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冠心病患者 運動心電圖無法檢查出來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心臟科卜詩筠醫師表示,張先生是位40多歲的科技人,平日工作忙碌、缺少運動,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沒有抽煙或喝酒等不良嗜好。日前健檢的運動心電圖檢查中竟然出現心臟缺氧的陽性結果,張先生覺得很納悶,平日沒有特別不舒服的他,想到出現這樣的結果,是不是真的有心臟病呢?著實開始擔心了起來。經醫師詢問病史、評估與再次檢視運動心電圖的記錄,判斷張先生得到冠心病的機會並不大,建議張先生先從改善生活作息,增加適度運動做起,如果有身體不適或胸痛等症狀則要回診,若都沒有特別的臨床症狀就先觀察就好。
卜詩筠醫師表示,近年來大眾重視健康,健康檢查也成為一種全民運動,有各種健檢套餐滿足大眾對於健康檢查的一種需求。運動心電圖檢查因為沒有侵襲性,也成為許多健檢套餐中的一項。運動心電圖的意思是讓受檢者在履帶式跑步機上,階段式地增加運動坡度和速度,使受檢者達到適當的運動狀態,此時心肌耗氧量會增加,若是有冠狀動脈狹管阻塞的心血管疾病,則心電圖容易出現缺氧變化,藉此來評估是否有冠心病。而休息狀態的心電圖,因為心臟於平和狀態通常對於冠心病較不具有診斷性。一般而言,醫師要為患者安排運動心電圖檢查會通盤考慮病人的年齡、性別等基本條件,還有是否有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另外很重要的是評估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例如:抽煙、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等。而健檢項目大部份是受檢者按照個人意願所挑選的!
美國心臟學會的臨床指引也指出,對於沒有心血管危險因子的年輕人或中年人,並不建議將運動心電圖檢查列為篩檢心血管疾檢查項目,因為這樣的篩檢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而且就算檢查結果為正;也不能保證受檢者就沒有心血管疾病。運動心電圖檢查之敏感度約70%,換言之,有30%的冠心病患者,並無法靠運動心電圖檢查出來。坦白說,如果是典型的冠心病症狀,單靠醫師問診,詢問病史與症狀,初步診斷冠心病就八九不離十了。
卜詩筠醫師指出,像上述案例張先生,他過去沒有特殊心血管病的症狀,也沒有心血管病的危險因子,運動心電圖檢查出現的變化很有可能是假陽性(False Positive),也就是說心電圖稍有異常變化,但實際上並無心血管疾病。臨床上的觀察又以中年女性常容易出現假陽性的結果,有時候造成當事人的困擾,或是不得不進一步檢查以獲得確定的診斷結論。
卜詩筠醫師建議,若民眾得到這樣的檢查報告,首先不用太過擔心,通常報告上都會建議進一步到心臟科門診追蹤,詢問醫師的意見,經過醫師的評估再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而健檢單位應該在消費者選擇檢查項目時做適當的說明,讓消費者了解一種檢查都有其適用性也有其侷限性,以免消費者花了錢卻又得到許多不知所以的檢查結果,徒增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