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的張先生近1年多來為腸胃消化不良所困擾,經常剛吃完東西不久後立即有肚子脹痛、屁聲連連想上廁所的煩惱,每天平均會拉肚子5次,嚴重影響到生活作息。約1個月前,張先生到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求診,確診為「肝旺脾虛」症型,經服用中藥治療1週後,症狀才逐漸獲得改善。
59歲的張先生近1年多來為腸胃消化不良所困擾,經常剛吃完東西不久後立即有肚子脹痛、屁聲連連想上廁所的煩惱,每天平均會拉肚子5次,嚴重影響到生活作息。約1個月前,張先生到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求診,確診為「肝旺脾虛」症型,經服用中藥治療1週後,症狀才逐漸獲得改善。
不孕「生不出小孩」竟跟環境荷爾蒙有關!台灣調查研究指出,台灣每7對夫妻就有1對可能有不孕情形,其中有70%的不孕狀況是由後天因素造成,包括工作壓力大、長期疲勞、睡眠不足以及環境荷爾蒙影響,而生活中的清潔劑、保養化妝品、塑膠製品等,可能都是引發生育危機的元兇⋯
每個人終其一生會罹患帶狀疱疹的機率高達32%,即每3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然而調查統計顯示,民眾經常輕忽帶狀疱疹的危險性,認為罹患後「並無大礙」,同時對於後遺症存在錯誤認知。其實,大多數成年人在50歲後,體內存在的帶狀疱疹病毒就可能重新活化,更有高達5~30%患者會產生帶狀疱疹最常見的併發症——帶狀疱疹後神經痛。
年近80歲的李奶奶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倦、眼白明顯變黃等症狀,原以為是正常老化,然而就醫檢查後發現,竟已罹患膽道癌第4期,癌症出現遠端轉移,家屬擔心化療效果有限,也考量病患年事已高,身體狀況難以承受長期化療的副作用。所幸目前有免疫加化療的合併療法,作為晚期膽道癌的第1線治療,可提升治療效果,治療半年後病情獲得控制穩定。
年前年後應酬多,又到了「喝春酒」的時節了!大家都知道喝酒後不應該開車,但喝酒後到底要等多久才能開車?醫師提醒,如果沒搞清楚「酒精代謝」時間,小心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酒駕者,並教民眾透過簡單的計算公式就能了解,到底喝完酒最少該歇息多久,才能再次開車安全上路,保障自身與家人安全。
56歲黃女士因臉部皮膚略顯暗沉,聽信親友介紹來路不明的面霜擦臉改善,不料卻造成臉部膚質更加惡化、產生許多黑斑,長達1年多不敢以真面目見人。直到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皮膚科求診,採用雷射治療其黑斑和細紋,3個月後讓黃女士容光煥發,開心地重新展開旅遊生活。
65歲以上長者多半都有肌肉流失困擾,如何趁早預防肌少症及存骨本是關鍵!門諾醫院營養師指出,多數人的肌肉量從40歲後開始下降,隨著年齡增加,也會有骨質疏鬆的困擾。針對肌少症熟齡患者,建議從飲食營養補充做起,不僅要攝取足夠熱量及優質蛋白,還要兼顧骨本,平時多攝取含鈣食物,才能吃出骨骼、肌肉保護力。
33歲陳先生去年10月中旬到秘魯旅遊,疑似因在熱帶雨林區住宿,吃到不潔食物,返國2週後不明嘴唇腫大且伴隨疼痛感,由於外觀近似皰疹,經診所治療半個月未見好轉,最後轉診到馬偕醫院口腔顎面外科,才發現是少見的「馬蠅」蟲卵寄生,最後安排病人全身麻醉情況,在手術室內活捉3隻已孵化,並寄生於嘴唇上的馬蠅幼蟲。
31歲周小姐年初至國外旅遊,返台隔天就出現了鼻塞、咽喉癢等症狀,原本以為只是單純感冒,不料一覺醒來出現了畏寒、胸悶、咳嗽、高燒不退,且伴隨全身痠痛無力等症狀,自行服用退燒藥後,仍有頭痛、喉嚨疼痛、劇烈咳嗽及全身倦怠等類流感症狀,求診中醫治療1週後才逐漸恢復健康,醫師建議平日可喝「1茶飲」養生,預防類流感。
只要有每天排便就代表就沒有便秘嗎?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年節期間的豐盛佳餚,極大地滿足口腹之慾,卻也可能造成腸胃負擔,甚至出現便秘問題。消化內科醫師指出,每天都有排便並不代表沒有便秘、而2、3天才解便一次也不代表宿便嚴重,每個人的排便頻率會隨個人腸胃蠕動的速度、飲食習慣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並提供便祕檢查方式及避免便秘上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