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童心跳272 全台最幼心律不整患者

1歲童心跳272 全台最幼心律不整患者

2020/7/20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2歲、家住雲林的黃小弟,出生即為心律不整所苦,滿月後,更是因頻繁發作而進出醫院,去年11月,當時才1歲、體重10公斤的黃小弟,在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進行全台年紀最小「3D定位無輻射心律不整治療」,術後至今都沒有復發,解決心律不整問題。

彰基表示,黃小弟在新生兒室時,發現心跳過快至200下,2018年9月第一次到兒童心臟科醫師吳焜烺的門診就醫,測得心跳每分鐘272下,確診為心律不整,並開始服藥、定期回診。

家中放專業級聽診器 隨時判斷是否發作
心律不整發作症狀是每分鐘心跳超過180下,從外觀上看起來僅有躁動、唇色發白,加上黃小弟年幼無法表達只會哭鬧,讓父母在學習照護上耗費不少心力,從初時無法判斷發作,到購買簡單的聽診器,對著表學聽心跳,到後來買專業級聽診器放家中,憑聽心跳判斷是否發作,黃母說:「後來不用對表,也感覺得到心跳已經超過200!」

黃小弟父母平日忙於工作,黃小弟由爺爺奶奶照顧,只要發現狀況不對就會通知他們回來,一般車速從自家到彰基大約60分鐘,因緊急狀況送醫,往往40分鐘就抵達。2019年9月起,黃小弟兩個月內至少發作六次,一次比一次嚴重,一路從雲林送到彰基急診打針,加強劑量、加藥及換藥都沒效,只能進加護病房打二線藥,他的父母不忍孩子飽受折騰,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讓黃小弟接受「3D定位無輻射心律不整消融術」。

3D定位無輻射治療 避免暴露輻射危害
吳焜烺醫師指出,一般心律不整手術通常會以X光機透視導管與心臟位置,確認心臟訊號之後,以X光機判斷不正常導線位置,開始進行燒灼,整個過程大約90~120分鐘,兒童需要更久,可能使兒童暴露在輻射中超過半小時,導致輻射超量恐造成後遺症,3D無輻射立體定位系統在手術過程無輻射暴露,而且3D定位更精準、心臟訊號由電腦判讀更準確。黃小弟手術花了2小時,隔日出院返家,至今沒有復發。

依據2000~2014年台灣國民健康保險數據庫統計,1歲幼兒心律不整發生率為千分之0.25。吳焜烺醫師提醒,幼兒心律不整最初症狀不明顯,若持續數小時至數天,會導致心臟衰竭和休克而猝死;因此發現幼兒有異狀,測量心跳速度大於180下,有很高的機率是心律不整,要盡快就醫。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