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立秋後「體內濕氣重」恐影響呼吸道、脾胃!中醫建議「2穴道」改善

立秋後「體內濕氣重」恐影響呼吸道、脾胃!中醫建議「2穴道」改善#立秋

近期迎來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立秋後一段時間暑氣仍然旺盛,人體會有悶熱潮濕的感覺,因此容易引起「痰濕」,常見的症狀包括胸悶、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頭痛等。中醫表示,痰濕體質的人忌諱吃生冷的食物,像是冰品、冷性的水果,也建議保持規律運動,適度流汗能夠幫助身體循環。

立秋到》皮膚乾癢過敏、易咳?中醫教你「按2穴位」通鼻止咳又護肺

立秋到》皮膚乾癢過敏、易咳?中醫教你「按2穴位」通鼻止咳又護肺#立秋

今年父親節,正逢秋天的第1個節氣「立秋」,中醫師建議,此時夏季剛結束,餘熱未消,氣候上仍要小心秋老虎,日夜溫差會開始變大,要慎防感冒上身。立秋前後的養生秘訣,與肺氣有很大關係,飲食上建議攝取潤肺生津的食物,衣著上應注意早晚保暖,也能進行一些較為輕鬆柔緩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及行山等,保持肺氣暢通是為養生之道。

新冠變種又來!趁立秋顧肺部,營養師建議「6種食物」提升免疫力

新冠變種又來!趁立秋顧肺部,營養師建議「6種食物」提升免疫力#立秋

新冠病毒變種株BA.4、BA.5在日韓再度引發大流行,也陸續有病例進入台灣,人體免疫力與病毒之間的戰爭還尚未結束。隨著大暑過後,夏去秋來,以立秋為準,2022年立秋是國曆8月7日,作為節氣邁入秋涼的先聲,表示難熬酷暑即將離去,迎接涼爽舒適的秋天,身體也可以隨之調養生息,選擇適合食物,打造健康體質。

既是秋也是夏 立秋養生3要點

既是秋也是夏 立秋養生3要點#立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持續高溫、午後局部豪雨,有時還有颱風,不翻月曆8月7日還真不知道秋天來了。這樣的立秋「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南方人感受不到秋意,只有北方的梧桐率先貢獻幾片葉子,算是展現迎秋的誠意。人家都說秋燥秋燥,但現在明明就很濕,哪來燥? 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表示,二十四節氣主要是跟太陽走的,天體走到哪,季節就怎麼劃分。不過古醫家倒是很有智慧,於夏季跟秋季之間,塞進了一個「長夏」,再跟木火土金水五行對應起來,就成了木-春、火-夏、土-長夏、金-秋、水-冬,剛剛好。長夏對應土、對應脾,表現出來就是濕,非常準確。 順帶一提,在藏地,由於冬天很長,因此藏曆有兩個冬天,夏天也有兩個,所以一共是春、盛夏、季夏、秋、初冬和隆冬六個季節,兩個月換季一次。擅長觀天象的藏醫也講究節令養生,會指導藏地居民生活起居該如何應天時安排。 長夏之始 身心雙重養護立秋,太陽說它是秋,老中醫說它是夏,非常有意思的一個節氣。有人把「立秋─秋分」 這段期間稱為「長夏」,而也有地方長夏是指「夏至─處暑」這之間的時間。地球不但很熱鬧, 而且還很大,同樣在北半球,冷熱濕燥有地區性差異,那也很正常。住在哪地,就翻哪個地方的曆法、就聽當地的達人怎麼說,因地制宜,候物最準。 台灣的立秋幾乎沒有秋意,反跟長夏的「濕」能對應得上。立秋,也是長夏之始,這幾天若下起雨,一點都不奇怪。不管是午後雨還是颱風雨,都是外面的濕。而人冷氣吹得兇、冰涼飲料不忌口、過食西瓜與生魚片、熬夜又貪嗜甜鹹肥膩、思慮太過重重心事傷脾。再加上頭髮不吹乾、流汗卻讓衣服自己乾,那身體可會像是泡在水裡一樣,困重不爽,這是裡面的濕。另有些人會起小丘疹、濕疹、汗皰疹,這些都屬於濕氣在人體上的顯化。立秋也好,長夏也罷,這時節的三個保養法: ◎長夏排濕 陽光下健走排濕,洛桑加參醫師最推薦在陽光下健走,這是最快最舒服的排濕法,晚上還能睡得更深、更沉。太忙沒時間運動,泡溫泉、泡澡或足浴,也能帶動全身循環。健身房的蒸氣室、烤箱也有類似的效果。只不過,被動式發汗與自己運動的主動式發汗,在排濕效果上,還是自己有出力的,效果好一些。 若是在睡前泡澡泡腳,應注意溫度不要太高,怎樣叫太高?讓你越泡越有精神的,就叫太高,恐干擾睡眠。大約45、46℃這種高溫,會刺激交感神經,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白天的話你就可以泡這種。睡前的浸浴,希望能活化副交感神經,因此以舒服放鬆為度,41、42、43℃這樣,不宜太燙。 ◎解水腫 帶動全身循環有一回洛桑加參醫師提倡多喝水時,遇到一位小姐說她水腫,不能喝水,這是錯的喔!體內有濕,不是因為水喝太多,排除因疾病導致的水腫,一般性質的水腫大多是因為循環不佳所造成的,反而要喝水,你若缺水,血液就沒有循環的本錢。 為了促進循環、幫助排毒,人不能不喝水,但若已經水腫,就老老實實放棄冰水,改喝溫熱開水吧!最重要是要去提升活動量、增加運動次數、避免久站久坐久臥維持同一種姿勢。循環慢慢帶起來,心臟、肌肉漸漸練強壯,水腫的困擾,自然而然能解決。 ◎謹慎開展新的一季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儘管秋意不濃,但仍算是一個季節的開始,別因為還在熱,就過於忘形忘情。一流的人,都很重視凡事要有好的開始。尤其金秋肅殺之氣是一年最盛的時候,謹慎一些總是好的。 洛桑醫師說,畢竟經過了春生、夏長,到了秋收這第三季,一年的獲利也差不多大致抵定了,紛爭總來得出其不意又特別頻繁,一方面要避免自己被「秋後算帳」,一方面身處「多事之秋」,能少紛爭就盡量慈悲,一方面自己要慎始、要小心,一方面學著原諒、展現肚量。有智慧的人懂得趨吉避凶,絕不會想在秋天和人起口角、起爭執。

樂閱讀/跟著節氣吃好料:立秋吃酪梨、茄子

樂閱讀/跟著節氣吃好料:立秋吃酪梨、茄子#立秋

國曆8月7~9日立秋宣告了秋天的開始,氣候逐漸變得乾燥,加上秋老虎發威,暑氣一時難消,有時甚至比大暑還熱,許多人會在此時出現上火的症狀。中醫認為秋主肺,秋天開始,肺氣宜收不宜散,而辛辣發散之物容易瀉肺,酸味之物則能收斂肺氣,所以此時飲食應慢慢調整,以因應過渡時期,不宜進食羊肉、蔥、薑等食物,可以多吃酸味蔬果。【立秋嚴選食材】• 酪梨/立秋前後是台灣酪梨的產期,酪梨的營養價值相當高,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必需脂肪酸,不但有利於血脂肪的控制,而且入菜口感會很滑順。另外,酪梨對抗氧化、助消化、改善貧血、養顏美容都有助益,而且它的糖分極低,是糖尿病患者可以安心食用的水果。有些品種的酪梨果皮會隨著成熟而呈紫紅色,有些則不會。• 挑選時可以輕輕握住,感覺有彈性而不軟嫩者為佳。• 茄子/台語有句俗諺說:「吃茄會蹻趒(音同敲調)。」意思就是吃茄子會讓你很勇健,而「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品嘗茄子最好的時機,不但物美價廉,而且營養豐富,具有清熱降火、解秋燥的作用。最特別的是,茄子富含維生素P,可以軟化細微血管,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是很好的食物,另外茄子還含有龍葵素,對抑制消化系統的癌細胞也很有幫助。• 挑選時宜選深紫色、無斑點、有光澤、蒂部未乾者。(本文作者/蘋果日報副刊中心)(摘自/跟著節氣吃好料/商周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