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多吃魚 寶寶出生後比較不容易過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隨著人們的生活型態改變,晚生與少生成了很常見的事,也因為好不容易才懷上了孩子,對於寶寶的生長與出生後的健康,就會更加的留心,在諸多要擔心煩惱的事情當中,過敏是大家很關注的問題之一!
從懷孕前就開始注意飲食,到寶寶出生後,各個階段該要怎麼吃才好,每個時期關注的重點都不太一樣,只是到底有沒有發揮效果,就不是很確定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媽媽在懷孕期間的時候,多吃魚,以後孩子會比較聰明,也比較不容易過敏,但這個說法可信嗎?是否有相關的科學證據支持呢?
媽媽懷孕期間多吃魚的回顧研究
今年6月,一篇發表在《Critical Reviewsin Food Scienceand Nutrition》上的文獻,回顧分析了媽媽孕期吃魚的多寡與孩子出生後各種過敏疾病之間關係。
研究作者從各個科學期刊資料庫,搜尋2020年2月前發表,有關該主題的所有觀察研究,去掉重複跟不相干的文獻,最後篩選出31篇研究。經過彙整分析後,發現媽媽在懷孕期多吃魚,與其孩子出生後患有喘鳴、濕疹(eczema)和食物過敏的風險較低有關。
要多吃多少魚呢?
看了研究結果,你可能會試著想開始多吃點魚,希望能多減少孩子未來出生之後的一些身體不適的風險,但問題是要吃多少呢?
如果你本來每一兩天,甚至是天天會吃到魚或是其他水產,那麼應該是不需要調整;但如果是幾乎不太吃魚的人,那麼可以試著在每周的飲食裡,加入50~200公克的魚,或者參考地中海飲食的建議,每周吃一到兩次油脂較多的冷水魚,例如秋刀魚、鮭魚、鯖魚、土魠魚等,Omega-3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魚類,並且要注意魚的來源,確保懷孕的媽媽能吃到新鮮與安心的海鮮。
美國FDA建議魚這樣吃
美國FDA去年12月更新了他們提供給一般消費者的吃魚建議,主要是提供給準備懷孕、懷孕中、哺乳期間的媽媽,以及幼兒參考使用:
•以每日2000大卡為基準,每周至少吃226公克(8盎司)的海鮮,但幼兒應減量,2歲28公克(1盎司),隨年紀增加而遞增,到11歲的時候可以吃到113公克(4盎司,相當成年人手掌部分的大小)。
•女性懷孕或哺乳是間,每周可以吃226到340公克(8~12盎司),汞含量較低的各種海鮮。
根據FDA的資料,以下七種魚汞含量較高,建議對象應避免食用:
1.大耳馬鮫(Kingmackerel)
2.馬林魚/旗魚(Marlin)
3.大目鮪魚(Bigeyetuna)
4.方頭魚(墨西哥灣)
5.鯊魚(Shark)
6.大西洋胸棘鯛(Orangeroughy)
魚的營養
魚很常是健康飲食的一員,例如地中海飲食或是傳統沖繩飲食,能提供:
•優質蛋白質
•Omega-3脂肪酸,包括EPA與DHA
•維生素B12和維生素D的含量通常比其他類型的食物高
•含有的礦物質鐵,對嬰兒和幼兒發育,或是準備懷孕與孕期間的女性很重要
•也是鋅、硒和碘的好來源
(文章授權提供/ 安永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