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在台灣盛行率高,平均每3人就1人,如果持續惡化,恐陷入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3部曲」。但台大醫院最新研究發現,B、C型肝炎患者若無合併代謝異常,如有輕度脂肪肝者,反而可以抑制肝炎病毒、使長期死亡率減半;但B、C型肝炎合併有代謝症候群者,則會大幅提升罹癌機率及死亡風險,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醫學期刊。
脂肪肝在台灣盛行率高,平均每3人就1人,如果持續惡化,恐陷入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3部曲」。但台大醫院最新研究發現,B、C型肝炎患者若無合併代謝異常,如有輕度脂肪肝者,反而可以抑制肝炎病毒、使長期死亡率減半;但B、C型肝炎合併有代謝症候群者,則會大幅提升罹癌機率及死亡風險,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醫學期刊。
肝臟是人體生存所必需的重要器官,具有解毒、製造酵素、蛋白質、荷爾蒙、免疫及造血功能,肝臟與人的新陳代謝有關係,若肝功能出問題,身體就容易疲倦、沒精神。《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消化內科醫師說明肝臟發炎的原因,並分享日常「1傷肝習慣」,民眾不可不慎。
王先生在40多歲時罹患淋巴癌,剛開始他非常沮喪,但是在接受化學治療後成效良好,達到完全緩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教授黃釧峰回憶,因為是B型肝炎帶原者,所以在接受化學治療前,便開始使用抗病毒藥物,預防B型肝炎病毒活化。
雲林一名婦人平時工作忙碌,也單獨撫養3個小孩,一次因為腰痛就醫,經影像檢查發現有相當大的一顆肝腫瘤,且有C型肝炎,當時地區醫院表示無法做手術,之後轉到彰基胃腸肝膽科求醫,醫師檢查發現肝腫瘤已達7公分,且病毒量數值更是上百萬。
「醫師,我有B型肝炎帶原,能不能懷孕?」、「B型肝炎病毒會不會傳染給寶寶?」、「寶寶出生後,能不能餵母奶?」
一名45歲男子本身是糖尿病患者,近期常常反覆發燒、畏寒,擔心自己是染疫做快篩一直是陰性,幾日後仍發燒持續不退,後來至急診就醫發現是感染肝膿瘍。檢查發現男子的肝臟有一顆約2.4公分大的膿瘍,幸好住院後進行抗生素治療後已康復返家。
資深藝人菜頭、港星吳孟達,一代文學大師金庸、球星王光輝都是因為肝癌而逝世。肝癌是最兇猛的無聲殺手,在台灣更是癌症死因第2位。預防肝癌的方法除了從肝病變預防,肝癌手術的進步也是治療關鍵。
肝臟是人體重要器官,不論在內分泌、解毒、免疫力均與肝臟習習相關,但由於肝出問題時,常常會因症狀輕微、表現不特殊而被忽略。除了常見的病毒性肝炎以外,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提醒,代謝症候群引起的肝炎,將是影響未來極大的肝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