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保制度實施近30年,但隨著台灣人口老年化,面臨醫療投資不足、資源分布不均、健保財務吃緊等隱憂,改革勢在必行。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明,民眾只注意到可近性、可負擔性,但其實更注重品質與價值,否則恐健保、醫院不會倒,但醫護人員會倒。
台灣健保制度實施近30年,但隨著台灣人口老年化,面臨醫療投資不足、資源分布不均、健保財務吃緊等隱憂,改革勢在必行。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明,民眾只注意到可近性、可負擔性,但其實更注重品質與價值,否則恐健保、醫院不會倒,但醫護人員會倒。
2025年健保總額預算將在本週三(25日)進行協商,但關於新藥、癌症治療科技等預算費用,每年爭議不休,雖近2年健保署致力將癌症新藥納入健保給付,但對於許多癌症病人自費醫療苦撐多年,卻陷入看得到吃不到的困境。癌症希望基金會揭露健保限縮給付現況,呼籲健保新藥不應受到多重給付條件限制而「被迫瘦身」,使病人能得到適切治療。
生病好痛苦,沒想到卻又被拒診,該怎麼辦?同樣都是生病者,愛滋感染者的困境更為險峻,不僅是因其它疾病就醫時常遭拒診,陷入無法享有正常醫療協助的困境,不友善的就醫環境,更可能使病友們心中遭受二度創傷。最新「醫事人員愛滋認知度調查」顯示,國內有超過8成醫療專業人員對於愛滋病U=U等觀念新知認識不足,但擁有愛滋正確認知的醫事人員,對感染者的友善程度顯著提升。
醫病關係本質上是一種「依賴與承擔」關係,不少病患家屬會送禮,希望醫師能給病患最好的照顧,其中水果禮盒是常見的禮物之一,究竟病人家屬送水果可不可以收?《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所撰文章,分享醫師收禮的經驗與原則,這些原則不只適用於加護病房,也適用於人情世故。
「植牙」是以人工植體取代牙根,補足缺牙問題的療程;但其成功率卻並非百分之百,過程中可能因為術前評估不完全、患者個人健康因素、口腔清潔不到位等導致植牙失敗,因此植牙必須做好醫病溝通,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藥害救濟基金會針對植牙整理「4大迷思」,包括植牙會不會壞?修補為什麼要付費?⋯等問題,為民眾解惑。
你是否曾經接受過陌生人的暖意?一次的診間相遇,就可擦撞出一次不同的火花,其實除了醫生的專業外,病人之間也可以互相打氣。專職牙醫師林峰丕於《與牙共舞》一書中,分享感動人心的診間故事,醫病關係從來不只有治療,治療病人的同時,可能也在治療患者的家屬。以下為原書摘文:
醫療糾紛原因包括假性醫病糾紛,如溝通不良、醫師態度欠佳等,當醫療的過程或結果不如預期,醫病之間難免出現紛爭,甚至衍生成訴訟,造成兩敗俱傷。《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於2024年起正式實施,並建立全新的「醫療爭議調解」程序,一般民眾可以善用調解來爭取權益、解決紛爭。
許多民眾會疑問「拔管」就是放棄治療?事實上,民眾對拔管的認知常與醫療人員不同,民眾常會將拔管誤會成「治療無效」將要往生;但醫療人員口中的「拔管」,其實大部分是好事。《優活健康網》特摘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所撰文章,分享「拔管與撤管」的相關衛教知識,幫助民眾破除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