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及企劃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異業合作、廣告、行銷合作洽詢、意見反應:[email protected]

學童近視矯正新科技  周邊離焦眼鏡再升級變色片

學童近視矯正新科技 周邊離焦眼鏡再升級變色片

近視控制新觀念,除了避免孩童產生近視外,更要著重於遏止「近視加深」!台灣超過1300萬人都有近視的問題,疫情及以3C為主流的生活方式助長了視力惡化的速度,國小生戴眼鏡者逐年提高,國三生近視比例更是飆升近9成。 桃園大學眼科陳彥伯醫師說明,學齡期的孩子之所以需要特別注意近視的控制,是因為這年齡層孩童恰好是進入近視度數增加最快的一個階段,根據統計平均每年會增加75至100度,此時如果未積極控制近視的加深,很容易就變成高度近視。 根據WHO的定義近視超過500度就是高度近視,而高度近視患者之後容易罹患早發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部病變等眼疾的風險大增、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永久性的視力損害 目前常見的近視矯治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及光學矯正,藥物治療部分主要是長效型散瞳劑atropine,有不同濃度之分,濃度越高控制效果越好,但相對地畏光、看近不清楚的副作用也會越明顯;看遠不清楚時,還需要搭配其他光學矯正方式,除了傳統眼鏡的光學矯正外,目前最新的光學矯正是透過周邊離焦設計之鏡片,除以物理方式矯正度數外,比傳統光學矯正更增加了抑制近視度數增加及眼軸增長的功效。目前新一代近視控制的方法,包含周邊離焦鏡片、角膜塑型片及學童專用日拋都運用了類似周邊離焦的原理。 親子部落客心媽育有二女,姊姊小六時在學校做視力檢查發現問題後,到診所檢查兩眼都有100度的近視,本覺得度數不高也不影響生活,但後來姊姊回家開始反應看不清楚黑板字的情況,看電視也會不自覺瞇眼。看到孩子用眼這麼吃力,心媽開始重視這樣的狀況,便到了大學眼科檢查並諮詢醫師,詳細了解各種矯正方式後,心媽決定幫姊姊驗配擁有專利D.I.M.S.技術設計的「周邊離焦鏡片」,不與眼睛直接接觸也沒有異物感,更沒有清洗保養的問題。姊姊開心地說:「配戴這個眼鏡2年來都非常習慣,每天起床就戴到睡前才會拿下。」「我們都會定期回診,每個月也會回門市讓專業驗光師確認眼鏡定位,即便國中課業變重了,今年回診時度數都還維持得很好,幾乎沒有增加!」心媽補充道。 陳彥伯醫師解釋,所謂的「周邊離焦」就是透過光學矯正,讓中心焦點落在視網膜上成像,周邊焦點落在視網膜前方來抑制眼軸過度拉長,形成近視離焦,進而減緩近視加深的速度。根據最新的臨床數據調查,使用D.I.M.S.設計的周邊離焦眼鏡搭配0.01% atropine 治療的患者,與配戴一般鏡片者相比,近視度數增加的速度減緩70%。心媽表示有了姊姊的成功經驗,當發現小女兒近視時,就馬上來到大學眼科,醫師知道妹妹對散瞳劑的畏光問題比較敏感,經過充分討論後,建議妹妹可以周邊離焦搭配新的變色功能,更能減輕她外出畏光不適的狀況。 D.I.M.S.技術設計的「周邊離焦鏡片」無配戴年齡限制,特別適合在近視矯正黃金期配戴,而根據GfK捷孚凱行銷研究顧問有限公司調查,更有超過9成的眼科醫生推薦這種新功能的鏡片給予自己的病患,同時95%的醫生認為具有變色功能的鏡片更能在從事戶外活動時提供學童完整的雙眼視力防護。 陳彥伯醫師同時呼籲,近視控制是一種長期抗戰,不管選擇哪種矯正方式,都需要患者與醫療院所密切合作,遵醫囑正確配戴,並定期回診,才能達成良好的控制效果。除此之外,生活用眼習慣也要注意,近距離用眼每30分鐘要休息10分鐘,每日戶外運動2小時,都是有效維護孩子視力健康的好方法!

《人生扭蛋機》盛大開幕,扭轉健康的3次機會 選擇理想健康,一起來人生闖關

《人生扭蛋機》盛大開幕,扭轉健康的3次機會 選擇理想健康,一起來人生闖關

台灣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CHE)(主要包含醫療服務、藥品消費支出等)GDP佔比僅6.1%,顯低於OECD平均9.6%,新藥預算更是嚴重不足,不但零成長,甚至還負成長。受限預算不足,新藥納入給付的比例低、時間長,導致病友時常面臨看得到用不到藥的窘境,或是為了治療傾家蕩產! 你能想像生病卻沒有藥可吃的絕望嗎? 臺灣病友聯盟(以下簡稱TAPO)和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以下簡稱TYPA)有感病友困境日漸加劇,且台灣健康未來岌岌可危急需解方,攜手於10/30(一)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人生扭蛋機》活動,邀請民眾共同轉下扭蛋,並做出最符合心中期待的健康選擇,盼在民眾力挺下能扭轉台灣健康環境。 活動為期11天,現場除了可看到造型吸睛的人生扭蛋機外,一旁的3座投票箱,正是待民眾為健康選擇的3道關卡。活動開始第一天便已聚集百名民眾闖關,可看見許多民眾紛紛記錄下自己的投票結果、並與人生扭蛋機、投票箱合影,溫馨氣氛感染華山現場。 《人生扭蛋機》活動即日起10/30(一)開跑持續舉辦至11/9(四),平日於早上10時開始18時結束,假日於11時開始19時結束。TAPO理事長吳鴻來分享到,很開心能夠讓更多人一同關心健康議題,每個人都可能會生病,盼民眾能夠多多支持,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勇敢做出選擇;TYPA副理事長劉桓睿也分享到,疾病年輕化有日益嚴重趨勢,特將活動選址在年輕人聚集地,盼提升青年對健康政策的關注。

亞培世界馬拉松首度攜手埔基醫護與樂齡長者共組「千歲跑團」  以行動呼籲高齡化議題!

亞培世界馬拉松首度攜手埔基醫護與樂齡長者共組「千歲跑團」 以行動呼籲高齡化議題!

亞培世界馬拉松大滿貫(Abbott World Marathon Majors, AbbottWMM)萬達分齡冠軍資格賽台灣站—日月潭環湖馬拉松今日(29日)盛大開跑。有全台最美賽道稱號的日月潭環湖馬拉松,今年來到第十屆,吸引國內外逾六千位選手報名。醫療保健領導者亞培,一直以來為提升台灣民眾健康堅持不懈,今年適逢亞培在台灣設立滿四十年,亦是第三年贊助日月潭環湖馬拉松,不僅持續捐贈安素營養品守護每位跑者健康,更首度與埔里基督教醫院醫護人員及在地樂齡長者共組百人「千歲跑團」,以實際行動呼籲大眾重視長者健康議題,並藉以提醒民眾透過運動與攝取良好營養活出精采人生。亞培台灣分公司營養品事業總經理黎亞諾(Arnaud Renard)亦參加本次馬拉松盛會,他提及:「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樂齡長者的健康議題不容忽視,透過適當的運動與營養的補充,能幫助長者改善健康,活出精采。」 最長青跑團!亞培首度攜手南投埔基組百人千歲跑團 領隊長者完成6公里與29公里挑戰 亞培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萬達分齡世界排名賽(AbbottWMM Wanda Age Group World Rankings),為全球馬拉松界熱門活動,於全球六大城市擁有世界級賽事,已舉辦逾三百場資格賽。日月潭環湖馬拉松是全台歷史最久的分齡資格賽,跑者能以日月潭環湖馬拉松的成績登入世界排名積分,將有機會爭取前進亞培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萬達分齡世界冠軍資格賽的門票。 亞培此次除了贊助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分齡賽台灣站賽事外,今年更首度攜手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組織百人「千歲跑團」,與醫護人員、在地樂齡長者及產品使用者,一起投身馬拉松賽事,身體力行邁出健康步伐。今年埔基共有40位代表報名6公里及29公里賽程,其中,擔任埔基長照交通車專案的葉政毅專員,因平時就熱愛跑步,此次首度代表埔基挑戰29K超半馬賽事。他說明:「為了讓身體維持在好的狀態,自己平常都會跑三、五公里來訓練耐力,今年也是我第一次參加日月潭環湖馬拉松。」他也提到,南投山路崎嶇,平時服務的對象多是行動不便的長者,他觀察到有些長輩若積極運動搭配營養補充,能逐漸離輔具幫助,甚至可以不需要接送服務,因而本次響應日月潭馬拉松活動,藉以鼓勵長輩多運動。 七旬老翁藉運動擺脫拐杖重拾健康步態 勇闖6公里健走挑戰賽 亞培長期關注台灣社會健康議題,因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為近年最具討論度的議題之一。其中,扶老比位居全國前三的南投縣,因年輕人外移工作,首當其衝面對人口老化的挑戰。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蘇世強院長分享,南投就像是台灣老化現象的前瞻部隊,不僅面臨各項醫療保健的挑戰,常見長者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營養不良與肌肉流失的問題,是長者照護的重要關鍵。埔里基督教醫院護理督導賴寶珠指出,長輩們若對運動與充足營養攝取的重視度不高,容易提早進入衰弱階段。根據臨床衰弱量表,老人輕度衰弱至重度衰弱會有不同程度健康問題,如行動不便、生活無法自理等,且每增加一個等級,則多增加兩成入住照護機構及死亡風險的可能,而中衰弱的老人死亡率比健康或衰弱前期者高出六倍。然老人衰弱的預防保健,除了養成運動習慣外,充足營養的攝取也是關鍵! 賴督導說:「有一位70歲的伯伯,因關節退化需靠拐杖行動,經過持續的運動訓練與營養師的指導後,體力好轉且行動能力變好,現在不用拐杖輔助就能夠行動自如了。」她亦提到,不少獨居的長輩對走出戶外運動的意願較低,今年藉亞培的號召,以馬拉松賽事邀請長輩一起走出戶外,大家非常期待可以完成六公里的健走,這對年過七十的長輩們來說,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只要維持好的營養攝取、規律的運動習慣,以及充足的睡眠等健康三要素,就能持續變健康、擁有精彩的樂齡人生。」 落實亞培2030年永續目標 盼改善30億人口健康生活! 亞培的永續發展計劃中,以2030年前改善全球三分之一(30億)人的生活為目標。致力以前瞻科技幫助人們縮短與健康資源的距離,消除阻礙健康的屏障。本次亞培不單贊助馬拉松賽事,亦提供六千份亞培安素營養品,支持每位跑者的健康補給,呼籲大眾透過運動與攝取良好營養活出健康。亞培台灣總經理黎亞諾(Arnaud Renard)說明:「亞培深耕台灣四十年,服務橫跨營養、檢驗診斷、醫療器材和藥品領域,陪伴民眾從幼年到熟齡迎接各階段的健康挑戰,期盼與民眾、政府機關及各界夥伴攜手,讓前瞻科技及產品更容易取得,幫助人們排除健康的障礙、獲得所需的健康照護。」他也提及,亞培未來將與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有更進一步的健康促進計劃,深化與南投縣民的在地連結,並藉此呼籲民眾重視健康,透過均衡飲食、維持運動習慣,邁向健康人生馬拉松。

「Access for all」2023世界乾癬日!民團與醫界齊呼籲:全民健康覆蓋下 應正視乾癬性疾病治療需求

「Access for all」2023世界乾癬日!民團與醫界齊呼籲:全民健康覆蓋下 應正視乾癬性疾病治療需求

乾癬患者權益需被重視!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據統計,台灣乾癬患者約20萬人,每年新增約3000人,中重度患者佔二至三成,多在20至40歲發病。若為中重度等嚴重患者,在臨床醫師評估協助申請並符合資格下,可健保給付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健保署也於2021年5月擴增給付乾癬相關用藥條件,也就是所謂的「免下車條款」、「平轉條款」等;不過實際執行面上仍有爭議,有患者仍被核退、陷入病灶復發窘境,工作、生活都大受影響。 3大名醫齊聚!闡述乾癬現況、照護與醫療可近性 台灣乾癬協會10月28日上午9時30分至12時30分,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8會議室舉辦2023年世界乾癬日「全民健康覆蓋之下 正視乾癬性疾病治療需求」論壇。內容包括乾癬病友問卷調查結果分享,更邀來多名醫師進行專題演講:包括台北、林口長庚醫院主治醫師黃毓惠講述「台灣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醫療現況、共病及心理健康挑戰」、台大醫院免疫暨風濕過敏科主任謝松洲講述「乾癬性疾病照護品質之提升」、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講述「台灣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醫療可近性與各國之比較」等議題。 其中,在最新病友調查部分,協會今年針對全台505位乾癬患者所做問卷調查(男性46%、女性54%,年齡平均分佈在25至65歲間)結果顯示,在「有被停藥經驗」的病友中,53%病友在3個月內就會有乾癬症狀又再變嚴重的現象,其中由於中斷生物製劑治療,有79%病友認為因皮膚問題而感到尷尬、不自在而影響日常生活,且當中將近40%病友認為會影響工作(44%)、兩性關係(38%)。協會認為,乾癬性疾病是一個嚴重的非傳染性疾病,需有持續不中斷的治療,呼籲全民健康覆蓋之下,政府應正視乾癬性疾病治療需求。 乾癬共病多 患者發病初期常易被誤判 36歲的小鈺,今(28)日出席論壇,分享她的罹病經驗。她在上大學時發病,但因醫師誤診以為只是脂漏性皮膚炎、治療未果後,病灶自頭皮一路長往身體,後續向其他醫師求助,進一步診斷才確認為乾癬。由於當年治療藥物有限、加上起初患病面積未達健保資格,一開始的療程只採藥膏、照光等傳統治療;生病兩年後,醫師建議她改採自費用生物製劑治療,雖病況明顯好轉,但在經濟考量下,她畢業後回到南部老家,並改回照光等消極治療。 由於本身體型較為豐腴、加上對陽光耐受度低,小鈺的病況變得時好時壞。她說病況嚴重時常會曬傷、皮膚變得嚴重紅皮,更出現膿疱性乾癬、下肢水腫等共病情形,使得晚上根本無法睡好!全身的癢痛感有時讓她「不想再忍」、就放任去搔抓,直到病灶處都流汁、滲出血水,才後悔的擦藥膏補強,或進一步住院治療。 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小鈺的乾癬面積越來越大,有時連全身、頭皮、整張臉都能看見紅腫、乾屑外,「病灶更曾從耳朵往外延伸2至3公分」使該處頭髮掉光、得用其他頭髮遮蓋。從事補習班工作的她,曾面對小朋友天真的問:「老師你皮膚怎麼會這樣?」,僅能開玩笑以「老師沒有睡好」帶過。 治療上車又下車 重症給付條件常讓患者無所適從 幸運的是,小鈺後因再度曬傷而轉院至醫學中心治療,主治醫師判定應符健保資格而協助申請到生物製劑,後因治療效果不錯,更被醫師推薦參與新藥臨床實驗計畫治療;但在約6年計畫結束,回歸生物製劑申請時,則因近年無健保使用紀錄而被拒絕2次,待病況又明顯惡化後,才又符給付資格「上車」治療至今。 「比起很多人來說,我已算很”幸運”!」小鈺說,她目前膿疱性乾癬、水腫等情形未再出現;加上可自理生活、可出門活動已讓她很感恩。確診乾癬至今因外貌影響還好,所以就學沒有中斷,工作上受到的刁難也不算多而能維持,但並非每個乾癬病友都能如此。她說,患者若維持穩定狀態,是可就學就業,但若停藥後病情會陷入不穩定,就是家庭負擔,「這就是加減法問題,但乾癬病人是很值得投資群體」,呼籲如果政府願將更多經費挹注在乾癬患者、如放寬給藥條件等,就會減少社會負擔、會是正向循環。 乾癬醫療可近性仍有進步空間 同時兼顧患者心理健康 「乾癬共病與心理健康,是患者面臨的挑戰。」黃毓惠醫師表示,過去10年如乾癬和乾癬性關節炎陸續有新藥物出現,雖健保近年生物製劑給付條件也有放寬,但受限條件部分患者治療2年後仍得下車,也是不爭的事實,部分患者在停藥後半年,病況就出現惡化。她明白健保財務有困難、在給付上相對務實,得下車2次後病情復發很快,才可持續用藥;不過像是先進的歐美國家,甚至近年的中國都沒有下車條款,或許健保在申請審核實務上可有更好的處理模式。另外,兼顧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黃毓惠說,對於用藥面臨下車患者,臨床上她都會事前溝通,讓患者預知並了解可能情況,擬定中斷治療時的用藥方式外,並協助後續申請,讓患者不安的心情減至最低、避免出現心理疾病等痛苦。 在台灣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醫療可近性上,蔡呈芳醫師表示,台灣健保人口涵蓋率達99%,是全世界健康保險的典範,但最近出現公平正義原則等爭議,仍有待討論。以他自身觀察來說,10多年前受邀出去演講時,中國、韓國都很羨慕台灣,但現在中韓的保險給付規範則已遠遠超越台灣,主要與醫療資源互相排擠、及醫藥領域的發展有關。他說,相對於高血壓等疾病來說,皮膚疾病藥物進展近年進展相當快,以最近世衛組織藥品推估,乾癬跟乾癬性關節炎藥品已列在10名之內,但台灣成長幅度比各國來慢的些;他打趣地說,有時參與共擬會議時「各科醫師都像是在比誰可憐先給給付」,雖嚴重乾癬未必一定致死,但相對前述國家不需停藥,台灣的確是特別的。透過商保補健保的現況雖是方式之一,但健保相關給付越來越嚴苛,也成為保險的難題。 協會理事長柯怡謀表示,今(2023)年世界乾癬日的主題是「Access for all 全民一起挺乾癬 健康覆蓋更向前」,主要在呼籲確保所有乾癬病友,都能夠在『適當的時間,獲得適當的醫療資源、教育和社會支持』。乾癬影響全球至少一億兩千萬人以上,除了身體上的症狀,病友經常遭受社會的歧視和誤解,導致心理上也受到重大衝擊;乾癬不僅是一個皮膚問題,同時也包含關節及共病問題,它嚴重影響到病友的生活品質、心理健康,甚至學習和職業生涯以及廣大的親友。 歐洲乾癬醫療資源研究指出,每投資1歐元,平均可獲得 5.4 歐元的投資報酬率,也就是投入醫療資源後,病友回歸正常生活報酬高,可提升國家社會生產力、不需仰賴其他人照顧等,協會在此呼籲,政府應對台灣乾癬性疾病投入更多資源,通過確保病友都能夠在適當的時間獲得適當的支持和治療,我們可以朝著一個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會邁進。 另外,今年的世界乾癬日活動除了上午乾癬論壇外,下午2時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2會議室也有衛教活動,主題為2023年世界乾癬日「全民一起挺乾癬,健康覆蓋更向前」病友關懷年度公益講座,分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治療和病友歷程分享、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最新治療趨勢等五大主題,目前已有近200人報名,希望藉此能提供給病友最新的醫療照護資訊,幫助病友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跟好友一起變健康!搶先加入優活Line官方帳號:用「1招」免費做公益

跟好友一起變健康!搶先加入優活Line官方帳號:用「1招」免費做公益

照過來照過來~《優活健康網》LINE官方帳號上線啦!現在加入優活LINE好友,不僅能獲得第一手醫藥新知, 還能成為公益團體的幕後推手!即日起至11月30日前,優活健康網每增加1位LINE好友,就會替你捐出1元給公益團體,快動動手指推薦給親朋好友,守護健康團結力量大,一起 Choose a Better Ü!

20年內骨質疏鬆導致骨折之案例將爆發性成長  學者呼籲:提高骨密度檢測與骨鬆藥物治療才是解方

20年內骨質疏鬆導致骨折之案例將爆發性成長 學者呼籲:提高骨密度檢測與骨鬆藥物治療才是解方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數據顯示,台灣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持續攀升,預估於2039年突破30%,亦即每2位青壯年就必須照護1位老年人。其中,骨質疏鬆症(後稱骨鬆)的高盛行率更是全民健康的隱憂,依據2019年健保資料庫統計,50歲以上病人族群中,每3人便有1人是骨鬆患者,骨鬆更可能導致髖部與脊椎骨折,衍生長期失能、臥床等長期照護隱憂,而台灣更是亞洲區髖骨骨折發生率第一的國家,使得個人與家庭照護負擔廣為增加。 醫界近年來也持續呼籲政府提升骨鬆治療照護,提倡應積極落實高齡者定期骨密度檢測與接續治療,國立臺灣大學臨床藥學研究所所長蕭斐元教授針對未來20年間70歲以上停經後婦女發生骨折的事件數和直接照護費用進行藥物經濟模型之研究,研究結果指出,未來五年間,70歲以上停經後婦女人口預計將從2022年的144萬人增加至2027年的191萬人,且骨鬆骨折的案例將自2022年的7萬例增加至2027年的9萬例,整體預算成本花費也將從2022年新台幣103億增加到2027年新台幣137億,突顯骨鬆骨折案件數的大量增加,也呈現骨鬆性骨折將導致個人乃至於國家支出的大量醫療負擔。 蕭斐元教授亦指出,透過骨鬆診斷常使用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並搭配積極治療,將減少骨鬆骨折發生與直接醫療成本花費 根據本次研究模組顯示,當骨鬆篩檢率增加50%與治療率增加44%,則於2027年將減省整體醫療費用達新台幣7.7億,隨時間拉長節省的費用將更顯著;對於病患臨床結果、照護者的經濟與勞力成本,乃至於整個醫療體系都是正向的發展。然而,依據目前健保給付規範,骨鬆需在骨密度T值小於-2.5且已發生骨鬆骨折等情況下才有相對應的健保治療藥品,也使得優化現行篩檢與治療政策成為提高臨床骨鬆治療結果和減輕經濟負擔的重要解方。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第十三屆黃兆山理事長此次受團隊邀請作為此研究計畫的臨床諮詢專家,在過程中對於目前骨鬆現況感到憂心,呼籲政府在考量骨鬆治療時應防範於未然,走在民眾前端,若民眾意識到骨鬆其實也是種病症,同時政府健保補助跟上支持,更能促動病人篩檢意願,達到有效降低風險族群骨折狀況發生,也進而能改善因失能所導致的長照人力短缺、經費壓力等惡性循環。 綜合上述學者專家的建議,今(2023)年年底伴隨骨鬆醫學會年會與世界骨鬆日等活動,期盼能藉由論壇與活動喚醒政府及全民關注骨鬆治療的重要性,並能提早在未來健康政策中提高骨密度檢測與骨鬆藥物治療比率,從政府端挹注對於高齡者權益、骨鬆議題的全力支持,落實全民健康「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的美好健康願景。

關節疼痛要小心!全台每年新增五千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關節疼痛要小心!全台每年新增五千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台灣每年新增近五千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且以正值事業上升期的青壯年族群為最大宗!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鄭添財理事長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須長期仰賴治療,幸好過往十餘年已有專門抑制細胞活化的生物製劑可以穩定病況,然而,症狀多變、每位患者的發病程度不同,更需要整合各界資源,讓患者能積極面對治療過程中的每一步。 同屬羅氏集團,且向來以病患為中心的羅氏大藥廠及台灣中外製藥,在風濕免疫疾病領域已深耕多年,從診斷到治療皆投入大量心力,為了提供更全面性的照護,於10月16日正式組成策略聯盟,後續將共同推動多項病患支持、市場行銷以及醫藥學術活動,開啟風濕免疫疾病患者治療新旅程!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人數每年增加 完善醫療資源每年造福兩千組患者家庭! 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台約有2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且人數持續增長,為風濕免疫疾病大宗,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鄭添財理事長分享,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30~50歲女性,病程發展快速,近85%患者會於發病兩年內出現關節腫脹、疼痛,同時因全身性慢性發炎,所有器官都可能受影響。 鄭添財理事長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過往使用傳統化學藥物,但僅能緩解症狀,隨著醫療技術進步,亦有生物製劑出現、提供患者更多元的選擇。不過,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複雜,即使是使用同一種治療方式,也可能在效果、副作用表現上有很大的差異,加上疾病不可逆且無法痊癒,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更需要仰賴醫師及藥物的幫助,也多期待能有更好的醫療資源。鄭添財理事長表示,相信在羅氏大藥廠與台灣中外製藥的雙強聯手之下,將能提供給全台病患更完善的用藥計畫。 羅氏大藥廠在台深耕多年 以「先患者之需而行」為核心推動多項計畫 長期關注風濕免疫疾病領域的羅氏大藥廠,做為全球知名的生物技術公司和醫療診斷設備的領導者,多年來秉持「先患者之需而行」理念,從罹病前的診斷、確診後的治療方案以及用藥前的風險評估,都比患者多想一步,並因應不同患者的狀況而有即時且完整的規劃,才能讓醫療資源發揮最大效益,也落實以病友為中心的企業關懷。 羅氏大藥廠總經理Girish Mulye分享,羅氏在台灣投入許多資源協助風濕病患的照護,舉例來說,羅氏自2008年啟動「病患衛教計畫」,協助醫護人員進行生物製劑的衛教,以確保病患在用藥上的可近性與順從性;同年度,為了病患用藥安全,羅氏同步啟動「用藥前檢測補助計畫」,以降低B型肝炎、C型肝炎與肺結核的相關用藥風險。此外,定期的衛教與檢測計畫也幫助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能更安心地接受治療,每年平均為超過2500組家庭帶來更穩定的照護與生活品質。 羅氏大藥廠、中外製藥組成策略聯盟開啟台灣風濕免疫疾病治療新篇章! 中外製藥於2002年成為羅氏集團成員後,在台灣也與羅氏大藥廠共同為病患利益而努力。為了提供風濕免疫疾病及狼瘡性腎炎患者更全方面的照護,自10月中起,羅氏大藥廠與台灣中外製藥正式合作,往後中外製藥將主要負責藥物的市場行銷,而羅氏將持續提供醫藥學術服務,讓資源整合最大化,也達到集團內企業分工的目的。 台灣中外製藥董事長岡本崇表示,作為羅氏集團的成員,中外製藥專注於創新藥物的研發和銷售,特別是台灣中外製藥在風濕免疫疾病領域深耕多年,對於患者需求具有深厚的理解及使命感。羅氏大藥廠總經理Girish Mulye則分享,期待在組成策略聯盟之後,可以結合雙方專業,發揮更強大的力量,讓台灣病患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以及生活品質。

癌症時鐘再快轉!《超預防醫學.細胞治療諮詢平台》正式上線!

癌症時鐘再快轉!《超預防醫學.細胞治療諮詢平台》正式上線!

癌症已連續41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每年奪走5萬多條人命,占總死亡人數24.9%。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11年癌症死亡時鐘比110年再快轉3秒,平均每10分7秒就有一人因癌症死亡,因此如何更精準、有效且低副作用的方式治療癌症,醫學界對細胞免疫治療付予厚望! 今年全新推出【超預防醫學 · 細胞治療暨台灣百大認證名醫線上諮詢平台】 隨著醫學進步與台灣再生醫療法規鬆綁,細胞治療的管道愈加多元,如何篩選正確的資訊以及掌握細胞治療的使用時機,也將成癌症患者的重要課題。長年耕耘大健康領域的星醫美學集團,於今年全新推出【超預防醫學 · 細胞治療暨台灣百大認證名醫線上諮詢平台】,希望能幫助民眾在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更快速、方便找到專業的「第二意見」,並了解正確健康資訊與建議! 有別於傳統治療的侷限性,細胞治療為許多看似無法挽回的疾病帶來令人振奮的希望和可能性,主要可分為再生醫療與癌症治療兩個部分。再生醫療是利用幹細胞進行組織修補與替換,並抑制體內的發炎反應等,目前多運用於退化性關節炎的軟骨修補、大面積燒燙燒的皮膚修補、脊髓損傷或中風、神經系統受傷等;癌症治療則主要運用在分化免疫細胞上,利用免疫細胞的特性來治療癌症,讓患者降低療程的副作用並維持原有的生活品質。 除此之外,細胞治療及再生醫療對於醫學美容臨床治療也有相當大的助力,星采星和醫美賴暉元醫師表示:「像是由血液離心萃取出高濃度血小板血漿而製成的生長因子凍晶,就可在術後搭配使用,讓血小板進到皮膚發揮作用,而細胞治療在皮膚上被核准的運用包含皮膚缺陷如皺紋、凹洞及疤痕之填補及修復等,相信未來兩者將會是醫學美容發展的重點之一,為醫學美容帶來更多可能性。」 好的技術、服務提早介入,讓用戶擁有更高品質與健康的生活! 星醫美學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林信一分享,這些年一直致力推廣預防醫學與大健康的普及教育,同時也有感於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訊息繁雜又快速,資訊量龐大、碎片化,民眾難以區分真假,尤其是艱澀專業的醫療領域,因此今年集結台灣各界的優秀專家,打破種種實體距離空間的限制,推出線上諮詢服務平台。 【超預防醫學 · 細胞治療暨台灣百大認證名醫線上諮詢平台】擁有四大特點:1.專家線上諮詢:由台灣衛福部認證的百大醫師進駐,提供民眾20分鐘視訊諮詢服務,線上即可完成預約與健康諮詢,可解決平時專家難以掛號的問題,也能降低民眾前往醫院及路程中隱藏的風險、2.精選文章:統整衛福部相關資訊與醫療健康內容3.萬人好評:提供最真實的用戶反饋4.媒體報導:為民眾把關最新且正確的報導。 林信一執行長表示,星醫美學集團選擇專注精準醫療及預防醫學領域,就是希望能讓好的技術、服務提早介入,期望讓用戶擁有更高品質與健康的生活! (圖/星采星和醫美 賴暉元醫師)

BRAVERY計畫提供基因檢測補助 為乳癌高風險族群把關

BRAVERY計畫提供基因檢測補助 為乳癌高風險族群把關

適逢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與蓓蕾莉生技共同發起「曼陀粉紅公益計畫」已邁入第3年,響應醫院達32家!盼透過實際補助,幫助乳癌病友重建自信。今年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更向前邁進,推行「BRAVERY早期乳癌基因檢測補助計畫」以提升癌友對精準治療的認知,並邀集臺灣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以下簡稱臺灣AZ)藥廠響應,幫助乳癌高風險族群提早照護自己的健康。10/14(六)將於美麗華廣場舉辦粉紅公益市集活動,邀請民眾共襄盛舉,透過參與闖關活動,更深入了解乳癌相關知識,喚起對於乳癌防治的正確意識,更加關心身邊的女性親友。 曼陀粉紅公益計畫 為病友重建自信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顯示,乳癌在我國女性癌症中的發生率佔第1位、死亡率佔第3位。雖2022年有超過16萬人因乳癌就醫,但願意接受乳房重建的患者卻不及3成,然而乳癌最危險的部分,並非是難以發現或治療,而是患者往往擔心胸部會被切除,而遲遲不敢就醫,導致原本可控的病情演變為失控!其實台灣乳癌治療技術進步,除了腫瘤切除、化放療、免疫治療⋯⋯等療法外,最終讓身體外觀回復原狀的重建也是不可少!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與蓓蕾莉生技攜手合作「曼陀粉紅公益計畫」,提供來自美國大廠,全球使用者超過800萬,且擁有美國FDA許可的乳房植入物,幫助乳癌病友重建美麗胸型,以實際行動幫助癌友重新找回自信,每年幫助數十位乳癌患者重建人生! BRAVERY計畫 把關乳癌復發風險 研究顯示約每十位乳癌患者就有一位會帶有BRCA基因突變,且有BRCA基因突變的病人,術後有高達八成的復發風險。為幫助病友遠離復發陰影,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也推出BRAVERY專案,邀請臺灣AZ及蓓蕾莉生技共同響應。盼藉由提供早期乳癌基因檢測補助,到支持術後乳房重建,提升精準治療認知,及早發現BRCA基因突變,以便及早規劃相應治療選擇,降低復發風險!兩項計畫皆能減輕病友們龐大的檢測及療程負擔,申請相關資訊請洽台灣年輕病友協會。 10/14曼陀粉紅公益市集初登場,衛教宣導結合活動表演 為提醒民眾關注乳房健康,「曼陀粉紅公益市集」10月14日首度於大直美麗華百樂園的海景樹穴廣場盛大舉辦,現場邀請超過20組烘焙、花藝、手作飾品等攤位一齊響應,市集以粉紅色為主色調,呼應全球防治乳腺癌標誌的粉紅絲帶。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也出席致詞,希望團結民眾的力量,推廣「2023曼陀粉紅公益計畫」理念,使更多人正視乳癌的相關議題,關懷乳癌患者預後的人生之路! 市集活動除了有新生代樂團YO侯安安、創作歌手蓋亞與FenFen的精彩表演,現場也有適合情侶、親子一起同樂的闖關及摸彩活動,到指定攤位完成任務即可獲得精美小禮物!讓我們用行動與病友們一起「重建人生,曼步向前」!

10月18日世界更年期關懷日 珍愛自己與家人

10月18日世界更年期關懷日 珍愛自己與家人

是不是有時候覺得睡覺睡到一半就汗流浹背,或是骨頭痠痠的、 痛痛的,心情低落呢?很有可能就是正面臨更年期的症狀喔。 隨著邁入高齡化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處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111 年國人平均壽命為 79.84 歲,近五年平均餘命為 80.71 歲,婦女 平均餘命高達 84.11 歲。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發布的人口推估報告顯示我國將於 2025 年開始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 65 歲以上人口將 超過 20%。 更年期平均年齡約 50 歲,婦女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歲月會在更 年期後渡過。如何珍愛自己,或是陪伴家人度過這一個特殊且不算短 的時期,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 更年期除了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疲 倦、失眠、情緒起伏外,還常伴隨健康問題!其中骨質疏鬆更是不可不 慎! 骨質疏鬆除了會造成身高變矮、駝背外,更可能一不小心就骨折! 骨質疏鬆機率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並在 65 歲開始驟增,女性得到 骨質疏鬆的百分比更至少高出男性一倍以上。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指出預計到 2050 年, 超過 50%  的骨質疏鬆性髖部骨折將發生在亞洲,而台灣髖骨骨折 機率為全亞洲第一 ! 「髖部骨折」更是被譽為「老人殺手」,依據統計 65 歲以上老年 人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 36%,比起罹癌更加致命,嚴重程 度不容小覷。 為此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攜手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及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於 10 月 18 日(三)世界更年期日,在台北、彰化、高雄、台東、 澎湖等地舉辦聯合民眾衛教活動,快來看看婦產科醫師、營養師、心理諮商師及中醫師,透過專業分享教妳如何來面對更年期及骨質疏鬆 ! 現場除專業分享,還備有核心能力前測及後測問卷,完成填答者, 可得精美實用小禮品一份  !

Menu