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疼痛難步行 就醫驚是乾癬惹禍
乾癬與關節病變密切相關 醫籲民眾日常多留意
(圖:員林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留美萍主任)
員林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留美萍主任表示,乾癬屬於自體免疫失調造成的慢性發炎疾病,好發族群約30至50歲的男女,其中約有20~30%的乾癬患者會合併乾癬性關節炎,影響部位遍及全身,包括脊椎、手腳關節、指甲到肌腱等,典型症狀如關節腫脹或僵硬、指炎(俗稱香腸指)、下背或腳後跟疼痛。
「很多患者都不覺得關節疼痛與乾癬有關」留美萍主任指出,乾癬性關節炎的症狀常被誤以為是運動傷害或是姿勢不良造成的痠痛,以上述案例來說,患者有長達十年以上的乾癬病史,但出現關節疼痛卻仍當作運動傷害,直到症狀疼痛難耐才就醫,也未想到與乾癬有關。因此,免疫風濕醫師遇到關節疼痛、足底筋膜炎、香腸指與下背痛的患者時,會再進一步確認是否有相關症狀,如指甲凹陷、皮膚乾癬、家族史等,協助患者找出正確的病因。
延誤就醫「癬」釀禍 超過6個月恐致關節變形
留美萍醫師進一步說明,乾癬性關節炎若未接受適當治療,關節會隨著慢性發炎受到破壞,進而造成無法回復的變形,日常生活中看似簡單的開門、扣鈕扣等動作都難以完成,對生活品質影響甚劇,值得注意的是,若延遲診斷超過6個月,不僅關節變形的風險比較高,疾病預後也相對更差。因此,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相當關鍵。
乾癬性關節炎現行有許多治療選擇,剛確診或是症狀較輕微的患者會以第一大類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緩解關節疼痛,但由於藥物無法防止關節破壞,因此,症狀較嚴重且有週邊關節症狀的患者會再搭配第二大類免疫調節藥物治療。若是患者使用上述兩類藥物仍無法獲得改善,經醫師評估後,會給予第三大類生物製劑進行治療,現階段生物製劑有不同的作用機轉,可以鎖定發炎細胞激素進行控制,有助於改善皮膚病灶,亦可延緩關節損傷,但需要經過醫師專業評估後才能申請,建議患者就自身狀況,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選擇。
及早發現有訣竅 以336防禦法則自我檢測
留美萍主任提醒,乾癬性關節炎常以陣發性發作來表現,面對疾病時好時壞的症狀,也容易因此延誤治療時機,建議患者可依照「336防禦法則」來進行自我檢視。如在頭皮、指甲或私密皺褶處發生病變,同時伴隨關節僵硬、腫脹、疼痛等不適感,應把握6個月黃金治療時機,儘速至風濕免疫科接受進一步治療,配合生活習慣上的調整,將有助於病情的控制,避免關節發生無法回復的破壞。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協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