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體內濕氣重」恐影響呼吸道、脾胃!中醫建議「2穴道」改善
2023/8/14
本篇文章目錄
漢芳中醫診所中醫師邵禹豪於臉書粉絲頁表示,這幾天節氣剛轉為立秋,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後一段時間內暑氣仍盛,人體會有悶熱潮濕的感覺,民眾也要開始注意呼吸道、腸胃道是否有受寒的狀況,他也分享「濕氣」的成因與保健。
延伸閱讀:
容易流汗不一定是腎虛!中醫教你1招分辨:先聞有沒有「這味道」
痰濕與環境有關聯
邵禹豪指出,「痰濕」的成因和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在氣候潮濕的季節裡,人體很容易出現大量的濕氣,或是久居山邊濕地、涉水淋雨 ,都是受濕氣影響的高風險群。
中醫認為濕氣能不能正常地被化掉,和脾胃功能具有高度相關性。諸如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愛吃油膩炸物或先生脾胃較差者,也會容易生濕;此外,久坐少運動,身體氣血循環呆滯的情況下,也有可能生成濕氣。
痰濕影響呼吸道、脾胃
邵禹豪表示,痰濕常見的症狀包含消渴、胸悶、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頭脹悶痛合併疲勞等症狀,在呼吸道、脾胃、頭面皆有不同的表現。若是與熱合併形成濕熱者,除了上述的症狀外,容易出現體味重、怕熱、容易長痘痘等現象,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口苦、午後潮熱、急躁易怒 的現象。
延伸閱讀:
不是只有曬太陽才會中暑!中醫警告「這體質」待在冷氣房也會中標
痰濕體質保健
邵禹豪指出,痰濕體質的人忌諱吃生冷的食物,像是冰品、冷性的水果,可以多吃具有利濕效果的食材,他也分享痰濕者的日常保健,分別為飲食、環境、鍛鍊:
- 飲食:建議避開油膩、生冷食物,並戒除菸酒,多吃原型未加工的食物,避免過度烹調,如水煮的蔬菜、豆類、白肉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也可以多吃具有利濕效果的食材,如薏苡仁、山藥、茯苓,或是麥茶、決明子茶、山楂茶,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 環境:建議避免長時間涉水淋雨,並注意環境的濕度,使用除濕機是個不錯的辦法,若不得已請準備毛巾或預備換上的衣物,盡量保持身體的乾爽。
- 鍛鍊:建議保持適當的體育鍛鍊,適度地流汗,能夠增加身體的循環,並幫助陽氣重新疏布全身。
痰濕穴位保健
邵禹豪指出,痰濕者可藉由按壓2穴位來改善症狀,分別為豐隆穴與陰陵泉;豐隆穴具有和胃化濕的功效,而陰陵泉能健脾胃而化痰濕:
- 豐隆穴:位在外膝眼與外踝間的正中點,具有和胃化濕的功效,也能夠幫助胃氣下降而減少嘔吐。
- 陰陵泉:位在膝蓋內側往下的骨邊凹縫處(脛骨內髁),能夠健運中焦脾胃而化痰濕,可以處理水腫、排尿問題、腹瀉等症狀。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