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常暴飲暴食?醫曝「這種肝炎」恐成主流卻沒藥醫
肝癌、肝硬化⋯5種常見肝病問題
依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1萬3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顯示肝病確實為國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一般而言,常見肝病可從病因分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肝病(如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藥物性肝炎及自體免疫性肝炎等5種。
1. 病毒性肝炎:多種病毒都可能引起肝炎,其中A型、E型肝炎是糞口傳染,但不會演變成慢性肝炎;B型、C型、D型肝炎則是透過血液傳染。若病毒性引起的急性肝炎,多是採取支持、症狀治療,有些患者發炎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就會演變成慢性肝炎,像是B、C、D型肝炎都可能會變慢性,持續惡化可能走上肝硬化、肝癌。
2. 酒精性肝炎:不少喝酒的民眾都有脂肪肝,因為酒精中的乙醛造成肝臟細胞發炎,早期多無症狀,長期下來可能會有噁心、嘔吐、腹痛、疲倦隨著黃疸、發燒等症狀,嚴重是可能導致肝硬化、肝衰竭。
3. 非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炎大多都是肝臟脂肪量過高引起,常見代謝性疾病因子都可能造成,例如:肥胖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一旦造成肝細胞損傷,為未來最多肝炎主因。
4. 肝硬化:因肝瀰漫性發炎導致肝細胞纖維化,而造成肝臟結構、功能上出現異常;任何慢性肝炎都可能造成肝硬化。
5. 肝癌:通常是腫瘤變大損害到肝臟功能,出現明顯症狀才會發現,主要危險因子就是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因此每一位慢性肝炎的患者,都必須長期追蹤,以早期發現肝癌,爭取最佳治療時機。
代謝性肝炎恐為肝病未來主流
「代謝症候群引起的肝炎,目前還沒有有效的藥物及治療方法,所以預防更為重要。」鄭乃源特別提醒,尤其在飲食西化下,脂肪肝或代謝症候群的患者數量持續遽增,不少現代人透過大吃大喝排解壓力,造成肝臟代謝問題。但國衛院研究指出,此類的肝癌患者比例預測將會增加,且脂肪肝已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見的肝病原因,而脂肪性肝炎將成為肝臟移植最主要的原因。
他說:「其實工作勞累不一定會爆肝,反而是吃太飽更易有爆肝風險!」其實未有科學證據指出工作勞累肝會壞掉,主因還是飲食不當、生活作息不佳、仰賴酒精、藥物等,多種因素之下導致肝病。
如何及早發現肝病?
「慢性肝病就像是溫水煮青蛙,等到熱度太高有些器官功能已經難以逆轉!」鄭乃源呼籲,民眾平時應自我警覺、觀察有無症狀,例如:疲倦、睡不飽、食慾變差、體重減輕,許多人忽視了這些肝病表現,等到出現有黃疸、昏迷等明顯症狀時,恐怕已來不及。
平時應定期透過抽血、驗尿、影像學的檢查,確定肝有無發炎,若有肝功能異常問題,進一步利用超音波查看肝的質地及表面,也可以早期發現肝腫瘤;針對懷疑的病灶,可再進一步藉由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進行確認。
鄭乃源最後提醒:「近年觀察到年輕的世代越來越多非酒精性肝病的趨勢,有些人雖然還沒表出現嚴重的病兆,但若不改變不當的飲食習慣,等到未來可能會出現許多疾病問題。」及早多一份對肝的重視,就能遠離肝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