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體系宛如壓力鍋,隨著醫護人員嚴重流失,各層級醫院缺乏照護人力,甚至傳出「關床潮」的窘況。近期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文章談到提高健保費是搶救關鍵,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認為,事實上,健康台灣健保財務協助方案就已經有助「紓壓」,將有助於穩定醫事人員留任。
台灣醫療體系宛如壓力鍋,隨著醫護人員嚴重流失,各層級醫院缺乏照護人力,甚至傳出「關床潮」的窘況。近期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文章談到提高健保費是搶救關鍵,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認為,事實上,健康台灣健保財務協助方案就已經有助「紓壓」,將有助於穩定醫事人員留任。
「我可以決定自己怎麼死嗎?」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這句話不免是許多人心裡的疑惑。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依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不健康餘命」年數,高齡者需仰賴他人照顧的「不健康餘命」長達8年之多,在活得老不一定活得好的情況下,「善終」議題逐漸被重視,越來越多人能接受預立醫療決定的觀念,為自己與家人在最後的關鍵時刻減少痛苦與紛爭。
《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滿5周年,民眾可以透過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決定達到尊嚴善終,不過,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前要先自費數千元進行諮商,成推動門檻。健保署表示,末期病患、輕度失智、公告重症及居家照護整合等4大類對象,2024年7月1日起諮商將納健保給付,預計下半年6萬人受惠。
疫情後各大醫院人力緊缺,不僅護理人力不足,有患者手術化療都被延後,還出現「一床難求」的窘境,尤其2023下半年是各大醫院關床高峰期。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數據,2024年起醫院總病床數與護理人員雙增,人力以醫學中心最多,為了避免護理荒現象,招募新血是下一步挑戰。
日前,健保署召開共擬會議,通過預立醫療諮商(ACP)將納入健保補助,新增4類對象分別為:65歲以上重大傷病且為安寧收案中疾病、輕度失智、病主法公告疾病,以及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對象;財務評估1年約1億8千點,預估有6萬人受惠。
健保費又要調漲嗎?健保財務問題日前再度因為健保點值偏低引發討論,由於醫界喊出「保障健保點值」,呼籲調漲補充保費費率以擴充財源。對此,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14日表示,現行健保補充保費費率低於一般保費,基於公平性原則,擬調漲補充保費,將於5/20新政府上路後討論。
總統賴清德總統即將在5月20日上任,新內閣人選也陸續出爐,準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11日首次公開談論到醫療改革,他眼中的「醫療改革3原則」分別為維繫醫療品質、保障醫事人員尊嚴、讓醫療院所順利運轉,期許有一天民眾能為醫事人員上街頭發聲,因為醫師的權益就是病人的幸福。
隨著健保調漲、支出不斷增加,須全面檢討支付標準及項目。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6日舉行公聽會,醫界建議總額改走支出目標制,實際醫療服務量超標,超出費用打折支付;健保署認為,當服務量超過目標,醫院恐因不符成本,減少服務或停診,同時擔心門診保值恐導致分級醫療崩潰,以穩固住院點值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