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母看不懂的東西不要吃
想像一下你的曾祖母正陪著你推著購物車逛超市,她駐足在乳製品區,拿起一條裝在軟管中的Go-Gurt優格端詳了一陣子,不清楚這到底是食物還是牙膏?又要怎麼吃進嘴裡?你大可告訴她這是要擠出來吃的優格,不過如果她再看了成分標示,我相信她會有一大堆理由懷疑你說的不是實話。沒錯,裡面是有一點優格,可是還有十幾種看起來跟優格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像是高果糖玉米糖漿、基改玉米粉、明膠、卡拉膠、磷酸三鈣、天然與人工甘味劑、維他命……那些即使看了名稱也不懂,完全不像食物的東西。(其中「莓果泡泡糖口味優格」有一長串的成份標示,就是沒有莓果或泡泡糖。)曾祖母時代簡簡單單用牛奶加活菌做出來的優格,怎麼會變得那麼複雜呢?像Go-Gurt優格這種東西還是天然食品嗎?或根本不是優格?或者只是一項食物商品?
市面上的確有千百種看起來像食物,但從前的人根本無法苟同的商品,比如早餐燕麥條,切開來可以看到裡面的白色條紋代表牛奶,實際上跟牛奶沒有關係;「含蛋白質的水」和「不含奶的奶精」;看起來像起司蛋糕,卻完全不含牛奶的東西;類似瑞士捲(裹著類似奶油的內餡),不會壞的蛋糕。對了,不會壞的東西千萬不要吃,這條原則可以加進來。
不吃內容複雜的食物商品,除了避免各種化學添加劑、玉米和大豆製品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理由。食品科學做出來的東西另外有一個問題,就像古梭所說的,這些商品會欺騙你的身體。人對於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食物,會先用感覺器官評估之後,再傳達訊息給身體其他部分來做適當的回應,可是人工色素、人工香料、合成甘味劑和新式油脂厲害之處,就是讓我們的感官辨認不出食物的真假。所以會騙人的東西,從標示上便看得出端倪,如果只依賴感官,很可能一時不察就吃下去了。
人類用醃製、發酵或煙燻的方式來保存食物的歷史很悠久,不過工業化加工的目的並非只是延長食用期限那麼單純。今天的食品加工是為了增加銷售量,利用人類天性偏愛甜食、油脂和鹽的演化特徵所做出來的。這些物質在自然界並非隨手可得,對食品科學家來說卻是可以用低成本輕易做出來的東西,讓加工產品引誘人們攝取超過對自己有益的量。「好吃又不會飽!」大概是多數加工食品行銷商喊出來的口號,不過熱量密度卻比天然食品更高。它們通常含大量的糖和油,水份、纖維和微營養素卻很少,套句行銷用語,就是「愈讓你發胖的東西愈沒有營養。」
相信這項曾祖母條款會讓你把很多這類商品放回去。但是這還不夠。拜FDA在一九七三年主動放寬限制之賜,食品業者擺脫仿製食品加註的限制,任意去改變那些「眾所周知的傳統食品」,曾祖母還是很容易上當,以為她看到的就是真正的麵包和起司。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多知道一點內幕,才有能力看穿冒牌貨。(本文摘自:食物無罪,由平安文化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