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不只養肝更要顧脾胃!中醫推「3種茶飲」調身體:還能止腹瀉
春天重於「養肝」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黃帝內經》提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在中華傳統醫學理論中,春天的重點即在於「養肝」。
站在中醫觀點,以五行對應五臟與四季,春季與「木」氣相應,臟腑對應於肝。「肝屬木,主疏泄」、「脾屬土,主運化」,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出現障礙,則會引起情緒、精神壓力上的異常,導致人體的「自律神經」錯亂。
按照五行理論,肝木克脾土造成「肝脾不和」現象,就會出現消化道失常症狀;周宗翰說,春分時節肝氣旺盛,臨床上經常可見因壓力、緊張,導致症狀包括胃痛、胃脹、呃逆、腹瀉等消化道疾患,亦即西醫所稱「腸胃激躁症」。
延伸閱讀:
來杯薑茶暖身「加點料」溫補養生更有效!中醫揭「4類人」不宜多喝
避寒性食材 多吃高纖維食物
春分養生飲食,首先對於可疑的過敏食物,如牛奶、花生等,盡量不食或少食用;生冷、冰凍、辛辣、油膩食物,適可而止。少量多餐、細嚼慢嚥,選擇容易消化、富於營養的食物,少飲含糖與碳酸飲料,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春分時節,腹部受涼易腹瀉,因此應避免食用生菜、苦瓜、西瓜等寒性食物。平日飲食可加強食物纖維攝取,有助於減輕腸胃負擔,如穀類、豆類以及高麗菜、胡蘿蔔、芭樂、木瓜、葡萄、蘋果等平性蔬果,都是纖維的豐富來源。
高纖維食物,可使結腸輕度擴張,防止進行性的腸道痙攣,腸內多一些纖維,可以保持糞便中的水分,防止大便祕結;高纖維食品,也有助於避免腹脹與腸內脹氣。對於一遇到壓力,就會大吃大喝,或無肉不歡的大腸激躁症患者,減少肉食攝入和「少量多餐」,亦可減輕痙攣疼痛和腹瀉症狀。
延伸閱讀:
2024立春「養肝健脾」趁現在!中醫推4道「湯品養生」消腫解便秘
溫肚臍周圍 滋腸健脾止腹瀉
周宗翰通常會請患者取50克食鹽炒熱,裝在布袋內,用來溫熨肚臍周圍,或是用胡椒粒填滿肚臍,上面放熱水袋,各約10分鐘,可減輕腸痙攣引起的腹脹與腹痛。
中藥治療,以健脾益氣的山藥、扁豆、蓮子、紅棗,滋腸健脾、止腹瀉為主,還有枳實、香附、白朮、藿香,能去除體內過多溼氣,維護腸胃道健康。而當腸子的活動力降低時,會發生腹痛與便祕,這類型患者,建議用具有補血滋養作用的當歸、何首烏來幫助排泄,切記不可隨意使用軟便劑,以免破壞腸胃蠕動功能。
春分養生三茶飲
【補氣健脾茶】
可補氣、解痙攣,減緩因腸胃道虛弱而腹瀉的症狀。
材料:西洋參3錢、白芍3錢、甘草2錢。
作法:先將所有材料用水洗淨,藥材放入保溫杯或保溫瓶中,沖入1000毫升熱水即可飲用。上、下午各飲用500毫升。
【疏肝解鬱茶】
可以去除體內過多溼氣,適合容易情緒起伏、煩躁易怒而有腸胃不適症狀者飲用。
材料:藿香3錢、陳皮3錢,薄荷1錢,可加適量冰糖調味。
作法:藿香、陳皮,薄荷、以藥袋包裝,一起放入保溫杯或保溫瓶中,加入1000毫升的熱水即可飲用。
【養血順腸茶】
可養肝補血、滋養津液,以利通便。若有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子宮肌瘤或其他婦科疾患者,飲用前宜先詢問中醫師,不可自行服用。
材料:當歸3錢、何首烏2錢、香附2錢。
作法:將藥材剪成小塊,有助於沖泡出藥效與成分,所有藥材放入保溫瓶中加入1000毫升熱水即可喝,分上、下午各喝500毫升。
(本文獲人間福報授權轉載,原文為:春分養生重養肝 茶飲溫臍排溼氣)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