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吞嚥困難怎麼辦?台大專家教「3招訓練法」在家就可做

吞嚥困難怎麼辦?台大專家教「3招訓練法」在家就可做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常有長輩因老化而吞嚥困難,吞不下又怕營養不良該怎麼辦?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表示,在社區中沒有明顯疾病的長者,有10~12%有吞嚥困難的問題,雖然看起來都還能經口進食,但一不小心,食物可能會誤入氣管而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延伸閱讀食物打成泥就易吞?台大營養師揭「常見照護迷思」吞嚥困難常見症狀、高危險群台大醫院復健部醫師蕭名彥表示,除了高齡長者外,有腦傷、腦中風、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頭頸癌病患如口腔癌,或是其他精神性吞嚥困難,也都是吞嚥困難的高危險群。吞嚥困難常見的表現主要分為3種:1.容易嗆到:常咳嗽、有痰、喉嚨癢2.吞不乾淨:得分多次吞、喉中有異物感、吞嚥很費力3.吞不下去:口水多、費力且有疼痛感,多為嚴重中樞神經性疾病導致吞嚥障礙評估方法則分為評估病史、透過臨床檢查確認生命跡象、口腔結構、吞嚥測試,以及儀器檢查,包含螢光透視吞嚥攝影檢查、吞嚥內視鏡檢查以及壓力檢查。蕭名彥說明,最常見的吞嚥攝影檢查,可透過X光評估完整吞嚥結構;吞嚥內視鏡則是可觀察到食物吞嚥時的全貌,以便評估是否有吞嚥障礙。吞嚥障礙居家訓練方法台大醫院復健部語言治療技術科主任張綺芬表示,對於治療吞嚥障礙的訓練方式,有直接與間接訓練2大原則,主要區分差別在於「有沒有用食物」。直接吞嚥訓練為利用直接進食食物,邊吃邊訓練;間接吞嚥訓練為強化舌頭、雙唇、臉頰、咽部、聲帶等部位肌肉,目的在於幫助吞得更安全。若只是一般因年齡老化,而非疾病所造成的吞嚥困難,張綺芬表示病患日常可透過以下「居家自我吞嚥訓練3方法」,目的就是要訓練聲帶肌肉,因為聲帶的緊度正是吞嚥能力的最後一道防線: 大聲說:盡量大聲說話,可以朗讀報紙、文章等喜歡的文句。 高聲唱:高聲唱歌、可跟著伴唱帶一起唱。 努力吃:只要可以吃得下、安全吞下食物,就要努力吃,吞嚥咀嚼的動作就是最佳的吞嚥訓練。吞嚥困難不一定適合喝營養品至於長輩只飲用營養補充品,會對健康或吞嚥安全造成影響嗎?蕭名彥回應,其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飲用營養品,若未經過吞嚥障礙評估,正視吞嚥問題,除了在吞嚥過程中恐有嗆咳危險,長期沒有好好訓練吞嚥肌肉,更會導致肌力下降而連帶影響吞嚥能力。王亭貴最後強調,其實疾病與老年退化導致的吞嚥障礙並不同,若透過吞嚥訓練問題仍無改善,一定要就醫透過醫師評估治療。張綺芬則建議,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介入方式,若民眾或病患希望進行居家吞嚥訓練方法,亦需語言治療師的專業臨床評估與實際指導後,確認符合病患狀況及安全性再進行。

有食譜》開學季遭疫情、流感夾擊!中醫教喝「防疫雞湯」

有食譜》開學季遭疫情、流感夾擊!中醫教喝「防疫雞湯」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轉眼間校園開學已1個多月的時間,但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加劇,沒有疫苗接種的學童們除了做好防疫,如何調節家中學童的免疫力,不受病毒侵襲是父母最在意的事。中醫師提醒,除了最重要的飲食均衡、生活作息規律正常、勤洗手清潔、睡得好及適當運動可以提高保護力減少孩子染疫的風險外,家長們可以透過食療方式,幫家中孩子們調節免疫力。手東摸西摸又共食!易互相傳染細菌、病毒芊瓏中醫診所中醫師賴韋圳指出,近期季節變化及日夜溫差大,容易引起過敏及感冒而引起的乾咳與喉嚨不適,家中孩子返校上課,再加上在校共同用餐,彷彿帶著自己的「交換禮物」到學校相互交叉傳染病菌,面臨流感、疫情雙雙夾攻,一不小心便健康失衡。賴韋圳表示,季節交替時期,最常見的小兒疾病為: 腸病毒 腸胃型感冒 小感冒 換季過敏此時更應注意元氣的滋養,並嚴格督促家中小孩維持正常且規律的生活。想要保持身體健康,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若想調養或食補,都應該循序漸進,一點一點地給身體滋養,達成淺移默化的作用。無論是成人或孩童,皆應遵守此原則。 食療滋補循序漸進,孩童體質虛寒可飲蔘雞湯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出生後,所有生命活動都仰賴於後天脾胃攝入的營養物質。賴韋圳建議調養身體的中醫療程,每次應持續進行3個月左右,休息1個月再進入下一個療程為佳,以調節身體的健康。針對兒童補充元氣、調節免疫力,應先讓氣血順暢,氣達到平衡後,滋養才補得進來。更建議身體虛寒的孩童可考慮少量食用高麗蔘,其中含有30多種人蔘皂苷,被珍視為適應原的代表植物,除了能調節身體機能以維持體內的平衡,還能穩定身體防禦系統,使其較不易引發感冒。賴韋圳提供1養氣食譜,對於有助於7~12歲孩童提升免疫調節、調養元氣。【養胃高麗蔘堅果雞湯】材料:高麗蔘1~1.5錢(為成人的減半配方)柏子仁1錢栗子適量松子適量全雞1隻可依個人喜好加入五穀雜糧及良性油脂的堅果適合年齡:7歲-12歲之學童食用時機:建議一早起床食用雞湯,每週1次功效:高麗蔘屬味甘、性溫,能大補元氣、改善體虛柏子仁可養心安神、潤腸通便五穀雜糧及堅果類可替代易使脹氣的糯米,促進心血管及腸道健康

我得大腸癌了嗎?「症狀判斷、篩檢方式、治療」懶人包

我得大腸癌了嗎?「症狀判斷、篩檢方式、治療」懶人包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一名57歲婦人,2年前確診大腸直腸癌第3期,透過電療、化療再經由手術切除腫瘤,後卻因疫情不敢到醫院定期回診,直到肛門與會陰部出現「流汁、噴膿」情形,緊急就醫後才發現腸癌已惡化至4期,腫瘤復發且從肛門口突出,不僅前面的治療功虧一簣,復發後的腫瘤發展也更加快速、兇猛與廣泛,以致暫時無法透過手術切除。大腸直腸癌自我判斷3大症狀台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表示,近2年臨床觀察大腸直腸癌篩檢人數異常下降,但因腸道阻塞與破裂就醫的患者、及院內緊急手術的比例皆有增加,粗估約有高達2成的患者因疫情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復發再度惡化。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造成,若能早期發現並予以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的發生,呼籲民眾應多加注意3大自覺症狀: 腹脹、腹痛 血便帶有黏液 排便習慣明顯改變:例如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張世慶指出,其他非特異性症狀包括:經常性腹瀉或便秘、大便變細變小、體重異常減輕、貧血、可觸摸腹部腫塊等,亦是大腸直腸癌的高風險症狀。若可及早發現並治療癌症,早期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呼籲民眾即使確診也千萬不要灰心。延伸閱讀謹守防腸癌4重點 一起腸保健康大腸直腸癌如何篩檢?看1表就懂想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篩檢是最重要防護!」大腸直腸癌已蟬聯14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每年約有1.7萬人被診斷為大腸癌,他表示,國民健康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透過定期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接受治療,阻斷癌症的發生或惡化。 一般民眾 50歲後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政府補助 (陽性者建議應進行大腸鏡檢查) 具大腸癌家族史 40歲後每5年大腸鏡檢查 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癌患者之民眾 建議20至25歲起,每2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 臨床診斷疑似或經基因檢查,確診為腺瘤性息肉症候群之患者 建議10至12歲起,每年接受大腸鏡檢查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大腸癌篩檢指引2021年12月第一版)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蔣鋒帆表示,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2成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其餘8成則與年齡、肥胖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有關,呼籲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就算是無症狀者也應於50歲後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是高風險族群則應更早進行大腸內視鏡檢查,遠離大腸直腸癌的危害。晚期大腸直腸癌「接力治療」最穩定在治療方面,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聖捷說明,依照目前健保規範,若於第1線治療使用抗血管生長因子標靶藥物,至第3線治療可接力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病患可透過「接力治療」使用到最多線健保標靶藥物,有助於延長整體存活期。黃聖捷表示,以往患者聽到癌症進展成第4期,都會認為已是末期而非常沮喪失落,甚至想放棄治療。但標靶藥物問世後,透過不同化學治療與標靶藥物的組合,第1線能縮小大腸直腸癌腫瘤的總緩解率可達7成、疾病控制率更高達9成。若第1線到第4線治療,若能持續使用健保標靶藥物,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可達近2年半。換句話說,「接力治療」就是患者能夠打到越多標靶藥物、接受完整治療,其整體存活期與疾病穩定期也最長。 

食物打成泥就易吞?台大營養師揭「常見照護迷思」

食物打成泥就易吞?台大營養師揭「常見照護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78歲吳女士在去年中風癒後假牙不合,因而有吞嚥障礙問題,進食過程長且容易咳嗽,3個月體重減輕了3公斤。女兒擔心母親營養不良,用心購買媽媽愛吃的排骨便當,更費心地把食物剪碎。但吳女士仍因吸入性肺炎反覆住院。經過醫療團隊評估後吳女士可吃糊狀或濕潤細軟的食物(IDDSI 4~5),液體稠度(IDDSI 2~4),病患的進食與健康情況才大獲改善。另48歲王先生3年前罹患鼻咽癌已經痊癒,但最近進食時發現只能喝流質,有些流質會嗆到,有些流質吞不下,且體重減輕。王先生擔心癌症復發,經檢查後發現是因為放射性治療後肌肉纖維化導致吞嚥困難。經過醫療團隊評估後建議王先生調整液體濃稠度為低中度稠(IDDSI 1~2)。延伸閱讀長輩吞嚥困難、常嗆咳怎麼辦?練口腔肌力「3招」搞定吞嚥困難飲食2大迷思台大醫院營養師鄭千惠指出,一般民眾或病患家屬對於吞嚥困難而進行飲食製備過程中,常出現2大迷思:1.吞嚥困難把食物剁碎或打成泥就好?不是什麼食物都只要切成小塊就能易於吞嚥,其實需考慮食物的軟硬度、食物與液體分布均不均勻的離散性,以及泥餐的黏度、食物離水等問題。2.使用液體增稠劑一定安全?液體太稀或太稠都可能有危險,若食物太稀太水恐會引發嗆咳或吸入性肺炎,太稠恐會卡在食道難以吞下;且當食物質地調整後,雖看似量有增加,卻常常忽略營養密度被減少的問題。吞嚥困難有7種飲食標準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陳珮蓉表示,為了讓營養師或病患家屬可以依據病患的個別吞嚥能力,調製安全且美味的食物,讓病患能早日經口進食,建議參考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IDDSI)來製備飲食,依吞嚥與咀嚼能力訂出7種不同等級的食物質地與液體稠度,以符合個體差異,促進吞嚥安全。 固體食物分為 3~7級:分別是流質3級、糊狀4級、細碎及濕軟5 級、軟質及一口量6級、容易咀嚼7-EC級、食物原狀7級。 流質食物飲品分為 0~4 級:分別為稀薄0級、極微稠1級、低度稠2級、中度稠3級、高度稠4 級。        (食物質地依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IDDSI)分成7級。圖片提供:台大醫院)臨床照顧者若想居家調製安全食物,讓有吞嚥障礙的長輩或病患進食,陳珮蓉建議,可先至醫院復健科進行吞嚥困難評估,瞭解自己適合的食物質地與液體稠度,再利用簡易工具如:餐叉、湯匙、筷子、手指或針筒等,來測試食物質地的硬度、液體流速、黏附度、彈性等,藉由常見工具來協助自製的居家餐食質地一致化,再進而嘗試是否符合可吞嚥程度,增加被照顧者的進食安全。延伸閱讀失智嬤喝湯嗆咳住院1個月 吞嚥困難可以這樣做

防諾羅病毒,酒精乾洗手全沒用!醫揭「這7招」才有效

防諾羅病毒,酒精乾洗手全沒用!醫揭「這7招」才有效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春天正逢季節轉換期,卻出現頭痛、噁心、拉肚子等症狀?小心是諾羅病毒找上你!根據疾管署資料指出,今年從228連假後急性腸胃炎就開始在全國流行,每週逾10多萬人腹瀉就醫,檢測出病原多為諾羅病毒(Norovirus)感染,民眾若本身免疫力較弱更必須謹慎留意。延伸閱讀:吐翻了!諾羅病毒好發初春諾羅病毒感染症狀諾羅病毒是一種單鏈的RNA病毒,一年四季都會造成感染,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間。亞東醫院感染科醫師蔡茂松說明,諾羅病毒的潛伏期通常是24至48小時,常見症狀包括: 噁心 嘔吐腹瀉 頭痛 肌肉酸痛 倦怠感 頸部僵硬 畏光 約有5成病患出現發燒症狀所幸大多數人症狀持續通常不超過3日,只要能適當的補充流失的水分,給予支持性治療都能在數天內改善。諾羅病毒的傳播媒介諾羅病毒傳染途徑以糞、口途徑為主,可以是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傳染,或食用被病人糞便所污染的飲水或食物而感染,若吸入嘔吐所產生的飛沫也可能感染。諾羅病毒對人類易感受性高,少量病毒就可以造成感染,且諾羅病毒可以在下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環境中存活1至數天,造就諾羅病毒發生集體感染的特性。諾羅病毒如何防範?蔡茂松提醒民眾,需嚴格遵守個人和食品衛生習慣,才能預防諾羅病毒:1. 勤洗手,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2. 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3. 徹底地煮熟食物。4. 不需烹煮的食物應該儘快食用完畢。5. 食物需要封上保鮮膜以預防污染,剩的食物應放在溫度適中的冰箱中。6. 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懷疑被污染的食物必須被丟棄。7. 避免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餐飲業者(廚工),應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恢復工作。蔡茂松特別強調,洗手時若僅用酒精或乾洗手液,其實無法有效殺死諾羅病毒,建議用肥皂洗手;環境清潔則需要較高濃度(0.1%)的稀釋漂白水,若是處理嘔吐物及排泄物建議使用(0.5%)的稀釋漂白水。蔡茂松補充,雖然對身體健康者,諾羅病毒並不會造成大的危害,無須恐慌,但如果家中有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腎或心臟病疾患,則較易發生嚴重的病例,若出現相關症狀就要盡速就醫。

喝熱湯、熱茶要小心!食道癌「症狀、危險飲食」一次看

喝熱湯、熱茶要小心!食道癌「症狀、危險飲食」一次看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36歲的林小姐從去年底開始,陸續有乾咳跟吞嚥卡的症狀,原以為是胃食道逆流,至醫院肝膽腸胃內科就醫,醫師建議林小姐接受上消化內視鏡檢查,但因為症狀輕微,林小姐原先都自行買藥控制,直到3個月後才終於接受胃鏡檢查,發現胃食道交接處有腫瘤,切片檢查確診為惡性癌症細胞,目前已完成手術並接受化學治療。食道癌初期3大症狀 異物噁心感 吞嚥卡卡 反覆乾咳新竹台大分院肝膽腸胃內科醫師施文廸說明,食道癌初期症狀就是單純的胃食道逆流。有些人吃東西有異物感、吞東西會感覺卡卡。有些人常覺得喉嚨乾癢,需要喝水才能稍微改善。有些人會覺得咽喉緊縮,尤其喝熱茶、熱湯,整個上腹到喉嚨不舒服。有些人會反覆咳嗽、常需要清喉嚨,通常因為這些症狀都不嚴重,所以民眾常自行到藥局購買成藥來減緩症狀,耽誤了食道癌早期發現跟治療的黃金時間點。食道癌4大危險因子 喝熱食 喝酒 嚼檳榔 抽菸施文廸指出,食道癌多與飲食習慣不良有關,台灣人習慣喝熱湯、熱咖啡,加上食道癌3大危險因子:喝酒、檳榔、抽菸等,都會造成食道細胞病變,如該個案的林小姐,她唯一的危險因子是習慣熱食,過熱的食物會讓食道反覆受傷,久而久之就演變成食道癌。他提醒,其次像台灣人喜歡吃的香腸、火腿、臘肉等亞硝胺食物,也都會增加致癌的風險。若出現任何食道症狀,如噁心、嘔吐、反覆咳嗽,甚至有吞嚥困難、體重減輕或食慾不振等症狀,施文廸建議可直接接受侵入性的胃鏡檢查直接觀察,同時進行切片來確認是否有癌前病變;若害怕侵入性檢查,則可透過非侵襲性的方式,如高階的頭頸部核磁共振來作初步篩檢。他提醒,且初期的食道癌症是可以藉由手術而完全根治的,而中末期的食道癌則能透過化療跟放射線治療來達到疾病控制,建議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強迫症其實是心理防衛!醫:單身者「這原因」更易患病

強迫症其實是心理防衛!醫:單身者「這原因」更易患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你曾經聽過有人向你抱怨如此困擾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手都要花上幾10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也常感覺嘴巴裡髒,每次刷牙都要刷10幾分鐘;一進洗手間得待上將近1小時才能出來,一整天幾乎什麼事都不能做,真的很痛苦。」若出現這種莫名其妙的衝動想法與重複行為,很可能就是罹患「強迫性精神官能症」(俗稱強迫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任李政勳解釋,強迫症是一種以思考及行為表現障礙為主的輕型精神疾病,主觀上病患會不斷重覆或反芻一些自我感覺不恰當、不想要的意念、衝動和行為而深受其苦,且會努力用各種方式來阻止它,甚至荒謬到跟自我無法協調。因此罹患此症的人會極為困擾,甚且進而產生焦慮或憂鬱症狀。延伸閱讀:太過追求完美、頻憂災害發生⋯醫:恐也是強迫症患者強迫症其實常見你我身邊強迫症並非罕見疾病,李政勳表示,根據統計,全球人口中約有2~3%一生中可能罹患此一疾病,在常見精神疾病診斷中,除了前3名分別是畏懼症、和物質濫用有關的疾病、憂鬱症,第4常見就是強迫症。發病平均年齡是20歲,3分之2的患者在25歲以前出現症狀,35歲以後才發病的只佔15%;單身者患此病的機率比有結婚的人高,這可能是肇因於有這種毛病的人較難維持穩定的親密關係。為什麼會得強迫症呢?李政勳指出,真正的原因無法確知,但目前唯一可確定的是,強迫症和其他精神疾病同樣,都有多元病因,須有許多綜合因素累積到相當的程度才會造成一個人發病。可能使疾病形成的因素例如: 遺傳因素 腦傷害 腦功能異常 童年早期的成長經驗 成長過程中發展出來的人格特質 現實生活裡的心理壓力在遺傳因素方面,由家屬疾病史的研究發現,強迫症患者的父母和兄弟姊妹也罹病的比率是5%左右;而患者的家屬中也有30~40%的人患有各種類型的精神疾病。另外有腦生理學家研究發現大腦某部份病變可導致強迫症狀;而20%的強迫症患者曾有腦傷的病史。強迫症受「肛慾期」階段發展影響至於心理學方面的病因,理論認為這些患者在前面所提到的人格發展「肛慾期」階段,曾遭遇到重大的挫折,例如因為控制不好大小便而老是挨父母責罵,或是父母太早訓練他自己控制排便而形成了心理壓力,結果形成了所謂「肛慾期性格」,這樣的人常會關心髒與不髒的問題,也非常重視自我的控制,最怕失去自我克制的能力。這種性格也可說是人格中道德禮教的監督力量過強,對個人思想、感情與行為的善惡批判得極為苛刻,當個人與生俱來的許多慾望受到此種監督力量過於嚴苛的攻擊時,便很容易形成內在的矛盾不安。為了消除這些矛盾不安的情緒壓力,患者必須使用轉移、抵消、反向作用等心理防衛機轉,藉以對抗這些不被接受的慾望和衝動,也正因為心理防衛機轉的過度使用,使患者出現了強迫症狀。李政勳表示,強迫症需要多層面綜合的治療,醫學上已有既能幫助緩解強迫症狀,又兼具對抗憂鬱作用的藥物。而心理治療可幫助病患建立正確認知,讓心裡壓抑的情緒得到適當宣洩,幫病患建立「病識感」,再配合行為治療法,教導病患當強迫思考或衝動來襲時可以應用來使之停止,合併肌肉放鬆的練習,降低其焦慮。強迫性治療逾2成患者恐惡化必須注意的是,強迫症的療程通常相當頑強,無法看到立竿見影的成效。經過治療之後,約有20~30%的患者有顯著改善;40~50%的人獲得中等程度的改善;而有20~40%的人就比較悲觀,病情不變或甚至更形惡化。李政勳提醒,一般來說,兒童或青少年就發病,對強迫思考和行為屈服的人,有憂鬱症狀的人,症狀嚴重到必需住院的人病情的恢復就比較不樂觀;至於成年期才發病,發病前有較好的社會適應與學業事業成就的人,發病時有明顯生活壓力的人治療的效果則較為樂觀。

孕婦高血糖恐新生兒畸形!醫教5方法防發育缺陷、流產

孕婦高血糖恐新生兒畸形!醫教5方法防發育缺陷、流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準媽媽小梅懷孕5個多月,雖本身已知有糖尿病病史,但懷孕過程中飲食沒節制,吃多、喝多且體重增加破表卻不在意,直到產檢發現血糖異常,進一步檢查後,胎兒已出現肢體畸形等發育異常症狀,最後只能選擇中止妊娠,醫師呼籲,懷孕媽媽務必正視血糖問題。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醫師陳彥廷表示,妊娠糖尿病是指原無血糖問題的媽媽,在懷孕20週以上診斷出的血糖不耐的現象,一般產婦在分娩後血糖會恢復正常,但有部分產婦會發展成第2型糖尿病。若懷孕前本身血糖已經控制不良,除了懷孕時血糖容易更不穩定之外,也會對胎兒造成影響。臨床上已發現越來越多病人孕前已經有血糖問題,但不是所有病人都能適當的被診斷、介入。懷孕時血糖會更不穩定陳彥廷指出,除了每次產檢都會檢查尿糖、尿蛋白之外,醫生也會建議孕婦在24~28週之間,喝糖水進行妊娠糖尿病檢測,一旦3次的血糖值檢測有任何一次超過正常值,就會被診斷是妊娠糖尿病,但通常確診時,已經到了第2、第3孕期,如果妊娠初期甚至懷孕前就有血糖異常,診斷出來時對孕婦、寶寶的健康都已經造成偌大的影響。陳彥廷舉例,妊娠糖尿病在不同懷孕階段會造成不同的影響: 產前就有高血糖:容易造成胎兒無心跳、早期流產或胎兒發育異常,造成肢體缺陷。 第2孕期後:容易提高子癲前症的風險、胎兒過大、羊水過多。 生產階段:常因胎兒過大造成新生兒或母體的生產損傷、因母體血糖過高導致新生兒低血糖、低血鈣等併發症。 胎兒出生後到兒童時期:肥胖的機率以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明顯增加。懷孕媽媽調整飲食控制血糖陳彥廷建議準媽媽們,若確診為妊娠糖尿病,其實不必過度焦慮,可從固定生活作息、建立合適的運動習慣,以及調整飲食來控制血糖。可掌握以下5種方法: 少量多餐進食 攝取天然醣類食物替代精製糖 食用富含纖維的全穀類、蔬菜等增加飽足感 選擇優質蛋白質、補充維生素穩定血糖 若控管飲食仍無法控制血糖,可透過注射胰島素加強控制陳彥廷提醒,準媽媽們如果本身有BMI高、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曾生產過體重過重的寶寶,以及其他綜合內外科合併疾病,在備孕或發現懷孕時就應該要先檢查是否有血糖過高的問題,而本身就有糖尿病病史的婦女,在妊娠中則更必須要密切追蹤血糖數值。目前健保有給付血糖試紙給28周以上,確診為妊娠糖尿病的孕婦,也可以免費借用血糖機等政策,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也建議,自我血糖監測是妊娠糖尿病控制的關鍵,保護自己和孩子的健康。

吃「這些危險食材」小心!醫教「1動作」秒殺李斯特菌

吃「這些危險食材」小心!醫教「1動作」秒殺李斯特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食安又拉警報!日前台灣外銷到美國的金針菇被爆出2起李斯特菌汙染事件,因金針菇驗出遭李斯特菌汙染,被當地的衛生機關回收,引起許多民眾的關注。金針菇物美價廉又有營養價值,是許多家庭的日常菜色,但若感染李斯特菌,恐產生致命危機。依據疾管署資料指出,李斯特菌症列為第4類傳染病,是由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產生的感染症,感染李斯特菌後的疾病嚴重程度取決於受感染者的免疫狀況。李斯特菌是什麼?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表示,李斯特菌主要傳染途徑是以食品為媒介,屬於兼性厭氧細菌,常發現於土壤、腐生植物和許多哺乳動物的糞便中,可生長於3~45度C之間,且在冷藏溫度4~10度C仍可繁殖。易受李斯特菌感染之食品包括保存或製造時受汙染的生菜沙拉、即食食品、加工肉類製品、熱狗、乳酪、奶油、沙拉醬及未經適當殺菌的牛奶等。高風險族群應避免食用即食肉類加工品、剩菜、生菜沙拉及生魚片等,食用前應充分加熱,才能避免受李斯特菌感染危機。延伸閱讀:孕婦吃生菜生魚片 寶寶染李斯特菌症李斯特菌吃進肚會怎樣?一般免疫功能的正常族群感染後,其實不易受李斯特菌感染,或僅有,但是針對以下4大族群,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免疫力低下者:敗血症、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例如:腦膜炎)。 孕婦:可能導致流產、死胎或早產。 新生兒:感染易引發敗血症或腦膜炎,恐出現發燒、活動力變差等症狀。 一般免疫力正常族群:可能有腹瀉、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李斯特菌要高溫幾度才能殺死?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也補充,為預防李斯特菌對人體造成危害,應善用以下5方法,並注重日常飲食衛生習慣:1. 進食前後應洗手2. 生食蔬果應徹底洗淨3. 避免吃冰存過久的食物4. 烹煮與復熱食物時,應將食材加溫超過75度C5. 選擇當令及在地食材,減少食材在長途運送途中,因保存不當滋生病菌危害風險延伸閱讀:孕婦飲食要注意!「李斯特菌」傷胎兒

減重5公斤就能逆轉糖尿病!醫教4招「燃燒內臟脂肪」

減重5公斤就能逆轉糖尿病!醫教4招「燃燒內臟脂肪」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降低內臟脂肪,跟治療或預防糖尿病,其實根本就是同一件事!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在FB粉絲專頁表示,以往認為糖尿病是由於長期高血糖造成胰島細胞的損傷,但在2020發表的一篇文獻指出:「脂肪對胰臟是有毒性的,逆轉糖尿病的關鍵就在於減少肝臟和胰腺內的脂肪。」「胰島細胞」其實是被肥死的「許多人在減重前抽血檢查,常意外發現有糖尿病的問題,有些人甚至空腹血糖超過300,糖化血色素超過10,必須開始服用糖尿病的藥物。」蕭捷健表示,根據2018年就有研究指出: 體重減少0~5公斤,有7%逆轉糖尿病 體重減少5~10公斤,有34%逆轉糖尿病 體重減少10~15公斤,有57%逆轉糖尿病  體重減少>15公斤,有86%逆轉糖尿病 蕭捷健也發現,體重下降之後,的確有不少人就再也不需要吃糖尿病的藥物了。所謂減重,其實就是把自己當成糖尿病的病人,若用一句話解釋糖尿病,他說:「人體就像是手機,因為你一直在充電(吃),最後就把電池充壞了。」我們是怎麼把這顆電池搞壞的呢?蕭捷健說明,脂肪肝(肝臟)和糖尿病(胰臟),是2個惡性循環的轉輪,一路把我們帶往不可逆的糖尿病併發症、和重度脂肪肝導致的肝硬化。由於肝臟受損後,處理脂肪微粒的功能會出問題,血管中產生更多的VLDL微粒膽固醇,導致血栓和中風。第1圈:肝臟循環1. 過多熱量攝取我們吃了碳水化合物,這些醣類必須在肝臟或肌肉裡轉換成肝醣儲存起來,稱為肝醣,這個過程需要胰島素的作用。肝糖的儲存空間是有限量的,肝臟的肝糖儲存量大約為300~400卡,肌肉的肝糖儲存量因人而異,可多達1,200卡以上,看你肌肉多不多。2. 肝臟脂肪增加肝糖儲存空間滿了之後,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沒地方擺,只好變成脂肪儲存起來,在肝臟就形成了脂肪肝。碳水轉換成脂肪儲存比較費力,需要胰島細胞更用力地分泌胰島素。3. 胰島素阻抗:胰島素無法降低血糖肝臟塞滿了脂肪後,會感到憤怒:「你再塞我就要壞掉了!」於是開始對胰島素的指令已讀不回,血液中有更多的葡萄糖無法轉換成脂肪儲存。4. 胰島素分泌增加胰臟只好加班分泌更多胰島素,強行把葡萄糖變成三酸甘油脂,於是血液裡有更多的VLDL極低密度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脂肪肝越來越嚴重。第2圈:胰臟循環1. 胰島脂肪過多由於血液裡有過多的三酸甘油脂,這些脂肪對胰腺是有毒性的,脂肪會造成胰島細胞去分化。研究發現,有些人在胰腺脂肪含量超過5%的時候,就患有2型糖尿病了。2. 胰島素反應變差餐後的血糖降不下來,導致更高的血糖,和更多的血脂肪。初期胰島細胞還能代償,當胰島脂肪累積到一個程度,胰島細胞就被肥死了,這也就是糖尿病的開始。3. 高血糖糖尿病高血糖, 甚至糖尿病,導致脂肪肝的情況更嚴重。 (圖片提供:減重醫師蕭捷健FB粉絲專頁)4招改善脂肪肝,逆轉糖尿病回到源頭,最重要的第1步,就是解決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肝醣滿載的問題。吃下去的澱粉都變成肝糖儲存起來,不要滿出來變成油脂,內臟脂肪就會開始變少,還沒被肥死的胰島細胞也會慢慢復活,胰島素的功能也會回復。已經有糖尿病的人,可能胰島素阻抗相當嚴重,肝糖明明還有空間,卻怎麼都存不進去,這種情況,就要使用藥物治療了。蕭捷健建議,可透過以下方法逆轉糖尿病:1. 充電80%就好為了肝臟的胰島素阻抗,每個人能吃的澱粉量,根據肝糖的儲存量,有一定的額度。糖尿病的病人,最好在有監控的情況下減糖。突然完全不吃澱粉,3餐藥物繼續使用,可能會導致低血糖或酮酸中毒。可以先把米飯切換成低GI的澱粉,例如綠豆,地瓜,糙米等,再開始減量,可能一天400到600卡左右的澱粉就好。當你不把肝糖的儲存空間都填滿(電池不要充飽電),內臟脂肪就會開始燃燒。順帶一提,果糖和酒精會直接在肝臟變成脂肪儲存,就像是給二重轉輪上油一樣(真的是油啊)。2. 夠長的空腹時間不管吃什麼東西,都會導致胰島素的分泌,就算吃肉也一樣。 要讓胰臟有時間休息, 建議一天至少可以空腹12~16個小時,但也不需要空腹過長的時間,以免影響到蛋白質的吸收。3. 改善肌肉的胰島素阻抗講白話,就是要運動。不管是重訓或有氧都能提昇肌肉使用肝糖的能力,而運動要像約會一樣,找一個做完還想要下一次再做的運動就可以了。蕭捷健強調肌力訓練的好處,除了增加胰島素敏感度,還能改善肌少症肥胖的問題,日後肝糖儲存空間增加,可吃更多澱粉也不變胖。4. 吃太多油脂也會糖尿病很多人都覺得吃澱粉會胖,不知為何就覺得吃肥肉不會胖。事實上,肥肉在腸道消化分解到最後,會成為脂肪酸在小腸吸收,最後運送到肝臟合成三酸甘油酯。 吃太多澱粉,超過肝糖的儲存量, 這些葡萄糖會被轉化成脂肪; 但是吃下去的脂肪,就是脂肪。 就算進行生酮飲食,狂吃肥肉吃到飽,也會造成胰臟細胞的脂肪中毒,造成糖尿病和三高。飲食,還是要盡量以蔬菜,瘦蛋白,抗發炎的油脂為主。已經有脂肪肝和糖尿病的人,要逆轉這些問題,需要不少的時間和努力。蕭捷健提醒,「我們投資了不少時間在自己的事業上,但卻不願意花相應的時間在自己的健康上, 等到發現問題這麼嚴重, 反而要花更多的心力和金錢去找回健康,不是很不划算嗎? 」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