛」應用3:管教要拿捏節奏
有些家長會對孩子「高壓管理」。然而,好的教養就像好音樂一樣,都是需要節奏感的。許多優美的音樂,一開始都是以微小、輕盈的旋律開場,在樂曲高潮時才變得強烈激昂,最後以回味無窮的餘韻結尾。家長也需要有這般的智慧,將樂曲的節奏運用在與孩子的互動上。
如果不斷對孩子說:「快去讀書!」「快去補習!」「快去寫作業!」,如此「命令、要求、強迫」孩子,孩子的生活就像持續聽節奏很強的音樂般,不僅沒有機會整理思緒,還會一天比一天疲憊,當然也無法對父母做出好的回應。因此,面對孩子時,請試著在「強烈要求」之間,穿插溫柔的「請求」或「稱讚」吧!維持著類似「強弱弱、中強弱弱」這樣的tempo吧!這麼一來,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一定會和諧許多。
親子關係,其實和戀愛關係很相似。談戀愛時,假設兩個人滿分的愛是100分,並不會有一對情侶恰好是「50:50」,終究會有一方愛得多一些,那一方在關係中無可避免會成為「乙方」。
然而,許多爸媽生來就是「乙方」,我在此真心地建議:透過給予「剛剛好的愛」,成為一個能揚眉吐氣的「乙方」吧!意外地,這也是能避免與青春期子女為敵的生存祕訣。
曦允老師的溫柔叮嚀
大部分的年輕教師都可以與孩子相處融洽。但若只是一味地對孩子好,就可能會變成「濫好人」;相反地,若只是一味嚴格指正孩子們,就可能被視為「老頑固」。透過給予「剛剛好的愛」,可以消除關係裡的緊張感,是教養青春期孩子們的重要原則。
不懂得「有限度的付出」,在職場上會吃虧,談戀愛時也是。對待青春期的孩子,與他們的距離不要太遠、也不要太近,維持一個恰恰好的狀態,給予一些引導,但不是命令;給予一些支持,但不是對他們言聽計從,這才是能幫助孩子順利走出青春期隧道的關鍵,甚至,我們能成為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摯友。
(本文摘自/青春期父母的機智教養/台灣廣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