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換季快用「免疫3關鍵」擺脫過敏!醫:少1個都不行

換季快用「免疫3關鍵」擺脫過敏!醫:少1個都不行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春天季節交替天氣變化大,正是過敏好發季節,許多爸媽比照往年全副武裝,備妥空氣清淨機、防蟎寢具組和除濕機,孩子的噴嚏聲卻仍未間斷。兒科專科醫師歐淑娟表示,氣候不穩定,加上室內、外溫差的刺激下,容易造成免疫細胞的過度活躍,產生打噴嚏、流鼻水等呼吸道過敏問題。歐淑娟指出,過敏與免疫細胞調節有關,體內TH1、TH2免疫細胞維持著翹翹板般的平衡,過敏兒體內TH2免疫細胞活性較強,當受到過敏原刺激時,容易頻繁地產生過敏症狀。她提醒,想要抵抗過敏,除了遠離過敏原外,可以適當的補充益生菌或優酪乳,尤其是含LP、LGG、NCFM菌等特殊菌種成分,可輔助調整過敏體質,減少過敏反應發生。孩子學習、人際不佳,醫:恐與過敏難脫鉤!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舉一動,備受父母關注,但家長卻不一定能意識到孩子表現異常背後的真正原因。歐淑娟表示,過敏對於孩子的影響不僅止於症狀帶來的不適感,若孩子在學習、睡眠、人際交往等3個層面退步,可能都與過敏息息相關。根據調查指出,超過5成家長認為孩子有睡眠品質差的困擾。國際研究也佐證,高達6成以上過敏學童因鼻塞導致睡眠品質不佳,且與同年齡層健康的孩子相比,過敏兒對參與活動的偏好度更顯著降低5~20%,且較難融入同儕;此外,近1/3敏兒因有過敏症狀而不敢主動靠近同學們,顯示過敏已確實對孩子的人際發展受到影響。擺脫過敏日常,把握免疫平衡3關鍵歐淑娟說明,面對換季天氣變化大、易潮濕,可以透過除濕機輔助,降低室內溼度,或是定期清掃降低塵螨、黴菌等過敏原的暴露。但考量孩子無法永遠待在家長保護好的環境中,因此日常調整免疫細胞平衡很重要。欲強化免疫平衡,以下關鍵缺一不可。關鍵1:抗敏飲食基礎餐,菜多益菌也要多根據調查,不到1成家長透過飲食控制為孩子改善過敏。歐淑娟提醒,過量的肉類、脂肪會造成壞菌的增生,使體內環境惡化,不利於益菌生存。建議家長可以關注孩子飲食中肉類、脂肪、蔬菜的比例。除飲食均衡外,可以搭配特定菌種的優酪乳,平衡免疫細胞活性,降低過敏對身體產生的影響。關鍵2:拒絕熬夜適度減壓,打造抗敏正循環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可能讓體內環境變差,導致免疫功能失衡。歐淑娟提醒,過敏情況一旦加重,更可能進一步影響到睡眠品質,陷入惡性循環!因此日常生活須保持規律作息!關鍵3:抗敏不中斷,達成益菌平衡可預防歐淑娟解釋,根據調查,近7成過敏者曾為降低鼻子過敏發作頻率而採取抗敏行動,卻僅有3成持續抗敏。免疫系統的平衡無法立即改變,唯有透過持續的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正常生活作息,適量補充益生菌,才能打造好體質,避免過敏原趁虛而入。而這項數據可能也顯示了台灣目前仍有許多民眾,還未了解在生活中其實就有很多可以輕鬆、便利補充好菌的食品。部分益生菌有平衡免疫細胞活性的效果,如LP、NCFM、LGG等菌種,適時補充含有這些好菌的優酪乳,有助於回復身體正常免疫走向。

最新檢疫規定》「這天後」入境者快篩日期大改!一次看

最新檢疫規定》「這天後」入境者快篩日期大改!一次看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7日宣布,因應Omicron變異株潛伏期變短,自本月7日零時入境者(依航班表定抵台時間)及研判為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即日起調整自主健康管理快篩日期。入境檢疫快篩,最新日期調整自今年3月7日零時之入境者,原規定:1. 應於隔離/檢疫措施期滿後接續執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2. 在第3天、第6~7天進行公費家用快篩試劑檢測3月17日最新規定,即日起調整為:1. 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2天、第4天各執行1次2. 檢測結果以雙向簡訊發送,以利即時掌握訊息並執行必要防治措施延伸閱讀:台灣首份第3劑疫苗研究!「這款」抗體、副作用皆最強(3月17日起調整自主健康管理快篩期程。圖片提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暑假前解封免戴口罩?陳時中:特定區域優先考慮至於記者會上,媒體提問暑假前是否會解封、不用再戴口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給出回應:「可以考慮先針對特定區域鬆綁口罩規定,但口罩規定要完全解封,大概還要等一段時間。」仍呼籲戴口罩的時間盡量越多越好。居家檢疫天數縮短?莊人祥透露:有在規劃針對現維持10天的居家檢疫天數,是否可能再縮短?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透露:「目前已有規劃看是否可以縮短到7天,不過仍需1個月左右的觀察期,根據過去經驗,應不會直接縮短到5天,需一步一步來進行。」指揮中心也再次強調,為落實對有感染風險對象的追蹤管理,民眾請於執行隔離/檢疫措施期滿後之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務必按時執行家用快篩試劑檢測,並配合以雙向簡訊回報檢測結果。對於未回報檢測結果或違反相關規定者,可裁處最高新台幣30萬元罰鍰。延伸閱讀:「數位疫苗證明」如何申請、怎麼使用?6大QA一次看

新生兒篩檢該做都做了⋯母嘆:疏忽「這項」竟發生憾事

新生兒篩檢該做都做了⋯母嘆:疏忽「這項」竟發生憾事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在台灣,盛行率低於萬分之1的疾病被定義為罕見疾病,雖每種罕病之於社會只是少數族群,但根據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約有7,000種罕見疾病,總人數更突破3億人;而台灣截至2020年1月,已通報的罕見疾病患數已達1萬6千多人,因此罕病並非少數族群,多家台灣罕病協會也呼籲社會大眾,希望給予罕見疾病更多關注。龐貝寶寶延誤治療,緊急氣切挽回性命偉偉(化名)在父母的期待下順利誕生,也在愛與呵護中逐漸成長,但就在9個月大時出現四肢無力、呼吸困難,媽媽緊急將偉偉送醫進行氣切手術,幸好挽回一命,但卻被告知孩子患有龐貝氏症。「政府讓我們該做的篩檢我們都做了,但卻疏忽了額外勾選自費的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偉偉媽媽吐露自責心聲。台灣龐貝氏症協會理事長鄧慧娟表示,在台灣仍有許多父母不曉得這項篩檢,嬰兒型龐貝氏症病患剛出生時症狀通常很輕微,如:肌肉偏軟,因此不易被察覺,一旦等到呼吸異常等明顯症狀出現後,病患可能已心臟肥大或肌肉發炎指數過高,此時也已錯過了黃金治療時機。鄧慧娟補充說明,也有部分的龐貝氏症病患屬於晚發型,從1歲以上至成人都可能發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呼吸容易喘 早晨頭痛 肌肉無力,例如無法完成仰臥起坐或原地立定跳遠等動作鄧慧娟希望能透過不斷衛教宣導,讓更多人認識罕病、理解罕病,也期盼未來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能列入公費檢查,避免類似的遺憾再發生。兒患黏多醣受國外幫助,促使她回台創立協會「在兒子道道(化名)4歲時,我開始發現他的發育情況緩慢,而且語言和肢體開始出現障礙,長相也和其他孩子不同,當時帶著他看了很多醫生卻找不出病因,直到孩子5歲半才被證實罹患了黏多醣症。」台灣黏多醣協會創會創辦人蔡瓊瑋分享孩子罹患罕病的心路歷程。然而在道道9歲時,疾病已進入末期,並歷經了12次大小手術,蔡瓊瑋選擇從英國將道道帶回台灣持續接受治療,並創立協會希望能幫助更多這類的病患,讓更多人更了解黏多醣症。目前黏多醣症已可以透過新生兒篩檢發現,治療方式也從過去骨髓移植到現在的替代酵素療法,有更多選擇可幫助更多病患。自認心臟不好,多年後竟診斷出法布瑞氏症法布瑞氏症也是一種罕見疾病,常見症狀包括: 胸悶 胸痛 腎衰竭但由於對此疾病不夠了解,病患易經常被誤診。台灣法布瑞氏症病友協會理事長鄭淑美也分享,當初以為自己是心律不整,沒想到多年後竟被診斷出罹患法布瑞氏症。她表示:「自己從沒想過這些症狀是罕病造成的,部分病患末梢神經也會出現疼痛與燒灼感,有時更嚴重到難以承受,甚至影響生活品質,在尚未被確認是罕病時,常常被旁人誤解以為是裝病,不但要承受身體疼痛,還要背負極大的心理壓力。」鄭淑美呼籲民眾如果有疑似疾病症狀,且一直找不出病因,就應該聯想到有罹患罕病的可能性,也鼓勵病患要積極配合醫囑治療,即便罕病無法治癒,也能與它和平共存。

台灣首份第3劑疫苗研究!「這款」抗體、副作用皆最強

台灣首份第3劑疫苗研究!「這款」抗體、副作用皆最強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台灣COVID-19疫苗第3劑追加劑接種率已突破4成,朝5成邁進。究竟追加劑的效果如何呢?林口長庚醫院發表台灣第1份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總計招募340位受試者,發現不論是使用哪種廠牌的疫苗當追加劑,皆可有效提升受試者體內抗體生成效果,也更能有效對抗Omicron變種病毒。而施打後的副作用,則以莫德納比例最高,高端比例最低。延伸閱讀:接種後胸悶、心悸久未好轉?醫教3招解「疫苗焦慮症」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此項試驗計畫主持人邱政洵表示,希望這項結果有助於台灣進一步推動COVID-19疫苗的施打,並建議民眾在接種完前2劑疫苗後,都應在間隔3~6個月接受第3劑追加接種,以提升疫苗對人體的保護力,預防新冠病毒變異株感染。疫苗最新研究出爐!各廠牌追加劑皆有效增強抗體邱政洵指出,林口長庚醫院自去年12月起,執行醫療照護人員施打2劑腺病毒載體AZ疫苗 (AZ+AZ)後,以mRNA疫苗(莫德納、輝瑞)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高端)做第3劑追加接種之臨床試驗,進行受試者施打完第3劑1個月後免疫生成性分析與不良反應。此研究共招募340位已施打2劑AZ疫苗的醫療照護人員為受試者,隨機分派接受莫德納(Moderna)全劑量、莫德納半劑量、輝瑞(BNT)或高端疫苗接種為第3劑追加劑,並分析時排除了2位不符收案條件者。研究結果發現,在施打完第3劑後的第28天,追加劑不論使用哪種廠牌疫苗,皆可有效提升受試者血中之中和抗體濃度,達到體內抗體生成效果,而上升倍數分別是: 莫德納全量,47.7倍 莫德納半量,39.8倍 BNT,32.2倍 高端,12.7倍新冠疫苗第3劑副作用比例:莫德納最高,高端最低針對現今流行的Omicron變種病毒,研究也顯示施打第3劑之後產生的中和抗體能力,和接種前相比,可以更有效對抗Omicron。而和預防重症相關的T細胞免疫反應4組都有顯著上升,上升倍數分別為: 莫德納全量,4.2倍 莫德納半量,3.9倍 BNT,3.1倍 高端,3.3倍至於接種完第3劑的疫苗副作用,則是以莫德納副作用比例最高,為局部疼痛約97~100%、發燒約15.3~29.5%,高端疫苗施打後的副作用比例最低,為局部疼痛76.5%、發燒4.8%。 邱政洵表示,由實驗結果可看出,針對施打2劑AZ疫苗的醫療照護人員,不論是使用何種廠牌疫苗做為追加劑,施打後1個月的血清抗體生成性,或細胞免疫反應,都有顯著提升。以抗體增加的幅度來看,mRNA疫苗仍優於蛋白質次單元疫苗;T細胞免疫反應則是在不同疫苗追加劑之間並沒有明顯差異。延伸閱讀:「數位疫苗證明」如何申請、怎麼使用?6大QA一次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