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體系快撐不住?《刺胳針》點出健保背後隱憂:這2點先改革

台灣醫療體系快撐不住?《刺胳針》點出健保背後隱憂:這2點先改革

2024/8/27
台灣醫療體系宛如壓力鍋,隨著醫護人員嚴重流失,各層級醫院缺乏照護人力,甚至傳出「關床潮」的窘況。近期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文章談到提高健保費是搶救關鍵,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認為,事實上,健康台灣健保財務協助方案就已經有助「紓壓」,將有助於穩定醫事人員留任。

本篇文章目錄

《刺胳針》刊文談台灣健保

《刺胳針》(The Lancet)8月24日刊出2名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師的投稿,探討台灣健康照護系統正在危機邊緣,提及台灣全民健保開辦近30年,每人平均新台幣1377元的低廉保費,健保財務壓力間接導致醫療人員相對低薪過勞,1個護師要照顧6~8人,是美國的2倍。

這篇文章末尾指出,醫療體系「紓壓」關鍵取決於2大變革

  • 提高現行全民健保的民眾繳納保險費用
  • 制定醫療工作者合理工時

延伸閱讀:
沒錢付醫藥費、健保費怎辦?快看「醫療救助金」懶人包

台灣醫療最大問題:健保費率過低

洪子仁告訴中央社記者,台灣醫療體系面臨問題根本在目前健保費率5.17%偏低,但是健保總額預算成長率低於其他先進國家。

「這篇文章出現的時機真的非常湊巧。」洪子仁相信政府確實聽到台灣醫療系統的警報聲,正著手改革措施。他說,總統府22日「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會議最大的亮點就是社會福利支出在健保財務協助的具體方案。

延伸閱讀:
缺藥危機?心梗藥物「愛栓通」明年退出健保!健保署:廠商稱無關藥價

公務預算助於醫事人員留任

洪子仁說,政府提出將原不屬健保支付的公共衞生等17項專案,佔健保總額預算約新台幣336億元,將改由政府編列預算支應,醫療支出是投資不是成本,這樣的舉動就是回應世界衛生組織(WHO)疫後建議各國應增加醫療支出,強韌公衛體系與醫療機構。

洪子仁進一步說明,因為公務預算的投入,健保支出面增加醫療機構財務韌性,同時提高了醫護人員薪資上升可能性,將有助於穩定醫事人員留任,吸引年輕人願意將醫療保健產業作為選擇科系,畢業後投入相關行業。

另外,洪子仁也提及政府投入60億預算執行的健康台灣深耕計劃,根據在地健康需求提出計畫,如創新醫療技術發展、培育AI、重症加護、臨床藥師人才等,透過計劃引領預防醫學到疾病治療等政策,銜接長照3.0全人醫療服務,達成「2030健康台灣」願景目標。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站在世界快速變遷的最前端,中央社始終堅守崗位,是中華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報導最權威的新聞通訊社。中央社專業新聞團隊每天以中、英、日文即時對外發出上千則新聞、照片、圖表、影音與資訊,是台灣唯一多語文新聞媒體,服務對象從媒體客戶擴大為閱聽大眾;從台灣民眾延伸至全球僑胞與讀者,充分扮演「台灣之眼,世界之窗」。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