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警訊別輕忽 2週內慎觀察

新生兒黃疸警訊別輕忽 2週內慎觀察

2019/4/4(2022/3/15 6:30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期盼10個月寶寶終於出生,剛出生的嬰兒皮膚很粉嫩全身紅通通,看到的人都說好可愛!可是怎麼出生第3天抱回家後,皮膚從臉開始漸漸泛黃?醫師說明,這就是常見的「新生兒黃疸」,醫學上稱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也就是新生兒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過高。

生理性黃疸屬正常 約6至7成足月寶寶會發生

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醫師廖偉利表示,人體血液中膽紅素的主要來源是衰老的紅血球經由肝臟代謝而產生,當體內膽紅素變多卻來不及排出體外,就會在皮膚、眼睛及黏膜堆積造成黃疸現象,導致嬰兒皮膚及眼睛開始變黃。

生理性黃疸在正常健康的新生兒中很常見,足月兒發生率為60至70%,而早產兒可達到80%。一般正常嬰兒於出生第2至3天開始出現黃疸,在第4、5天達到高峰,但1至2週內會逐漸消退。生理性黃疸不會對小寶寶造成影響,不需要治療。

發生病理性黃疸 可能是血液或感染等原因造成

然而,若是新生兒出生第一天內黃疸數值上升太快或太高,或是持續太久還沒消退(足月兒超過2週),就要小心有其他相關疾病,需要由小兒科醫師進行抽血檢查、及早治療及密切追蹤。發生病理性黃疸時,更要小心濃度過高的膽紅素可能會穿透腦細胞,造成神經功能受損、腦病變,甚至腦性麻痺。廖偉利醫師指出,寶寶出現病理性黃疸的情況時,可能是因為下列原因:

1) 新生兒血液方面/媽媽和新生兒血型不合、患有蠶豆症等先天的溶血疾病。
2) 新生兒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
3
) 出生時頭皮血腫或嚴重皮下出血瘀青。
4) 其他/先天性肝膽疾病、先天性甲狀腺低下、母親有糖尿病等。

廖偉利醫師說明,黃疸的治療主要為照光治療,會使用特殊光線(光譜425-475nm的藍光)促進膽紅素的排出。極少數使用照光治療仍無效,可能會進行換血治療。

新生兒出生2週內 在光線充足處密切觀察黃疸情況

照顧方面,需給予寶寶足夠的餵食量,可促進膽紅素排出。另外一般的日光燈或陽光並沒有治療黃疸的效果,切勿讓新生兒過度曝曬。不建議給予新生兒葡萄糖水、開水、八寶粉、退胎水,不但無法改善黃疸,反而會加重症狀影響食慾,造成電解質不平衡等嚴重後果。

新生兒出生2週內,應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密切觀察黃疸的情況,若發現腹部以下也出現黃疸,或顯得倦怠昏睡、食慾減退、吸吮力變差、嘔吐發燒等現象,應立即就醫。若是出現灰白色大便,新生兒可能有肝膽方面的疾病。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