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頭暈症狀,是高血壓還低血壓?2022最新血壓指引、併發症圖文解析
什麼是血壓?
血壓簡單來說,就是「血液流經血管時,對血管管壁造成的壓力」。這種壓力有2個類型:一種是收縮壓,是心臟收縮時,把血液打進血管時產生的壓力,數值比較高;一種是舒張壓,是心臟舒張時,血管彈性回縮後產生的壓力,數值比較低。
延伸閱讀:
有圖解》如何正確量血壓?家醫科醫師教你「這姿勢」測量才正確
為何血壓如此重要?
因為血壓代表的是血液灌流到身體各個部分的能力,若是過高,就有可能造成血管壁承受不住壓力而破裂,造成中風;又或是過低的時候,造成血液無法正常灌流到身體器官,造成暈眩、無力等狀況。
血壓標準是多少呢?
要知道血壓標準,就要先學會看血壓的紀錄,一般血壓的紀錄單位是毫米水銀柱,寫作mmHg,測量血壓時,血壓記錄會寫成「收縮壓/舒張壓 mmHg」,例如【117/65 mmHg】就是一個完整的血壓紀錄。
根據美國心臟學會(AHA)於2019年發布最新的高血壓指引(The New Blood Pressure Guideline),只要血壓維持在 120/80 mmHg 以下,並且非低血壓狀態(收縮壓低於90mmHg,或是舒張壓低於60mmHg),就算是血壓標準範圍。
而目前台灣最新的高血壓指引,若是居家血壓量測平均值大於130/80 mmHg,就算是罹患高血壓。
為何血壓會有起伏?
人在一天內的血壓數值是浮動的,會隨著人體活動量有所改變,所以白天通常是血壓最高的時候,用以應付白天繁雜的工作;到晚上身體需要休息時,血壓也就會慢慢降下來,並到睡覺時降到最低。這也就是為什麼醫生會建議,民眾每天量血壓要在固定時段測量,並且可以選擇在「晚餐前」跟「起床」這2個時間點,測量出來的血壓數值才有比較的意義。
除此之外,運動、身體姿勢、情緒波動、心理壓力等因素,也都會造成血壓的波動。所以才會建議民眾量血壓時,盡量不要說話,保持情緒平靜,避免血壓在量測時突然升高。
延伸閱讀:
血氧機怎麼用?教你「這樣判斷」數值才對,一文看懂正確使用法
高血壓的症狀與併發症
事實上高血壓在平時大多沒有任何症狀的,但有些症狀:眼睛出血、面部潮紅、頭暈等,有可能間接與高血壓有關,不可輕易忽視。而高血壓的併發症往往都與血管有所關聯,常見的併發症整理如下:
1. 眼底病變:例如眼睛出血、視神經受損、視乳頭水腫或黃斑部病變,引響視力。
2. 心臟病變:例如心臟肥大、心肌纖維化、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等。尤其高血壓會增加心肌梗塞死亡的機率。
3. 大動脈及其分支的病變:例如大動脈硬化,動脈粥狀硬化血管瘤及剝離性大動脈瘤。高血壓患者發生血管阻塞的機會增加。由於血管硬化的加速及血管中壁的壞死,容易造成血管瘤及血管中壁的剝離。
4. 腦病變:高血壓常會造成腦部血管病變、出血或栓塞,尤其高血壓患者的腦栓塞發生率更較一般人的30倍,收縮壓比舒張壓的影響更大。
5. 腎病變:如腎硬化症,腎功能不全,腎衰竭,高血壓也是腎衰竭最常見的原因。
低血壓的症狀與併發症
其實低血壓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像是運動員、孕婦、老人都有可能血壓較一般人低,因此若長期以來,血壓的數值都較低,可是卻沒有出現不適症狀,其實並不需要特別去在意,但是當今天突然頭暈目眩、全身無力、呼吸比較喘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
另外,年長者要特別留意因變換姿勢而造成的「姿勢性低血壓」。正常人當由臥姿突然站立時,身體調節血壓的機轉會啟動,維持血壓正常;而老年人因自主神經系統機能退化,正常調節血壓的機轉無法在短時間內達成,若是突然站立,就會造成些血壓突然下降,嚴重時會造成暈厥或昏倒,而產生後續的危害。
健康生活型態,是維持血壓標準的不二法門
戒菸、減重,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飲食方面,可以採用低鹽飲食,減少鈉鹽的攝取,可以預防高血壓。而規律的運動,每週至少3天,每次遇動至少30分鐘,不管是慢跑、快走、騎腳踏車等,都有助於維持血管的健康。若是家中高血壓病史,更需要定期測量及記錄血壓,若有異狀,應盡速就醫。
若是真的發展成高血壓需要服用藥物,除了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外,定時且正確用藥非常重要,不可任意停藥或是服用非經醫生開立的藥物,只要持之以恆,甚至有機會減少或脫離服務用高血壓藥物喔!
(本文獲家天使授權轉載,原文為:血壓標準知多少,高血壓與低血壓會有甚麼症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