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國家稅收實徵數再創新高,國民黨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並提出「稅收超徵全民共享發放現金特別條例草案」。對此,11個醫事團體10日聯合發表聲明,籲超收稅金優先用於挹注長期費用不足的健保基金,讓全民健保永續經營,同時可改善醫護人員執業環境,避免醫療崩壞。
2024年度國家稅收實徵數再創新高,國民黨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並提出「稅收超徵全民共享發放現金特別條例草案」。對此,11個醫事團體10日聯合發表聲明,籲超收稅金優先用於挹注長期費用不足的健保基金,讓全民健保永續經營,同時可改善醫護人員執業環境,避免醫療崩壞。
創歷史新高!衛生福利部9日公布,2025年全民健康保險總額預算核定新台幣9286.248億元,成長率5.5%、低推估3.521%,即使採取高推估,較8802.17億元基期增加484.078億元,是歷年成長金額最高的一年。對此,醫界表示,健保總額成長金額創新高,有望扭轉新藥納入健保速度慢與醫療人員出走問題。
藍白立委提案《老人福利法》修法,65歲以上長者免繳健保費,原本31日要再度在立法院闖關,但因連日引起諸多爭議,國民黨立院黨團決定再協商,確定暫緩推動。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長石崇良表示,這次暫緩意義不僅是避免財務受嚴重影響,更大的重點是守住量能互惠健保精神。
2025年元旦新制即將上路!政府各部門針對民生、投資、交通、旅遊等各大層面推出新制,包括最低工資連續9年調漲、勞健保費調整、擴大租屋補助、癌症擴大篩檢、健保住院自付額提高⋯⋯等。《優活健康網》整理一篇民眾最關心的7大新制,帶你快速掌握!
台灣醫療體系宛如壓力鍋,隨著醫護人員嚴重流失,各層級醫院缺乏照護人力,甚至傳出「關床潮」的窘況。近期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文章談到提高健保費是搶救關鍵,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認為,事實上,健康台灣健保財務協助方案就已經有助「紓壓」,將有助於穩定醫事人員留任。
56歲本土藝人汪建民不菸不酒,近日竟傳出罹患肺腺癌4期,令人震驚!事實上,肺癌已20年蟬聯國內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近3年來更成為唯一年發生人數、死亡人數皆破萬的癌症。胸腔內科醫師提醒,肺癌治療棘手之處在於逾半數患者確診已晚期,其中又以晚期肺腺癌、無腫瘤基因突變患者,因第一線治療的健保給付資源極少,而陷入龐大治療困境。
在野黨團提案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希望能入法保障1點1元,經過朝野多次協商,立法院如今未修法,而是通過主決議方式,要求衛福部進行健保改革具體措施,在2025年達到平均點值1點0.95元。對此,民團呼籲加強管控機制,否則恐惡化醫療資源配置不公,同時也要加速修法,強制醫療院所落實盈餘優化醫護待遇,以免口惠而無實惠。
台灣健保資源有限,癌友買不起自費新藥已成常態。為照顧癌友用藥及健康,總統賴清德力推「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政策,也讓各界關心財源從哪裡來、政策何時兌現?對此,衛福部預計以3年時間提列「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公務預算」。不過,前衛生署食藥局長康照洲等人認為新藥基金未一步到位,也不確定永續性,整體而言有點失望,與病友團體共同呼籲迅速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