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好累,感到焦慮不已?過來人教「4方法」改善:先關掉手機

每天都好累,感到焦慮不已?過來人教「4方法」改善:先關掉手機

2023/3/10
每天忙忙碌碌,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一直活得焦慮不已?只要透過減法生活,人生就能變得美好一點。25歲起在東京展開「週休5日」窩居生活、著有《才不是魯蛇》的大原扁理於《在都市窩居10年,我過得還不錯》一書中,分享減法人生哲學,幫助讀者找出真正需要、必要的事物,並減輕對職場、金錢、人際關係的焦慮。以下為原書摘文:

如何暫時遠離焦慮的環境

人一旦發現全心投入的事物最終發展不如預期,就會終日感到鬱鬱寡歡。其實能察覺到自己的情緒還算好辦,若是麻木不仁,可能代表我們早已筋疲力盡到無法釐清自己的感受,就算偏離自我也渾然不覺。

如果我們沒發現自己不快樂,就會離自我越來越遠,內心的焦慮也會越演越烈。若是想減輕焦慮,首要之務就是訓練自己能敏銳察覺內心產生的不悅及矛盾感。像是不悅的原因、負面情緒從何而來,以及今後的人生有何打算,事後再來思考就好。

話雖如此,但總不能叫人突然辭掉工作搬去鄉下吧?連我也沒有那樣做的勇氣。本篇我將介紹暫時脫離焦慮環境的方法,這些都是我親自實踐並奉行至今的有效行動。

延伸閱讀:
別再急找懶人包、倍速看劇!褚士瑩用「日常慢哲學」重新享受人生

  • 手機關機

先把手機關機吧!這是所有人都能立刻輕而易舉做到的好辦法。雖然我在東京過窩居生活時沒用手機,但4年前移居臺灣時還是買了手機。這時我才驚訝地發現,手機幾乎佔據了日常生活所有的零碎時間。邊吃東西邊看手機的人就是這樣吧!除此之外,過去像是在車站搭乘電扶梯、等待列車進站、剛醒來半夢半醒之間等能夠放空的零碎時間,如今都被手機霸佔。

少了放空的時間,感覺就像隨時有人在後頭追趕自己般,讓人靜不下心來。話雖如此,大家還是自願性地掏出手機⋯⋯。我嘗試關機後,才發現原來沒有手機的世界超~安靜。這才驚覺原來手機和網路傳來的資訊和廣告有多麼吵雜,內容有多麼瑣碎,它們輪番轟炸著大腦,使人心浮氣躁。這個發現讓我感到既新奇又愉快。

延伸閱讀:
為什麼你總是無法拒絕別人?人生教練教「7步驟」先回應內心感受

關掉手機,腦袋開始放空後,天馬行空的靈感也紛紛竄入腦中。最近我異想天開的想法是「手機成天跟我黏在一起,想必也很累吧?」如果我是手機,才不想一直開著機呢。某一天,當我把關掉的手機留在屋內準備出門時,突然心血來潮地把手機放在枕頭上,還為它蓋上棉被,希望今天讓它好好休息。走出屋外時,我瞄了床鋪一眼,覺得它的睡姿真可愛,甚至想對它說:「好了快睡吧,真是辛苦你了,謝謝。」

看到這裡,大家肯定想問我:然後呢?其實並沒有所謂的然後。如今的社會氛圍中,我們的言行舉止總是被規定要有結果、理由和結論,要不然就是提出成效或是性價比,關機(創造放空時間)就像是一種使我們跳脫這種框架的練習。你會發現不用向他人刻意解釋結果跟理由,會給自己一種彷彿重獲自由般的暢快感,甚至感到意猶未盡呢。

硬要說的話,調劑生活的東西有很多,但是腦袋放空的瞬間,這種暢快感會意外地快速降臨,而且既不具備危害身心的成癮性,也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不帶手機出門後,也會大幅影響到自己的所聞、所見和所想。本來微不足道的事物,頓時都會看見跟聽得一清二楚,像是他人的走路方式、平常覺得平淡無奇的景色,還有人們對談時的語尾起伏等,然後就會突然興起一些奇思妙想,替手機蓋棉被就是一例。

當我們無止境地滑手機,就會填滿所有異想天開的放空時間。凡事講求利益,腦袋無法放空又喘不過氣來的處境,才是真正讓人感到壓力很大的元凶。利用關機爭取時間及空間上的寧靜,才有機會察覺自己是否被焦慮追得團團轉。

絕大部分的人早已習慣手機不離身,剛開始把手機關機很可能會感到坐立難安。但放心吧,這是正常現象。養成關機的習慣後,對於手機和網路消息的反應速度會慢別人半拍,不斷更新的資訊也會在瞬間稍縱即逝。

如果我們面對訊息的流逝能感到無動於衷,內心焦慮感也會減少幾分。因為這代表你可以一派輕鬆地看待這件事,反正若這個訊息跟自己有緣,早晚會再相遇吧。
再次提醒各位,沒有養成定期關機的習慣,焦慮又會慢慢累積起來。別以為成功消除過焦慮一次,就能從此掉以輕心。

焦慮好比塵埃,會在不知不覺間無聲無息的積在心中。必須頻繁清掃,不然過濾器會堵塞,導致情緒探測器故障,使我們分不清楚是非對錯,好的壞的統統照單全收。

只要持之以恆地關機,就能跨出遠離焦慮世界的一小步。也許尚未習慣時會感到焦躁不安,但大家不妨先從晚上關機開始做起。習慣後就可以在出門前故意把手機放在家裡。只要連哄帶騙地延長自己不看手機的時間,久而久之就會發覺暫時離開手機也沒什麼大不了。

當你領略到「原以為沒手機會活不下去,但意外地沒什麼大不了」後,內心會感到無比自由。請各位務必體驗看看。

  • 拒絕不想去的邀約

每個人多少都有推不掉不想去的聚餐和聯誼,最後答應赴約的經驗吧?試著拒絕這種邀約吧。話雖如此,要大家突然硬起來推掉邀約也很強人所難。如果彼此是像朋友那種對等關係還好處理,但不對等關係的邀約往往很難推辭。我通常是盡可能地全數拒絕,也會稍微編些理由,好讓自己更容易拒絕別人。

雖然我會捏造理由,但我不認為這是說謊。真要說起來,勉強自己赴約才是對自己的心說謊吧。既然橫豎要說謊,與其對重要的自己說謊,不如對無關緊要的他人說。如果邀約對象是自己也想見的人,我們絲毫不會產生拒絕的念頭,也就是說,我們大可不必在連見面都會讓自己感到厭煩的對象面前裝好人。

雖然我基本上都有空,沒有忙到無法赴約的問題,但是我酷愛獨處。由於當面直接拒絕很傷感情,所以我往往會捏造理由。如果是近期的邀約,我會用「好像快感冒」和「這個月手頭很緊」的理由來推拒。(跟我一樣深怕言語成真的人,可以嘴上拒絕後在內心補上一句「才怪」來化解。)
至於非近期的邀約,我會說「剛好那陣子有事(旅行和回國等),如果取消再跟你說」,然後置之不理。假如對方沒繼續追問,我就會暗自竊喜。

最棘手的邀約,其實是對方在我措手不及的情況下,當面向我提出的邀約。即使想編理由,但我的腦筋轉得沒那麼快,所以通常會變成這種情況:

我:「呃⋯⋯」
對方:「你有排其他事情嗎?」我:「是沒有啦⋯⋯」
對方:「那代表有空嘛。」

最終就會在糊裡糊塗的情況下答應赴約。由於赴這種約難免也會花錢,因此最好盡快編個合情合理的理由來回絕對方,像是回家後突然想起那天有事等等。

不過比起想理由,更值得各位省思的是,如果不去也沒差,為什麼無法誠實與對方說不想去?大家可以利用拒絕邀約爭取到的寶貴時間,好好思考一下。如果怕影響往後的人際關係,因此不情願地配合對方,代表你可能是以權衡得失的心態在挑選交往對象。

如果是怕拒絕邀約會傷感情,不妨反思對方是否有對你情緒勒索,這樣的關係是否健康。雖然不用說謊就能拒絕邀約是最好的,但「一開始就拒絕赴約」是更容易的方法。

只要以年為單位一點一滴地累積經驗,你會神奇的發現,不想去跟拒絕不了的邀約都會逐漸減少,因為你已被社會大眾認證是「不愛交際的人」。編理由跟拒絕他人都很耗費精力,所以與不想見面的對象保持距離才是上上之策,用節省下來的精力充實自己的人生吧。

  • 溫泉旅行

無論是關機或是拒絕邀約都有困難的人,去能不帶手機,還能順理成章拒絕邀約的地方也是一種辦法。那就是去泡溫泉。這是當今社會大眾都能輕易前往,又能遠離手機的超優質場所。而且日本是溫泉大國,無論在哪個城市,只要搭1小時電車,就能找到1、2間有提供住宿的溫泉飯店。

我在東京的時候,每個月都會去溫泉1日遊,例如東京都內的檜原村、神奈川縣的茅崎和鶴卷溫泉、埼玉縣的吉川、千葉縣的白子溫泉附近一帶。我會特地花大把時間和金錢去泡溫泉,是因為它跟前述提過的「關機」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意識地脫離日常行程,這樣做才不會使人生的空白時間被逐漸填滿,所以我是刻意強迫自己去製造能放空的時間。

溫泉旅行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能暫時脫離自己的生活圈,以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試著離開自己的生活圈,多半會發覺內心的困擾意外地不算什麼。成為自己的旁觀者,就能冷靜看待事物,也能從第3人稱的角度來看待自己。

但要注意的是,溫泉旅行的主要目的是為自己製造空白時間,所以最好避開影音文字等資訊,減少人為的干擾。雖然有時浴室內會附設電視,特別是三溫暖,但我會待在角落避免看到電視,最好選擇那種能被大自然圍繞,令人放鬆的露天溫泉。

泡溫泉時就算有人來電,也享有不接聽電話的豁免權,自由感也油然而生,畢竟任何人都能隨時隨地聯絡到自己,無形中也會給人帶來壓力。

  • 透過冥想歸零

我開始冥想的契機很單純,是因為近兩年很常聽到周圍人有在冥想。話雖如此,我並不是想透過冥想獲得什麼厲害的人生體悟,而是抱著玩票性質的心態想說試試看,所以我先從二手書店買了一本冥想的書,看書試著做做看。

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冥想是有意識地讓身體靜止不動,將自己的思緒專注於某個點。雖然人難免會東想西想,但都只是一閃而過的雜念而已。

我在冥想時,會任由雜念來來去去。當腦中浮現像是「今晚要吃什麼」、「還沒回某人信件」等雜念時,我會在覺察後,放任念頭飄遠就好。從我的理解來看,這種突然浮現的思緒只是「雜念」。相反來說,會做後續打算的思緒才是「思考」。所以我們無須理會雜念,任由其一閃而過就好了。

冥想10~20分鐘後,你會神奇地發現,習以為常的房間彷彿初次造訪的空間,帶給自己耳目一新的感受,像是「原來這種坪數的房間會有這種回音」、「光線會從那邊的窗戶射入屋內」等。映入眼簾的是煥然一新,宛如初次邂逅的世界。

冥想也是讓大腦歸零的過程,帶給自己猶如旅途中一覺醒來,瞬間忘記自己置身何處的感覺,而我也會憑這種感覺來判斷自己是否有冥想成功。

冥想久了,還能體察到像是「那人說的話好像怪怪的」、「我好像無意間說了打腫臉充胖子的話呢」等諸如此類太過自我使人反感的言行。有時還會突然領悟到很多道理,像是「那個問題就視為是內心失去冷靜所導致的,置之不理就好」,然後任其飄遠,也不會試圖去採取後續行動。

冥想的重點並非得到什麼,而是「做就對了」。別抱任何期待,平心靜氣去做就好。話雖如此,也許讀者會覺得既然沒有任何好處又何必做呢?硬要說的話,我之所以會持續冥想,是因為思緒放空的感覺相當放鬆。冥想可以讓自己強制進入這種狀態。

所以冥想具有和關機、泡溫泉相同的效果。唯有在這段時間裡,會讓我覺得自己毫無牽掛,就像是我人不在現場,因此所有焦慮都跟自己無關。我認為想跟焦慮保持距離的話,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我曾聽說某位成功的企業老闆,無論再怎麼忙都會定時上健身房,在他鍛鍊的這段期間連祕書都聯絡不到。也許一個人承擔的責任越大,越是需要這種放鬆的「歸零時間」吧。

建議大家從上述方法中挑個感興趣的去做,逃離焦慮的世界吧。

(本文摘自/在都市窩居10年,我過得還不錯:只是維持最低限度的工作量和人際關係,九成的焦慮也遠離了/采實文化)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