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骨壞死會遺傳嗎?中醫由「這點」調理根基
2021/11/11(2022/3/15 3:4更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女性年輕患者來到中醫門診,很緊張拿出X光片請醫師檢視。原來是她髖關節疼痛已經有一段時間,骨科檢查診斷出來為第二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但患者的髖關節並未撞傷過,也沒有喝酒、使用類固醇藥物狀況,很擔心是否遺傳導致,因為她的爸爸也有缺血性骨壞死的病史。
有10~15%病例原因不明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確實有些人的缺血性骨壞死找不到原因的。缺血性股骨頭壞死的常見原因中,除了外傷直接使血管損傷之外,最常見的就是和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酗酒有關,其他像是因為糖尿病、高血脂、肝病等讓因素血液變黏稠,或是抽菸、高血壓、自體免疫疾病等導致血管損傷,另外也與化療、放射線、潛水等因素有關聯,但仍有10~15%病例是原因不明。
不過這個謎題,終於被台灣的研究團隊破解!台北榮總骨科部、陽明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中研院生醫所、國科會共同完成「遺傳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之基因定位與選殖」,是全世界第一個證實股骨頭壞死和基因有關的研究報告,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重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雜誌。
研究指出,這些病例的人類第十二號染色體,帶有一個位於第二型膠原基因─鳥糞嘌呤核轉換為腺嘌呤的基因突變,這個突變會影響到第二型膠原,也就是組成骨骼和血管的主要結構,若是父母一方帶有該突變基因,孩子發生股骨頭病變的機率是1/2;若父母雙方都帶有突變基因,則孩子有3/4的機會發生股骨頭病變。而且遺傳性的股骨頭壞死病患,發生年齡特別早,病情惡化迅速。
腎氣充盈與否,決定骨骼強健關鍵
缺血性骨壞死屬於中醫「骨蝕」、「骨痺」、「骨痿」、「骨枯」的範疇。最早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的《靈樞.刺節真邪》篇中提到「骨蝕」,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正常的骨骼組織被破壞或者是被腐蝕。到了隋代太醫巢元方著作的《諸病源候論》中則詳細說明了缺血性骨壞死的疾病過程,因為「血氣隔絕,不能周榮」,致使氣血瘀滯,痺阻不通,筋脈失于溫煦,久之則骨頭壞死。
在古代,中醫雖然沒有基因的理論,但是卻有遺傳的概念。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原因分為內因和外因,而且兩者是相互作用的,內因是發病的根本,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是人體陰陽失去平衡、氣血運行不暢而生疾病。
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勞累、外傷、失治誤治均可引起本病的發生。所謂的「先天不足」的先天,指的就是遺傳問題,腎精充足,則骨髓充滿,腎氣的充盈與否,正是決定骨骼強健的關鍵。這裡的「腎精」、「腎氣」指的都是先天所帶來的元氣,也代表以生俱來對骨骼生長的能力,當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虛,腎氣不足,則骨失所養,骨骼的生長及代謝功能就會變差。腎藏精生髓主骨,骨髓不能充養,髓海空虛,缺血性骨壞死就來了。
從根本上調理 使骨質增加變強壯
治療上,遺傳性的缺血性骨壞死基本上就是以調腎精為主。腎精充足,則骨髓充滿,常見的肝腎陰虛、或是脾腎陽虛,就必須優先調理來改正,滋養肝腎類的藥物,就佔了決定性的關鍵角色。
另外,必須依照每個人體質不同加以不同調理,再搭配針灸治療,療效才會較明顯,像是活血祛瘀行氣止痛,滋補肝腎壯骨填精,清熱化痰和中通絡,清肝利膽瀉火通絡,益氣養血滋腎壯骨等方法,使新生的骨小樑數目增加,而破壞的骨小樑數目減少,如此骨質才會越來越強壯與增加,骨壞死的問題就可以先緩解,之後逐步改善。
經過幾個月的調理,這名女性年輕患者的活動已經正常,爸爸也是經過中醫調理有大幅改善。回診時說「蔡醫師!我去骨科回診時,醫師說骨壞死已經好了,我和骨科醫師都嚇了一跳呢!」
有10~15%病例原因不明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確實有些人的缺血性骨壞死找不到原因的。缺血性股骨頭壞死的常見原因中,除了外傷直接使血管損傷之外,最常見的就是和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酗酒有關,其他像是因為糖尿病、高血脂、肝病等讓因素血液變黏稠,或是抽菸、高血壓、自體免疫疾病等導致血管損傷,另外也與化療、放射線、潛水等因素有關聯,但仍有10~15%病例是原因不明。
不過這個謎題,終於被台灣的研究團隊破解!台北榮總骨科部、陽明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中研院生醫所、國科會共同完成「遺傳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之基因定位與選殖」,是全世界第一個證實股骨頭壞死和基因有關的研究報告,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重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雜誌。
研究指出,這些病例的人類第十二號染色體,帶有一個位於第二型膠原基因─鳥糞嘌呤核轉換為腺嘌呤的基因突變,這個突變會影響到第二型膠原,也就是組成骨骼和血管的主要結構,若是父母一方帶有該突變基因,孩子發生股骨頭病變的機率是1/2;若父母雙方都帶有突變基因,則孩子有3/4的機會發生股骨頭病變。而且遺傳性的股骨頭壞死病患,發生年齡特別早,病情惡化迅速。
腎氣充盈與否,決定骨骼強健關鍵
缺血性骨壞死屬於中醫「骨蝕」、「骨痺」、「骨痿」、「骨枯」的範疇。最早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的《靈樞.刺節真邪》篇中提到「骨蝕」,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正常的骨骼組織被破壞或者是被腐蝕。到了隋代太醫巢元方著作的《諸病源候論》中則詳細說明了缺血性骨壞死的疾病過程,因為「血氣隔絕,不能周榮」,致使氣血瘀滯,痺阻不通,筋脈失于溫煦,久之則骨頭壞死。
在古代,中醫雖然沒有基因的理論,但是卻有遺傳的概念。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原因分為內因和外因,而且兩者是相互作用的,內因是發病的根本,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是人體陰陽失去平衡、氣血運行不暢而生疾病。
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勞累、外傷、失治誤治均可引起本病的發生。所謂的「先天不足」的先天,指的就是遺傳問題,腎精充足,則骨髓充滿,腎氣的充盈與否,正是決定骨骼強健的關鍵。這裡的「腎精」、「腎氣」指的都是先天所帶來的元氣,也代表以生俱來對骨骼生長的能力,當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虛,腎氣不足,則骨失所養,骨骼的生長及代謝功能就會變差。腎藏精生髓主骨,骨髓不能充養,髓海空虛,缺血性骨壞死就來了。
從根本上調理 使骨質增加變強壯
治療上,遺傳性的缺血性骨壞死基本上就是以調腎精為主。腎精充足,則骨髓充滿,常見的肝腎陰虛、或是脾腎陽虛,就必須優先調理來改正,滋養肝腎類的藥物,就佔了決定性的關鍵角色。
另外,必須依照每個人體質不同加以不同調理,再搭配針灸治療,療效才會較明顯,像是活血祛瘀行氣止痛,滋補肝腎壯骨填精,清熱化痰和中通絡,清肝利膽瀉火通絡,益氣養血滋腎壯骨等方法,使新生的骨小樑數目增加,而破壞的骨小樑數目減少,如此骨質才會越來越強壯與增加,骨壞死的問題就可以先緩解,之後逐步改善。
經過幾個月的調理,這名女性年輕患者的活動已經正常,爸爸也是經過中醫調理有大幅改善。回診時說「蔡醫師!我去骨科回診時,醫師說骨壞死已經好了,我和骨科醫師都嚇了一跳呢!」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