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孩子 這樣表達對他的尊重
2019/8/17(2022/3/15 4:58更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美國的聯合家族治療(Conjoint Family Therapy)模式創始人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女士,更有系統地解讀了每個人內在的冰山。她認為在每個人生命的底層,有一顆生命力的種子,如同一棵大樹的種子要發芽,滿足渴望,便是這顆種子發芽與成長的養分。如何滿足,是我們每個人的功課。
如果你小時候充滿匱乏,充滿了A‧H‧阿瑪斯(A. H. Almass)所謂的「心理坑洞」,你不僅不知道如何滿足孩子,你還會過度期待孩子能夠得到你曾經渴望獲得的一切。這包含了物質、心理乃至精神層面。這樣的養育,夾雜了太多自己的期待和功利的色彩。那麼,孩子到底是在成為他自己,還是在成為曾經未被滿足過的那個「你」?
在我看來,二十年後的今天,父母們需要再學會重建自我,我稱之為「父母的再成長」。
如果說,你的人生前三十年是由父母創造的,那麼後三十年,你完全可以自我創造。在自我創造的歷程中,你開始學會自我關愛、自我滿足、自我接納、自我尊重。這一歷程並不容易,但若經歷了它,你就真正懂得用一份成熟的情感和心智,去愛你的孩子,去滿足他的心理需求。
這份滿足,是一種全然的接納,客觀、中正乃至於真正的尊重。成人不再和孩子糾纏在一起,而是帶著覺知的眼睛,去接受一個孩子生命的需求。那一刻,當下的臨在與連結就會在兩者之間產生,兒童心靈的胚胎就開始得以滋養。
【給父母的建議】-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這樣表達對他的「尊重」
0-3歲
- 不強迫孩子分享。孩子的語言來自於心靈,源於內心真實的流動,需要在放鬆的環境下表達。
- 允許孩子哭。哭是釋放情緒的一種方式,當孩子還無法用言語表達情緒時,通常會用哭來替代,同時孩子們還不會用「壓抑」這一防禦機制來保護自己,自然,哭就成了一種情緒釋放的管道。
- 任何場合,不要去逗別人的孩子,也不允許別人逗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世界,一切都是真的,他們無法理解成人用「善意的玩笑」來讓大家開心的這種表達方式。
3-6歲
- 在孩子提出需要幫助的時候,才給予幫助。沒有要求幫助的時候,就不要打擾。
- 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盡可能和孩子保持同一節奏,切勿自己走在前面,把孩子留在後面。
- 用邀請和感謝的口吻與孩子溝通,而非命令式的口吻。
- 當孩子專注做事的時候,不要隨便打擾。興趣產生專注,而長久的專注有助形成意志。
6-12歲
- 給孩子表達奇思妙想的機會:「對於……,你怎麼看?」
- 尊重孩子的獨立空間,不隨便翻閱孩子的私人物品。
- 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 不隨便在孩子面前評判他的朋友。
- 遵守和孩子的約定。
- 尊重孩子的努力,即使結果不如我們的期待。
(本文摘自/覺知教養:看見自己和孩子的內在需求,療癒每個迷失在育兒焦慮的父母/野人出版)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