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3通小技巧 讓醫病溝通更順暢
2019/6/25(2022/3/15 9:18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ㄧ般民眾就醫時常見的困惑,就是進到診間面對白袍醫師時常常腦袋一片空白,到底要跟醫生說什麼?醫師沒有使用儀器設備幫我安排檢查是否該換間ㄧ間醫院?為此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諮詢新光醫院心臟內科洪惠風醫師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外科許文章醫師,整理出「說得通、問得通、心意通」的醫病3通小技巧,協助民眾與醫師溝通更順暢,減少因溝通不良而產生的認知落差。
「說得通」:5點不漏說病情
有些民眾就診時不知該跟醫師說什麼,或是不擅表達身體不適的症狀,建議就醫前可事先掌握五項重點:
1)哪裡不舒服
2)不舒服症狀有多久
3)症狀在什麼情況會變嚴重、什麼情況會減輕
4)症狀是否有變化
5)過去病史等
最好由一位熟知病人狀況的「關鍵家屬」陪同就醫,有助於幫助醫師了解病人情況。
「問得通」:治療方法問3 Q
在討論治療方式時,多數醫師非常希望病人問問題或表達想法,才能針對不了解的地方進一步溝通,讓病人安心。但許多病人常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問起,或是不知如何把資訊帶回家與家人討論,面對這種情況,建議民眾至少要問3個問題:
1)治療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
2)不做會怎麼樣?
3)有沒有其他的治療選擇?
以利了解各種治療的優缺點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心意通」:理解為什麼
有時醫師不會馬上告知診斷結果,或是立刻安排特定檢查,這可能與民眾期待不同,有些病人甚至急著換醫師。事實上,從問診到確診需經過一定歷程,洪惠風醫師以「喘」的症狀為例,導致「喘」的可能病因極多,醫師會先透過問診和理學檢查(視診、聽診、觸診)把可能病因範圍縮小,有初步診斷方向後,再視需要選擇適當的檢查去證實或排除猜測,不過當症狀不明確或資訊不足時,醫師可能要花更多時間來觀察病況變化,才能正確診斷。另外,許多檢查也具有風險,民眾可試著理解醫師的考量,對診斷治療才有最大的幫助。
藥害救濟基金會建議民眾多加善用「醫病3通—說得通、問得通、心意通」小技巧,把心中的疑惑、期待,跟醫師問清楚講明白,讓醫病溝通順暢,避免誤解,才能讓治療更順利。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