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一半胸口痛竟是「心臟抽筋」醫:非典型心血管疾病,嚴重恐心衰竭
心血管痙攣(俗稱「心血管抽筋」),是指心血管平滑肌不正常收縮使血管的全部或部分狹窄,導致患者突發性心肌缺氧,若不事前預防或及時投藥,更將引發心絞痛(INOCA)或心肌梗塞(MINOCA),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昏厥、心衰竭及猝死。
延伸閱讀:
有沒有心血管問題?台大醫師:看「手肘皮膚」就知道
心血管痙攣與心肌缺氧高度相關性
台北醫學大學教授暨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明佑表示,心血管痙攣常在休息或睡眠時發作,除了影響睡眠品質外,嚴重時也可能造成心肌梗塞與猝死。需要被正確診斷初才能對症下藥,天氣變涼民眾更需提高警覺。
洪明佑說明,近日全台溫度驟降,尤其夜間和清晨特別有感,天冷更容易誘發心肌缺氧。心肌缺氧常見2種機轉:
- 運動時因血液供給不及造成的供給缺氧
- 非運動時由心血管痙攣等原因引起的需求缺氧
據國際醫療科學期刊(IJMS)研究顯示,台灣急性冠心症患者中,就有高達57%的患者患有心血管痙攣,顯示心血管痙攣與心肌缺氧具高度相關性。
心血管痙攣與一般心血管疾病不同
洪明佑表示,辨別心血管痙攣與其他心血管疾病可從幾個方向判斷:
- 時間點:心血管痙攣好發時間點為休息及夜間睡眠時,這是與其他心血管疾病最明顯的差異之一。
- 血壓與心跳:不同於心血管阻塞造成的血壓升高與心跳加快,心血管痙攣發作時,患者的血壓通常偏低且心跳偏慢,這是相當重要的判別關鍵。
因此民眾如有在休息或睡眠時感到以上症狀,都應盡速就醫檢查。
另外,除了不會引起陣發性上心室頻脈(PSVT)以外,心血管痙攣會引起其他任何慢(較常見)或快(較少見)的心律不整,最常見的是心室早期收縮,因此國際學者建議將心血管痙攣列入心律不整或暈厥的鑑別診斷。
2005年哈佛研究日本的心血管痙攣盛行率高於美國10倍,另一份研究更顯示台灣、日本和德國的心血管痙攣佔心絞痛患者40~50%,盛行率較高,務必多加注意。
心血管痙攣好發年齡層偏年輕
心血管痙攣好發族群介於40~70歲、年齡層偏低,洪明佑也提醒,心血管痙攣的成因非常多,研究顯示,吸菸、年紀和C型反應蛋白是重要的危險因子。
目前證據顯示心血管痙攣是心血管阻塞和糖尿病的前兆,早期發現可避免心血管阻塞。臨床治療上,多以口服鈣離子拮抗劑或口含硝化甘油做及時治療,透過抑制心血管平滑肌的收縮,達到緩解心血管痙攣的作用。
心血管痙攣高風險因子:
- 吸菸
- 喝酒
- 服用興奮劑藥物
- 甲狀腺亢進
「心導管心血管痙攣誘發檢查」為主要診斷方式
心血管痙攣成因多變,且症狀不同於心血管阻塞。洪明佑表示,不論是心電圖、超音波還是電腦斷層都只能作為輔助,心導管心血管痙攣誘發檢查是心血管痙攣的唯一診斷方式,其概念類似心律不整電生理誘發檢查及暈厥傾斜床誘發檢查,根據1999年美國心臟學會臨床指引,這是敏感度高、特異性佳且安全的檢查。
民眾有時會誤解心血管痙攣誘發檢查屬於危險的檢查方式,甚至可能造成腦中風或心肌梗塞。對此,洪明佑說明,國際研究與臨床紀錄文獻皆顯示「心導管心血管痙攣誘發檢查」是非常準確且安全的檢查方式。
檢查時會以心導管直接投藥於冠狀動脈,大幅縮短藥劑抵達心臟的路徑,劑量僅需過去靜脈投藥檢查的10分之1,安全性高且全球無任何中風、心肌梗塞或死亡等嚴重副作用案例,唯一的副作用是心律不整,但都可自行或用藥治療恢復。
心血管痙攣預防之道:
- 避免吸菸
- 避免熬夜
- 避免焦慮
- 避免憂鬱
- 多注意保暖
-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延伸閱讀:
走路、講話都好喘 女子檢出瓣膜性心臟病
洪明佑呼籲,心血管痙攣已成為近年國際間心臟疾病研究的重點之一,台灣作為心血管痙孿的高盛行率國家,更需要被正確診斷並對症下藥。也提醒民眾需提高警覺,如在休息或睡眠時有胸悶、胸痛或心悸等症狀,務必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