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巴金森氏症手抖、易跌倒⋯也適合「超慢跑」?醫建議1時期可嘗試
澄清醫院中港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映倫分享,一位63歲的陳小姐,是一名自我要求嚴格的職場女強人,3年前因顫抖、僵硬確診巴金森氏症,邱映倫卻發現她的病程惡化超乎預期地快速。
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原來陳小姐因不願被他人發現生病,她不僅提早離開工作崗位,更對身體失去信心,捨棄原本喜愛的爬山運動,足不出戶,情緒也出了問題。直到接觸超慢跑後,每日由家人陪伴運動,不僅體能變好、步伐變穩,情緒、睡眠、食慾都獲明顯的改善,走出身心遭到禁錮的陰影。
延伸閱讀:
病毒疣易傳染,會自己好嗎?醫揭「4種病毒疣」:這種常誤認老人斑
巴金森氏症各期別適合不同運動
巴金森氏症(帕金森氏症)是台灣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2常見的腦神經退化疾病,國際研究指出,巴金森氏症人多於55至60歲間發病。依據症狀表現共分為5期。邱映倫表示,因巴金森氏症主要症狀為顫抖、緩慢、不平衡以及步態不穩等動作障礙,常會導致病友因運動困難與挫折感而不願外出,進而影響疾病控制的狀況。
她說,運動是除了吃藥以外,幫助巴金森氏症人控制病情、預防跌倒失能的一大利器,病友可視時間、症狀等個人情況,決定運動種類。原則上,健走、慢跑等有氧運動,或是太極、瑜珈、跳舞都適合巴金森氏症友。
可依據不同病程,選擇適合、安全的運動方式:
- 第1、2期的早期病友:可維持既有的運動習慣,並穿插可鍛鍊多個部位肌肉的運動。
- 第3、4期的中期病友:適合中低強度有氧運動,能透過鍛鍊核心力量,增加心肺功能、肌肉的柔韌性和強度,協助步態平穩。
延伸閱讀:
日本爆紅!懶人「超慢跑」3秘訣大公開!在家就能跑「每天●●分鐘」
中期巴金森氏症病人可嘗試超慢跑
邱映倫分享,而時下流行的超慢跑因強度低、步伐小、速度非常慢,過程中可以保持微笑、輕鬆聊天,也正好非常適合巴金森氏症中期病友進行。
上述的陳小姐經過醫師建議後,開始一天10分鐘的超慢跑,接著增加時間與頻率,漸漸達到一週五天、一天30分鐘,並將過程寫成日記,清楚看到自己的進步。短短半年後,她的動作障礙與情緒等皆有所改善,甚至開始出門採買,到公園散步,參加短期旅遊活動,家中氣氛也重新熱絡起來。
減緩症狀惡化與副作用關鍵
「運動不是一個口號,是巴金森氏症友真的要付諸行動的事。」邱映倫舉例,當巴金森氏症進入中期,動作障礙症狀會更劇烈地影響生活,可能出現行走不平衡,經常容易跌倒,日常活動需輔具或他人協助等狀況。
也易因治療時間久出現藥效波動,當藥物濃度過高將造成異動症,病友手腳或身體會不自主抖動、扭動;當藥物濃度不足時,病友又會忽然覺得動作變得很卡,像斷電一樣,干擾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安全,這些困境常使許多病友不願再外出活動。
因此,面對巴金森氏症症狀與副作用隨病程愈來愈複雜的狀況,病友除了需要紀錄用藥日記,於回診時與醫師討論,藉由調整治療方式協助改善不適症狀外。
邱映倫表示,運動已被證實能協助改善巴金森氏症症狀,更是不可忽略,若有擔心跌倒等安全疑慮,可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她也呼籲,日常家屬可和病友一起運動,讓病友不孤單,或是根據喜好,加上音樂或影片,讓運動過程不枯燥乏味,維持規律運動習慣,幫助穩定病程發展。
(本文獲元氣網授權轉載,原文為:超慢跑新風潮,巴金森氏症易跌倒也能跑嗎? 專家:「這時期」的巴友反而更適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