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紀「健康走下坡」一動就疲勞?中醫教「1招」蹲著就能強健筋骨
出遊沒體力?
我們常說,年輕時有閒沒錢,年長時有錢沒閒,因此都沒辦法出去旅遊,如今年老了,錢與閒兩者都有,但是卻沒健康沒體力可以旅遊了。
中醫古書《黃帝內經》說「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2000年前的先人,就有觀察到50歲動作皆衰退的現象。這當然跟骨骼關節的退化有關,活動度及耐用度都大不如前,而比這兩者更早衰退的,就是肌肉了,也就是肌少症。再加上氣血不足,循環不佳,神經對於身體的控制也變差,因此衰退也就發作了。
延伸閱讀:
遠離肌少症!喝雞精有效嗎?營養師分析:不如直接吃「這物」固骨本
當然,書中也有提到如何避免動作皆衰,歸納出5個要點,即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其中,法於陰陽是指要效法四季寒暑以及日升月落的規律;和於術數則是要了解人體的年齡變化,依照階段的不同來養生。
食飲有節則是食飲內容要適當,攝食時間也要規律;起居有常是指生活作息要有常規,而且要依照四時不同而進行調整;不妄作勞則是要了解自己身體的限度,不要過於使用身體而超出極限,如過度工作或過度運動等等。
延伸閱讀:
坐著也能訓練肌肉!長輩必學「椅子瑜珈」4招防肌少症:還能改善平衡
優先疏通氣血循環
後世的中醫學者依照此要點,再以中醫學說加以擴充,對於動作衰退的症狀有更具體的理論。既然動作衰退與氣血不足、循環不良有關,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補足氣血與暢通循環。而動作的衰退又主要表現在肌肉筋骨上;肌肉是由脾臟來主管,筋則是肝臟,骨則是腎臟,因此與肝脾腎三臟息息相關。
如果要治療筋的問題,那就需要柔肝,常用到的藥材如當歸、芍藥等;要治療肌肉的問題,則需要健脾,常用的藥材如黃耆、山藥等等;要治療骨的疾病,則首先重腎,像地黃、牛膝,就是常用的藥材。若從穴位治療角度,則可按壓足三里穴以強健肌肉,陽陵泉穴以養筋,絕骨穴以壯骨。肝脾腎三者常會互相影響,臨床上也會三者同時調理。
就如同《黃帝內經》的要點,現代中醫對於動作衰退的調養,也是要注意生活起居、食飲內容及適當的鍛鍊。食飲部分,必須確保能量充足,特別是蛋白質攝取不可過少。如果納少食呆,吃不下的話,則應考慮調理脾胃。
先從練習馬步開始
運動鍛鍊方面,中醫的養生導引,包括八段錦、太極拳、五禽之戲,都對強健筋骨有幫助,而這些功法,也都強調鍛鍊下盤,有助於改善腰腿無力的問題。
如果沒時間練這些複雜的功法,不妨就先從練習馬步吧。所謂馬步,就像是騎馬,或坐馬桶的姿勢,以臀部往下坐,坐到大腿水平就好,要注意膝蓋勿超出腳尖,兩膝勿內夾,臀部勿翹起。如果下盤無力,無法蹲過久的話,那麼先別蹲太低,可以先從強度較低的高馬步開始。
或是,考慮下面兩者:
- 蹲到標準就可站起,如此重複練習即可。
- 搬張椅子,坐下再站起。這兩者可作為初階的簡易練習方式。
(本文獲人間福報授權轉載,原文為:【中醫專欄】強健體魄 順利出遊去)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