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拿不到第1名哭泣「分心」成舉重女神郭婞淳奧運奪金的秘密心法
分心,是為了醞釀更強大的力量
「分心一下,就不會一直沉浸在負面情緒裡。」
自小就接觸體育的郭婞淳,很早就明白競爭與輸贏的意義,她的運動細胞發達,接觸過多種運動,無論是柔道、角力、田徑、籃球,到如今的舉重,她都有不錯的表現,除了蘊含在身體的運動天賦以外,更重要的是她面對競爭展現的求勝決心,以及對於贏的渴望。
國中時,她第一次參加全中運舉重,只利用假日練了一個月時間,就拿下第6名,已經是一個好的起步,她卻因為沒有第1名哭泣。2012年倫敦奧運,還不滿19歲的她首度參賽,最終在女子舉重58公斤級拿下第8名(其後因前面名次選手遭查出使用禁藥,郭婞淳改獲第6名),第一次的五環殿堂沒被壓力擊垮已經很了不起,但她還是哭。
哭泣,是不甘心和發洩情緒的直接表現,當郭婞淳表現不夠理想,常能看到她哭成淚人兒,也由此看出郭婞淳的情緒,特別容易受勝負的影響。然而,比賽總是有輸有贏,隨著年齡增長,郭婞淳了解到轉換心情的重要,在追逐勝利的同時,偶爾也該停下腳步,才能醞釀出更強大的力量。
專業之外,還要有興趣
「達到一個目標後,會有點倦怠,加上身體難免受傷,心情真的會比較不好,訓練練不上去,更感到厭倦,但是因為接觸不一樣領域,可以讓我稍微分心一下,找回更多正面的能量。」郭婞淳當然還是熱愛訓練,但多年經驗讓她明白,「改變心態」才是走得更長遠的關鍵。
舉重是枯燥乏味的運動項目,再怎麼喜歡訓練,還是必須透過不斷重複的累積,才能提升實力,即使已經是破世界紀錄的郭婞淳,還是需要轉換心情,而運動是她轉換心情的方式之一,不是備戰期時,她一定會適度地放下槓鈴,抽出空檔接觸其他運動。
例如籃球,雖然教練不允許選手有太激烈的碰撞,但一直喜歡籃球的郭婞淳,還是會跟學弟妹投投籃,在籃球場上傳球、上籃。郭婞淳國小也曾踢過足球,她甚至代表過台灣科技大學參加5人制的足球比賽,每當中華隊到高雄國家體育場參賽,她會盡可能抽空到場為「國腳」加油,就如同她也很常出現在籃球場邊觀賽一樣。
郭婞淳平常還喜歡打羽球,物理治療師周詣倫以及林聖章醫師所開設幸福診所的工作人員,都會約她一同打羽球。「周哥很強,他平常會看羽球比賽,學習好手的技巧,我也會在與他對打的過程中,看他的步伐與手法。」此外,郭婞淳也曾經跟「世界球后」戴資穎對打過一次,起初有些害怕,打開了之後,在球后面前,郭婞淳也不怕小秀一下球技。她承認小戴真的很強,但還是希望她漏接一球。
無論是打羽球,或是踢足球、打籃球,郭婞淳認為,對自己的舉重專項一定會有幫助。因為柔軟度、協調性、爆發力等,是每個運動員都需要的特質,郭婞淳做為一名舉重選手,去參與其他運動,如羽球或足球時,一定會用到舉重訓練時較少用到的肌群,回過頭對專項也會有幫助。
「我有陣子很常打羽球,羽球需要跑來跑去,要跑米字步,或者需要快速地應對來球,那陣子我感覺自己的身體比較俐落,不會那麼笨重。」當下她不會多想做這些運動對自己的幫助,但回頭想就會發現,其實每個運動都有相通的道理,她還以自己成長經驗來佐證,「我小時候也是什麼運動都玩,最後選擇舉重,都知道一定會有幫助。」
「現在從事其他運動,只是興趣,心情當然跟小時候不一樣,但還是想贏。」郭婞淳將好勝的情緒昇華,不是每項都要求自己一定要表現得很好,也不是要靠這項運動去比賽,但至少有個樣子,也可以在興趣中獲得成就感。
她還會特地購買專業裝備,包括球拍、羽球鞋,就連購物行程,也能讓她心情放鬆,「要去參加不同運動的時候,真的會非常開心,會很期待。而且一定要買自己喜歡的裝備,球技輸,裝備不能輸,就是做什麼像什麼的概念。」
(本文摘自/郭婞淳:舉重若輕的婞念/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