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令養生調肝氣 午夜11點~3點睏好眠
從黃帝內經來看,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這六個節氣為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天地之間生氣發動,草木欣欣向榮,為適應此種氣候,人們應當夜臥早起,出外散步並舒緩形體,使情志舒暢愉快,廣泛佈施而不慳吝,這是順應春天調養生氣的方法。
為恭醫院中醫部主任杜旻峯醫師表示,中醫講的「肝」與西醫的肝臟(liver)是不同的。就中醫生理而言:「肝主疏泄」,是調暢全身氣機,推動血和津液運行的一個重要環節,若肝氣鬱滯或上逆,則出現胸脅悶脹、精神抑鬱或頭目脹痛、煩躁易怒的症狀,甚至影響飲食的消化,類似現代的精神官能症。
其次,「肝主藏血」,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若藏血功能失常,在婦女即可引起月經量多或量少。杜旻峯醫師說,古代中醫家從臨床觀察中得知-「肝主筋,其華在爪,開竅於目」,也就是說肝血若充盈則能養筋、能使指甲紅潤以及幫助視力保健;反之,若肝血不足,則身體上會出現筋痛與麻木感、關節屈伸困難、肌肉出現痙攣拘急等症;或指甲枯槁,變薄變軟;或兩目乾澀,視物不清。
古人有「天人相應」的觀點,認為外界的環境對人體有重大的影響,因人體須仰賴外界的食物、空氣、水、陽光而獲得能量。杜旻峯醫師指出,其中與「肝」相應的季節是春天,相應的味道是酸味,相應的顏色是青綠色,相應的五行是木。肝的養生與草木的生長相似,草木在春天恣意向外伸展,不喜被抑制,因此要保持情緒的平和,少鑽牛角尖或發怒;多吃綠色蔬果對肝是有幫助的,適當的酸味食物對肝也很好。
另外從人體的經絡氣血運行而言,我們人體的五臟六腑相應經絡的氣血運行,是在每天的午夜11點到凌晨3點剛好在肝膽經,因此這個時段的睡眠對肝的保健也十分重要。
春天是一個善變的季節,乍暖還寒、時晴時雨,很容易讓人感冒,因此要注意保暖與外出時準備雨具,減少風寒的侵襲;有空多到戶外踏青,欣賞大自然的美景,適當的伸展肢體,保持心情的舒暢,這才是春令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